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定西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定西市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内官-香泉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盆地地下水位历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下水位历年呈持续下降趋势,汛期7~9月降水补给地下水资源量增加,地下水位持续回升;5月、6月农业灌溉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加大。通过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盆地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并对引洮供水工程引水灌溉后的地下水动态作了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多依赖于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北方城市。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常受到污染。不少城市的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硬度升高,使供水质量下降。笔者从多元分析角度,对齐齐哈尔市地下水硬度升高原因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3)
单县城区供水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源地,水源结构单一,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产生诸多地下水环境问题,城区供水保证程度不高。本文通过对县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质恶化、供水水源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区域供需水矛盾,提高城乡居民用水保证率,解决单县城乡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生活供水保证程度,改善地下水环境,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长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长市紧邻我国东部沿海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工业化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通过对天长市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指明了优质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范围;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现状和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未来该市水资源的利用趋势,是城区以利用地表水为主、广大乡(镇)村仍然以开采利用地下水为主的供水模式;提出了针对未来可能扩大地下水资源利用时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6.
李琴 《地下水》2019,(1):58-59,105
双河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表水资源有限,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结合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对双城中心城区2009-2017年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多年超采状况及地下水位下降程度,结果表明:双河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中心城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为961万m3,多年平均超采率为19. 3%,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该状况,提出应通过加强节水意识、全面实行节水、引入外调水量和开展非常规水源供水等措施缓解地下水超采现状,保障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齐冰  刘洪吉  汪秀岩 《地下水》2006,28(1):20-22
通过对磐石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区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地下水资源为磐石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角度提出了城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运城市供水紧张,过度依靠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结合相关实测数据,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山西运城地下水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地下水保护理念与技术,结合山西运城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地表水供水为主,大力发展雨水搜集与节水技术,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可再生水资源联合供水"的保护式开发对策,并制定了具体落实策略。可为确保地下水降落漏斗不再扩大或逐渐收缩,可持续的保护、开发利用山西运城中深层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简讯     
苏同敏 《地下水》2012,(4):12-12
据介绍,济宁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城区深层地下水允许可开采量约为每日23万m3。而目前的实际开采量已达每日35万m3,其中集中供水取水量为每日12万m3,自备井开采量高达23万m3。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源不能得到有效的涵养和补充,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加速恶化,严重威胁到了城市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王都庄应急水源地和中桥应急水源地均位于平谷地区,充分说明其在北京市应急供水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平谷区第四系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和资源计算数据,分析了其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存在问题,回顾了持续干旱和应急开采对平谷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平谷盆地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资源亏损、水环境恶化等地质环境问题,可实施地下水调蓄与开采调整措施恢复平谷区地下水资源的战略储备,提高其应急供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春城区地下水的超采产生了环境恶化,结合地下水预测模型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长春城区为例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模型。根据长春城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位水质预警标准,并根据模型编制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利用所建立的预警系统,对现状和未来开采条件下水位水质进行预警,从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0,(1)
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随着县城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县城现有城市水源地供水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区现状和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亟待勘查和建设新的供水水源。针对目前山丹县城区市政供水水源地供水难以满足城市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运用水文地质测绘、地面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及试验等工作手段,在掌握研究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查明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规律、补径排条件、水位动态及水化学特征。为最终选择适宜地点建设集中供水水源地提供有力理论依据,也是为山丹县城现状及后续发展提供地下水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阐述西藏主要城镇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城镇集中供水水源的保证程度出发,提出了城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建立傍河型水源地的可行性。指出了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开采的主要适用形式。  相似文献   

14.
王兆馨 《地质论评》1982,28(5):453-460
孔隙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中以第四系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资源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又以浅层地下水居多,约达孔隙水资源的80%—90%。从大区域来看,用于大面积农田供水的地下水开采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占总开采量的80%以上。这充分说明浅层地下水在农田供水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研究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15.
焦作市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作市是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城市。近年来, 由于降雨量的减小、河流流量减小或断流、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和地下水污染等原因, 造成了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地下水资源减少。本文在阐明影响地下水资源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即: 防治水污染, 污水资源化; 排水、供水、环保结合的优化管理; 加强水资源价费改革; 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咸阳市城区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地下水流向改变,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斗,研究超采区地下水调控治理方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此,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通过需水量预测、供水能力确定等环节最终提出维持现状开采量情景、等量削减开采量情景、按比例削减开采量情景等三个治理方案,分析了各方案下未来若干水平年地下水水位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按比例削减开采量方案效果较好。根据咸阳市实际条件,提出优先利用地表水、提高再生水比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超采区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勘察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宇  郭萌  周嵘 《城市地质》2009,4(4):1-4
地下水是北京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岩溶水作为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的供水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北京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介绍了岩溶地下水的勘探开发历史,分析了当前岩溶水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近期北京地区岩溶水的勘察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渭南市城区供水水源有两个,一是沋河水库水源,二是地下水水源。目前渭南城区地下水的总开采量为4628.20×104m3/a,其中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为3869.00×104m3/a、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759.20×104m3/a。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已形成区域降落漏斗和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开展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加强城市地下水资源储备,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着重研究分析宁阳县地下水富水地段,充分挖掘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资源潜力,提出应急供水水源地位置及概算了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20.
明强  高宗军  赵玉祥 《地下水》2010,32(1):56-58
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开发由来已久,历史上由于供水产生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查清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从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与地下水长期动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主要供水水源地开采潜力不大,只在白马河-吉利河地段存在一定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