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北疆铁路沿线主要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了干旱区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城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固体废弃物、绿化覆盖率等作为评价因子,提出城市环境质量影响程序的等级划分和标准体纱。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这个带状区域的城市环境质量作了评价,在单项因子评价的基础上,又用加权迭加法进行了总体评价,从而获得了该区域环境质量的总况,为区域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彭岳 《地理教学》2007,(9):37-41
2007年地理高考尘埃落定,同前两年的高考一样,它再次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太多的遐思,太多的内涵,太多的回味!一切关于高考的话题似乎暂时有了注释,然而高考的路没有尽头……。可以说2007年的高考试卷,“观之新颖、读之真切、闻之清香、品之绵长”。它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走了不安,吹散了迷茫;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茶,沁人心脾,令人释然开朗;它让我们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似乎有了期待中的答案,也追寻到了梦想中的地理殿堂,辨清了中学地理前行的路。顺着这条路,我们就会坚定的往前走。  相似文献   

3.
旱涝、高温日灼、风、和匮乏、病虫害、草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因子,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果园生产。本文阐述了这些因子的发生特点及对果树的危害,分析了其危害规律,为提高果园管理水平,生产出高优质果品,应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浪潮。早在六十年代,育才中学在我国教育界率先进行了教改尝试。七十年代末期,段力佩校长在总结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实际上是台乎世界性改革形势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1991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出现了。随之,上海的高中地理学科也提出了相应的课改方案。方案的推出,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编写的“国情”系列丛书,将于2001年3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其中由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黄鹤羽、国家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王志学主编的《中国林情》一书,以林区、林农、林业为主线,系统、完整和全面介绍了中国林业的基本情况,包括现状、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目标、趋势、任务和重点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该书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述全面,对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领导部门决策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春长博士的著作《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第二次印刷)建立了环境变迁科学的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展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它对于丰富和完善现代地理学的时空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书中第一部分系统地总结论述了环境变迁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和反馈问题,陆地、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环境变迁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变化幅度,渐变、突变和灾变问题,环境变迁研究途径及其理论依据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环境变迁科学理论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第二部分引用世界环境变迁学领域大量的新材料,重点论述了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迁,从时间上涉及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晚冰期、全新世和历史时期。内容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古冰川与冰期、河湖水文变化、黄土与季风演化、海平面与海岸带演变、植被变化和动物群演变等重要理论问题,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三部分重点论述环境变迁的人类因素。系统分析论述了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发展演变。深入探索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地关系演变问题,内容包括人类活动对于地质地貌环境、土壤土地资源、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及其不良反馈等。其中涉及全球气候和碳循环变化,河湖水文水资源和海平面变化,植被退化和荒漠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城市地面沉陷等问题。这些对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环境演变的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协调人地关系,保障今后的人类食物安全、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启发性。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材料丰富且翔实可靠,文字流畅,系统性强,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书中既可见世界流行的极地冰芯、深海沉积、黄土与东亚季风、热带珊瑚层和ENSO等最新研究成果,也可见有关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例如末次冰期内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晚冰期和Younger Dryas气候突变,全新世短尺度变化,小冰期气候和环境,热带非洲封闭湖盆水文突变,西北欧的Elm Decline, 北大西洋水温盐环流及其气候反馈等。同时,书中还融汇了作者在欧美和国内的研究成果。   当然,作为地学领域的发展前沿,环境变迁科学正在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迅速,新的学说层出不穷。本书再版时,可以考虑更进一步地充实有关方面的内容,例如,可以考虑增加有关东部平原河湖演变、黄河的决口和断流问题,人地关系调控理论等。  相似文献   

7.
郭广业,当代著名画家,1941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现为黑龙江美术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郭先生通过意境和融汇现代艺术的表现因素,拓展了画马的新境养,提高了作品的精神张力,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尤以画“天马”闻名,他画的马有笔有墨,有血有肉,无拘无束,搏击飞纵,洋溢着奔放的浪漫情怀。他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 和学术活动。应邀先后在日 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 美国、法国等国家举办画展 或讲学。作吊为多国美术馆、 博物馆、艺术馆所收藏。首次 拜观郭先生的《奔马图》时, 曾被其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8.
四川的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思山地和四川盆地3个地形区,自然条件复杂,且自然灾害频繁,灾种多,损失大,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的自然灾害制约着全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文章讨论了四川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危害,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水利工程、完善立法等主要减灾对策,以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山地学报》2006,24(B10):F0004-F0004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主峰海拔4359米。第四纪以来,螺髻山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留下了大量的冰川遗迹,如羊背石、冰溜面、U型谷、冰川刻槽、侧碛、垄岗、冰窖、冰斗、冰蚀湖和冰蚀洼地等等。当地群众称湖为“海子”。这些海子,大都深藏于原始森林中,四周冷杉密布,风景迷人。  相似文献   

10.
胡建民 《地理教学》2005,(11):38-40
一、个人数字化教学资料库的特点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地理教师要接触各种各样的资料,如图片、视频、试卷、教案、时事、心得等。假如在要用到时四处寻找,势必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于是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平时搜集、制作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并把它们归类、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个人教学资料库。这样一来,查找、使用教学资料就变得方便、快捷,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An inventory of trees in Dublin city cent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hile urban areas are often considered to be comprised chiefly of artificial surfaces, they can contain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green space and a great diversity of natural habitats. These spaces include public parks, private gardens and street trees, all of which can provide valuabl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such as improved air quality. Trees play a particular role in cities as they are often placed along roadsides and in the median strip of busy streets. As such they regulate access to sunshine, restrict airflow, provide shelter, scavenge air pollutants and manage noise at the street level. A tree planting policy can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a broader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urban areas but this requires up-to-date knowledge of the current tree stock, which does not exist for Dubli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inventory of trees in Dublin's city centre, defined as the area between the Grand and Royal can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ver 10,000 trees in the study area representing a density of 684 trees km-2 or one tree to approximately every 50 residents of the city centre. The tree canopy extent when in full foliage was nearly 1 km2 in extent or 6% of the study area.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ose trees planted along streets shows little species variation but clear distinction in the sizes of trees, which is indicative of the age of planting. These data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arbon stored in Dublin's trees.  相似文献   

