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6年2月17日,发生在菲律宾中部南莱特省的泥石流灾难,导致1000多人死亡和失踪,震惊了全世界。为了介绍这类突发地质灾害在世界各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者试图以32届地质大会和国际滑坡风险评估管理大会所反应的有关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信息为主线,结合近两年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地质灾害领域前期战略研究报告,概要介绍突发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重点工作领域灾害调查与成灾规律研究是当务之急 陶庆法(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发生地质灾害329起,造成14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死亡人数较去年30人增加了383%,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的0.73亿元增加了409%.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总体思路是"调查评价当先,科学规划跟进,全面监测预警,重点治理搬迁,强化应急避险,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培训".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四大体系为核心,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技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发展迅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和重大战略实施的需求还存在明显差距,亟待通过创新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和提供系统稳定的科技计划支持等措施,有效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地质灾害一直是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为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率先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风险管理工作。1989年,联合国提出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将减轻自然灾害损失30%作为奋斗目标,为降低因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作出了贡献。1999年,联合国又提出了"国  相似文献   

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6):F0003-F000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性期刊。该刊199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传播地质灾害与防治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以推动该领域科技创新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方向.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地质环境方面的权威性刊物,深受国内外同类专业人士的赞赏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极端气候异常,工程扰动增强,地质条件复杂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对的严峻形势.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和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科技水平.那么,如何在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大作用?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专门采访了刚刚从重庆进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归来的殷跃平博士.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并兼任了国际滑坡协会副主席、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约29万处隐患点分布在重大工程区、400多个城镇和上万个村庄,直接威胁和影响人口约8000多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财政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每年超过200亿元。全国共有近3500余家地质灾害防治行业资质单位,20多万名专业人员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实施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确立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同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内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其中一些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近年来陕西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发生逐步增多,特别是2014年10月10日在甘泉县黄延高速14标段发生黄土滑坡灾害事件,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2015年8月12日发生在山阳县中村镇烟家沟碾沟村的矿区滑坡事件,造成57人失踪、8人遇难。从现实来看,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已经成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重大地质灾害的风险正迅速升高,对灾害基础理论与风险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迫切需求,尤其是重大地质灾害孕育发生机理和巨型灾害链分析模型的基础理论研究,多尺度多因素耦合的重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预报与风险评估理论体系等方面亟待加强。本刊第四期将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地质灾害研究专辑,内容包括地质灾害成因机理、成灾模式、监测预警与风险分析等主要研究方向,推动防灾减灾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9.
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成立,是继国务院2011年出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重要文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以公众对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的认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公众对地质灾害的分类与识别、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未来发展等两大方面的认知现状,并剖析了地质灾害相关问题的公众认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背景的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超过60%的公众只能辨别出滑坡和泥石流这两种地质灾害,一半以上的公众不知道我国有专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且公众对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水平还不是很满意,据此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及其防治领域的宣传、教育和群测群防落实等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认知问题,文中从公众自身、社区组织和政府机关等三个方面探寻了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对推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减烃地质灾害也是发展,“减负等于加正”,减灾中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 灾社会化;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盐源县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加之降雨充沛,致使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区内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本文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源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规模及不同灾害类型的形成条件,为盐源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指挥系统。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气象因素及地质灾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基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采用先进的 GIS 技术能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区域预警,能直观地了解到各部分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山高谷深,地形切割强烈,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分析了阿坝州汶川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及汶川县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阐述了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汶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初步规划建议,提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汶川县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合理安排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地质观与工程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概括前人的经验, 结合作者个人的实践,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地质观念与工程观念。提出地质观的核心问题是地质灾害体的变形破坏力学机理分析, 工程观观与工程观运用的最佳耦合。文中还讨论了超前预测的作用, 监测反馈与工程效果检验的关系, 以及地质工程师与设计工程师的关系等, 最后以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思路与基本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区域性特征,指出地质灾害的灾种分布、形成条件、成灾制约因素都存在区域性规律。进而强调指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灾害成生规律分析、主控因素分析是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最后,简要说明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思路及评价方法程序。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广泛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因此,对其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现状及对预报预警水平评价时存在的问题,用预报预警成功率衡量预报预警水平,并建立系统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评价体系;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在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时、空、强”3要素的预报预警范围对预报预警成功率的影响后,相继建立了地质灾害“时、空、强”预报预警成功率、某次灾害预报预警成功率及某时段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成功率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分别建立某次及某时段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整体评价模型。论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符合我国目前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现状,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评价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减轻地质灾害也是发展,“减负等于加正”,在减灾中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社会化;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云南文山县已调查的72处地质灾害点相关数据,采用袭扰系数的评价方法,对该县县域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分区评价,共划分出7块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不同的区域,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许涛 《安徽地质》2009,19(1):70-74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目前的地质现象,并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到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方便的获得其所要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和提出有效、科学的防灾、减灾及救灾措施提供依据,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