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卫 《地理教学》2014,(21):61-61
七年级下册主要学习区域地理,在"走近国家"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喜欢"不走寻常路":没用"案例式教学",而是用了"拆笔画学地理"的方法进行的,这种独特教学方式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拆笔画学地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这个国家名字的笔画拆开,用不同的颜色书写,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某项地理特征:或某条山脉、或某条河流,也有可能是某条重要的经纬线……下面以"法国"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创设含有真实(或仿真)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或合作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历史与社会》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SNP模式是一种将科学建模与论证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加强学生对地理事象的本质理解,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本文在构建SNP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联系的基础上,以“冰川地貌”为例,阐述SNP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并从情境选择、核心问题设计、建模与论证、反思与评价四个方面对SNP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程涛 《地理教学》2021,(8):35-37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选择欧洲西部有代表性的国家"英国",通过它与已学习过的、与英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日本"进行比较教学,完成"欧洲西部"部分内容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在对比中进行迁移、辨别概念、分析成因、探究变化、建构体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罗明军 《地理教学》2013,(18):38-40
正一、问题缘起与动机传统地理教学方式的一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即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却是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刘磊 《地理教学》2012,(12):27-28
江苏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推行了近七年,主体性教学已经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地理教师的关注。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主体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自身的发展过程。本文针对主体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师提问难易度难以把握、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等制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多种问题,提出了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包括:整合教材结构、提升认知水平,关注课堂问题、培养找寻规律以及创设生活情境、提升情感境界,并以人教版必修2"城市化"为例,检验了以上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案例既是辅助教学的素材,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呈现方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明确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以"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为例,进行了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案例选取比较研究,为教学实施提供依据,并从中提出了若干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理科学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了解与学习地理科学史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地理科学本质的认识,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基于HPG(即地理科学史与地理教育)视角,以新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和中图版必修一、必修二为分析样本,对四本教材中HPG内容进行编码统计与对比分析,深度挖掘两个版本教材HPG内容的选择维度与编排体例的特点,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初中地理"水资源"一节为教学内容,实践"先学后导问题引领"教学模式,通过实施课前教师"导"与学生"学"、课中教师"引"与学生"探"、课后教师"领"与学生"悟"的三个教学环节,确立了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赵卿 《地理教学》2012,(12):10-14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师生提供了教与学的新平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引导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选修模块"是高中新课程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利用蒙自站2003~2009年自动站与人工站的逐时气温平行观测资料,对两种仪器的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差值及其均方根、标准差及不确定度、粗差率、一致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并对自动站观测气温序列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两种仪器气温的感应元件、测温原理和观测方式不同,造成两种观测数据存在差异,人工观测值普遍小于自动观测值。偏差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白天大于夜间,夏季的偏差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超出了+0.2℃的正常范围。自动站观测的气温值与历史序列中的气温值无显著性差异。由于两者在部分时次或月份还存在较大偏差,在业务应用时还需时行较长时间的平行观测,并对其进行均一性分析和客观订正。  相似文献   

12.
陆文博 《地理教学》2014,(19):17-19
生成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然而,生成性教学也不是随意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预设是必要的,轻视预设的生成性教学是盲目的生成,无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教学又不是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规则、步骤来进行的一项活动,因此预设又必须是有弹性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给师生的动态生成留出"空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主性学习方式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与教学之中,这是人们对当今教学方式改革的一种追求。思想政治课对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也是对这一追求的积极回应。本文将从自主性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罗秋官 《地理教学》2013,(1):19-21,25
正"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也是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但对于"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分歧,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与困惑,学生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或判断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形式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探究,以期能够解开这些困惑。一、主导因素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  相似文献   

15.
王春玲 《地理教学》2014,(19):62-63
一、了解学生个性,让个性充分发展教书育人就是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培养,使学生成为充分发展个人特性和潜能的人才。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使他们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自身的个性和潜能展示出来,使他们"能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例如:班里有一名学生,初一时各门功课均衡发展,非常优秀。一进入初二,就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刚开始请半天假,慢慢地是一天.  相似文献   

16.
刘诚平 《地理教学》2014,(20):13-16
"立德树人"是地理教师在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更具有重要功能或价值,不仅有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改善环境教学育人价值的思考与建议,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是,现实国情的改变,赋予环境教学的三个新要求;二是,要辩证地思考环境教学,在教学中处理好三对关系;三是,课改推动学习方式转变后,可以从三个层面改善环境教学在育人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军杰 《地理教学》2013,(16):22-24
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是困扰高中地理教师的普遍难题,传统区域地理课堂中侧重于区域空间地理事象描述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也难以适应高考区域地理考查要求的变化。笔者以《中亚》教学为例,提出在"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指导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入手,构建注重学生地理问题发现和地理问题解决的过程型、能力型、思维型区域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到地理教学中来,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讲太阳辐射的概念时,我结合学生初中物理课学习过的“能量的三种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进行讲解,通过新旧知识对比,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科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而地理思维像"体操"。如果我们的地理教学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和舒适的思维运动场,必将有利于学生去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科学地认识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珍爱地球的意识。笔者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现将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例举如下,旨在与同行分享,以求得指正!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一节是中学《世界地理》的最后一个国家,如果教师照前面几个国家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或按照教材中的顺序进行讲解的话,学生不仅觉得枯燥乏味,也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改变教材原有的结构,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辅助材料。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