12.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key actors in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UCF) initiatives, and sometimes city residents resist their efforts. Between 2011-2014, 24 percent of residents offered a street tree in Detroit, Michigan, USA submitted a “no-tree request.” Differing views on decision-making emerged as a main reason for resistance to tree planting. This study used interviews with city residents, and those within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etween 2014-2016 to understand reasons for conflict over decision-making between these groups. Heritage narratives, or selectiv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ity’s history and character, helped explain conflict over tree planting. Residents who wanted greater decision-making power in tree planting assumed they w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tewardship, reflecting their historical experiences within the city. The organization’s dominant heritage narrative emphasized that residents held misperceptions of trees based on negative past experiences, and required education on benefits of trees.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grating heritage narratives into UCF effort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广州华侨新村低密度住宅区庭院的树木和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华侨新村低密度住宅区庭院树木的组成、结构、空间格局、树木与生境的关系,以及私人庭院树木与公共绿地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侨新村庭院树木的种类多样性很高,共有114个树种。与广州城市行道树相比,华侨新村的乡土树种和果树比例较高。在调查的树木中84.75%的树木没有结构损伤现象,只有1.5%的树木生长较差。私人庭院内的树种较为分散,有45种树木为每个庭院仅一棵的单生种,有67.1%的庭院其树种在5种或以上。树木在街道的空间分布则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庭院的大小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条件,在有限空间的庭院内种植过多的树木是造成树木和环境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行道树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覃朝锋  管东生 《热带地理》1998,18(2):177-181
通过调查统计,对广州城市洗道树的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市行道树共123种,隶属45科,89属;其植物沤系成分以热带的属和种占绝对优势;其与罗浮山森林乔木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它们的科、属、种相似系数分别为53%、26%和13%。指出了广州城市行道树目前存在优势种过于突出的问题,认为应增加其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玉门地区铁路防沙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润心 《中国沙漠》1997,17(4):427-431
论文分析了戈壁风沙流区铁路沙害现状,提出了玉门地区铁路防护体系建设中树种选择的依据,并筛选了二白杨、沙枣、花棒、柠条以及线叶柳等一些适合该区铁路防护林营造的树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该地区的铁路沙害防治中,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客土造林"和乔、灌、草相结合是提高铁路防护林效益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该地区的沙漠化整治和铁路防沙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与自制的树干呼吸观测气室相连,原位观测亚热带春、秋2个季节4种行道树树干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动态.结果表明:在秋季土壤水分较低水平下(VWC平均为11.6%),羊蹄甲、香樟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呈单峰曲线,和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峰值分别出现在17:00和13:00;芒果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单峰不明显,白天与树干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但芒果白天与夜间的树干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夜间显著高于白天,二者出现"白昼抑制"现象.在春季土壤水分较高水平下(VWC平均为22.1%),羊蹄甲、芒果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5:00和14:00;而香樟树干呼吸速率单峰不明显,4种树种的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均与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2个季节中,树干温度与树干呼吸的指数函数关系最好,秋季羊蹄甲、芒果和香樟树干呼吸速率对树干昼夜温度变化的Q10值分别为2.04、2.37和2.18,春季羊蹄甲、芒果、香樟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对树干昼夜温度变化的Q10值分别为2.27、2.58、1.90和1.8...  相似文献   

17.
《自然地理学》2013,34(5):455-473
This study assessed underlying na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tree health and ways to improve urban forest performance in compact Nanjing city. Two groups of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1) habitat conditions, including planting site, ground-cover, land cover, and district; and (2) tree traits, including species provenance and seasonality, and tree dimensions. A stratified sampling strategy selected 6351 trees for detailed assessment.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Institutional, park-garden and industrial trees with more open-space sites with vegetated ground-cover performed better than roadside and residential ones. Poor trees in confined residential sites deviated from those in other cities. Park-garden sites did not always nurture meritorious, large and diversified trees. District differentiation in tree performance was related to land cover. Exotic and evergreen species grew better than indigenous and deciduous, offering hints on species-habitat matching. Detailed field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could yield tree-environment information to enhance urban forestry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19.
王雪  白永平  汪凡  张旻  车磊 《干旱区地理》2019,42(6):1470-1477
基于POI教育设施点数据,以街道为研究尺度,利用ArcGIS的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以及GeoDa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西安市主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布局上,西安市基础教育资源表现出“外疏内密、东疏西密、北疏南密”的特征,在方向上,其空间布局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特点;幼儿园及小学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少部分集中在外围,中学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H-H类型区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北,L-L类型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特殊区域。总体来看,基于街道尺度的西安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能够清晰地反映西安市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格局,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规划教育设施的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利用航片及精处理过的TM影像编制1:10万陕西省榆林市芹河乡土地荒漠化分布图的方法及过程。1960年及1987年分布图的定量分析比较表明,该乡荒漠化现象在东部经过治理得到了抑制,而原先多为植被覆盖的西部则出现了耕地、牧地退化成沙地。27年间全乡林地增加了13.13 km2,沙地、耕地及牧地分别减少了7.18 km2、1.03 km2和5.98 km2,结果表明建造防护林是治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