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壮秧,需要综合的技术措施,但从最近几年育秧的情况看,以气象的角度来说,应着重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适时播种 最佳的早稻播种期,不仅要考虑避免烂秧和培育壮秧,而且要使早稻全生育期处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而有利于增产。早稻适宜播种期一般应具体考虑如下几方面:(1)播种期间天气适宜;(2)移栽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3)分蘖期温度在18℃以上,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1℃以上,能避过“五月寒”;(4)不影响晚稻季节。  相似文献   

2.
一、河池地区气候资源潜力 河池地区位于北纬23°41′—25°37′、东经106°34′—109°09′,属亚热带气候区域,≥0℃年积温6000—7800℃一日,≥10℃年积温5000—7000℃一日,年干均气温16—21℃,一月平均气温6.6—12.6℃;全年太阳总辐射量89—109千卡/厘米~2,年日照时数1150—1700小时;年降水量1100—1900毫米,是气候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但由于我地区过去没有冬种习惯,种植制度多为双季稻冬闲两熟制,在晚稻收获后至次年早稻  相似文献   

3.
史锦屏 《气象》1983,9(11):20-23
水稻是感温、感光性较强的作物,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期,对温度、水份、光照均有一定的要求。据对广西水稻产量初步统计分析,当地3月和5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对早稻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9和0.5075);双季稻安全生育期(从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开始日  相似文献   

4.
灰腾梁是蒙古族语,译成汉语是寒冷的山梁。灰腾梁位于乌兰察布北部,位置为112°19′~112°50′E,41°00′~41°16′N,总面积约490km2。一、气侯特点灰腾梁地区常年太阳斜射,加之海拔较高,常年温度很低。该地区最暖区域近30年年平均气温为0.2℃,最冷区域近30年年平均气温为-1.3℃。一年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低于-17.0℃,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也不高,为16.0℃;气温年较差为33℃,大陆度指数高于65%,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该地区从5月21日至9月5日候平均气温为10~16℃,特点是春秋相连,其余时间候平均气温低于10℃,其中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候平均气…  相似文献   

5.
1引言我市产粮区的耕作制度一般为油、稻、稻一年三熟制。由于近年来早稻滞销严重,往往是丰产不增收,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币委市政府拟改部分早稻田种经济效益较好的春玉米。这样,其耕作制度将变为油菜一春玉米一晚稻一年三熟,而做这样的调整是否能适应我市的气候条件?若要调整应如何调整更趋合理?2适应性分析人1温度玉米届青温作物,种子发芽所要求的最低温度为6-7℃,10-12℃发芽整齐,最适宜温度为25T。苗期抗害能力为-2-3℃,尚未抽穗的抗寒能力-1-2℃。从出苗到拨节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12℃,拔节到抽穗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  相似文献   

6.
春播期稳定通过10℃初日的分析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华安 《气象》1981,7(1):17-18
我们从气候统计入手,分析前期连阴雨与稳定通过10℃初日的关系。进而,以农谚为线索,天气形势为背景,寻找前期相关因子,建立预报方程,为适宜播种期作出较为客观的定量预报。 一、气候统计的启示 我县早稻播种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一般认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始期即是早稻大量播种育秧的适宜期。又据农业部门试验得知,当日≤12℃,日照≤3小时,并出现≥5天的连阴雨时,如对秧田管理不善,亦会发生烂秧或死苗现象。因此,我们以此条件作为低温连阴雨的统计标准,对历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现≥5天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逐一进行统计,并与稳定通过10℃初日对照综合分析,发现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感温、感光性较强的作物,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期,对温度、水分、阳光都有一定的要求。据初步统计分析,广西各地三月和五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9和0.5075;双季稻安全生长期(从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日期开始至秋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21℃的日期为止的天数)的长短又与晚稻产量相关极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6275。而大气环流宏观特征对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决定的意义,它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作用,比单一的气象要素要全面得多。所以,近几年来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选用环流因子来估算作物产量,效果较好。本文试对大气环流因子  相似文献   

8.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冷空气过程2011年9月17—21日,江西出现一次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赣北、赣中平均气温下降10—12℃,赣南下降8—10℃。受冷空气影响,19—25日江西出现了轻到中度、局部重度"寒露风"天气。2高温过程  相似文献   

9.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由于早稻移雨天气,加之这一地区地热洼稻田易于渍水,泥温上升缓,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早稻幼穗分化后至孕期间的6月上旬,其旬平均气温在23.6℃或以下,雨日在4天或以上;灌浆期的7月上旬,日照时数在46小时或以下,易造成早稻减产。  相似文献   

10.
我地的春播期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 旬,若有3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12℃或日 平均气温(?)14℃连续5天以上光照的天气被 称为倒春寒,它严重地影响着我地区早稻播 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全地区性的倒春寒有1955年、1968年、 1970年、1976年、1980年及1982年共6年, 特别是1976年倒春寒日数长达15天左右,是 我地区早稻烂秧最多年。 本文试以历史资料对我地区倒春寒作分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利用1961—2017年近57a的平均气温的观测资料,通过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气温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地区近57a平均气温呈显著增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4℃/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52℃/10a、0.401℃/10a、0.659℃/10a,、0.865℃/10a;从20世纪60—21世纪以来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尤其是1997年以来增暖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天气型对烂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悦贤 《气象》1975,1(2):26-26
我国南方早稻播种季节,常有低温和阴雨天气,易使秧苗产生烂秧死苗,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根据过去试验和调查:在广东地区一般早籼稻品种,出苗期要求日平均温度≥12℃,若<12℃幼苗就停止生长,甚至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因此,一般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最低气温≥7℃时进行播种。播种后若日平均气温≥15℃,连续5—6个晴天,就能正常扎根。  相似文献   

13.
1992年6月,盆地区内月平均气温为21~25℃,较常年持平或略低1℃;川西南山地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为22~23℃,较常年偏高1℃;川西北高原、北部地区为7~15℃,较常年偏高1℃;南部地区在13℃左右,偏高1~2℃。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3-4月,正值江汉平原荆门市北部早稻、棉花的播种时节,温度升高快,并且稳定偏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的滑动平均值≥12℃,出现在4月5日之前),有利于播种,并可为农业节约大量开支.温度如果偏冷(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的滑动平均值≤12℃,出现在4月5日之后)则对早稻、棉花的播种影响较大.在对荆门市的气温资料(1958-1985年)统计中发现,荆门市北部丘陵地区的冷暖趋势的阶段性非常明显.同时,偏暖年与偏冷年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5.
2000年7~9月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兼有,利大于弊。7月初开始,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出现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普遍在30℃以上,最高气温达36~38℃,婺源、贵溪、瑞昌等地最高气温在39℃以上。与此同时,7月1~25日,我省中北部降水量仅1~92mm,大部较常年同期偏少5~9成。持续高温少雨,使少数早稻(迟熟品种)灌浆期缩短,导致千粒重下降,空秕粒增加,对早稻产量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全省伏旱面积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7月26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630万hm2,占全省耕地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伊春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1970-2009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伊春地区积温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 a积温增加了71.0℃;40 a积温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每10 a的变化规律为增加-下降-增加;积温稳定通过10℃初日提前了2 d,终日推后了3.3 d,初终间日数增加,积温也就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气象》1977,3(2):11-13
1976年3月上旬,我国南方冷空气活动较弱,气温逐渐回升,到3月16、17日两天,日平均气温已达12℃以上,接近多年平均情况,如果后期没有较强冷空气影响,对我国南方早稻播种是比较适宜的。但由于17—19日的一次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显著下降,日平均气温降至2—3℃。以后气温虽缓慢回升,但由于北方又不断有小股冷空气南下影响及连续阴雨天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0-12月,我省天气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季内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1998年10一问月,我省北、中、南三片平均气温分别比多年平均值高2.4℃、2.4℃、2.3℃,居历史第一位,且各月气温持续偏高O10月和11月各有近20个市。县月平均气温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12月中旬中一下旬中全省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仍维持在10T以上,12月ZO日南昌、吉安、赣州的日平均气温分别达到14.3℃、15.9℃、17.5℃。稳定入冬时间之晚也是不多见的。1998年10-12月,我省北、中、南三片总雨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6%、32%、31%。…  相似文献   

19.
利用桂平国家气象站1968-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数据和2009-2018年桂平市农业气象观测站早稻观测数据,以日平均气温≥30℃和日最高气温≥35℃为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高温热害过程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桂平市早稻高温热害出现的概率达到78%,其中轻度出现了32次,中度出现了16次,重度出现了5次。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低温冷害(寒露风),是晚稻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多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表明,晚稻迟熟品种,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即使出现一天,便对抽穗开花有影响。所以,可把日平均气温高于20℃的结束日期,作为晚稻迟熟品种安全齐穗的终止日期。根据这个指标,对照分析灵山县气象站的历史气候资料,≥20℃终日的出现,与当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有密切关系:(1)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与≥20℃终日之间的有效积温和有效积温与间隔天数,存在着直线关系(图一、图二)。生长季愈早,该年生长季内>10℃至>20℃之间的有效积温愈多,期间隔天数愈长,反之,有效积温愈少,日数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