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地理信息动态更新对变化发现技术的迫切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网络的多级有序互动式地形要素变化信息标报系统:首先讨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及三层体系结构,概述了系统中的发布订阅、地理信息博客和多级访问控制三个模块的设计,在上述设计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功能设计;通过模拟数据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2.
TROS-Ⅰ型人卫激光测距仪机械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TROS-Ⅰ型流动人卫激光测距仪中机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着重叙述了转台的结构设计及重要元器件的选取。设计基于流动型仪器应满足的防振、体积小、调校方便、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多年的实测证明,这种机械系统能够满足流动型人卫激光测距仪的总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之发展建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管理包括减灾、整备、应变及复原四个阶段,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置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透过防救灾体系及防救灾信息系统之建立,提供不同阶段灾害管理所需的信息分析及决策支持功能,以期将天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本文提出灾害管理决策系统的架构规划,针对不同阶段的灾害管理特性及地区防灾工作实际需求,设置许多相关子系统与之配合,部分子系统已逐次完成。本系统目前朝向发展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多点远程操作与集中管理功能,以达到灾害实时决策支持之目的。然考虑灾害发生时可能发生停电及网络不通的状况,因此,部分系统仍具有单机操作之功能。  相似文献   

4.
粗放的农村土地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本文针对当前农业部门管理农村土地、服务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生产需要,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农村土地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设计思路,重点阐述系统数据获取、数据库设计及系统实现与应用.对农村土地精细化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露天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以及复垦模式的验证、推广,都需要借助数据库技术对多年研究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本文论述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该研究促进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主要是单体的,这种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主观随意性毛病。那么如何发挥集体智慧,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当前探索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就GISBGDSS及其功能结构与体系作了设计,同时对其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莱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了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国土信息的对外发布。系统采用可视化流程设计,并预留GIS接口,方便今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系统建成后,大大提高了莱州市国土资源局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处理速度和协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国土规划的信息化能有效促进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等的综合性战略部署,是国土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手段。本文针对省级国土规划的特点,将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提出建立适用于不同用户群体的省级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基于网络(B/S结构)的国土数据上报系统和基于桌面(C/S结构)的国土规划空间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集成国土信息,实现国土规划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和更新,并形成省、地/市、县/市三级结构的国土信息监测网络体系,为省级国土规划实施和相关部门管理与综合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广东省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从系统设计原则、框架设计与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等,阐述了如何将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来构建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用户对GIS实时性应用的迫切需求。在分析传统WebGIS采用请求/响应工作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利用服务器推送Comet技术,基于Pushlet开源框架和MapGIS IGServer,设计了一种实时WebGIS框架,利用Pushlet订阅/发布机制,实现基于标准的HTTP协议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器端实时推送;利用数据库触发器实现更新数据的即时分发;利用富客户端Flex技术进行客户端信息展示。在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中对该框架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为实时WebGIS的开发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间信息平台用户对空间数据的上传、下载、发布和在线编辑的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ArcGIS Server要素服务和Flex的具有地图数据在线编辑功能的Web GIS系统。本系统应用RIA技术,实现了空间与属性数据的在线编辑,符号在线编辑和用户数据管理等,用户体验上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工程化的设计实现,能够满足"平台"跨部门多应用主体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建设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科学有效管理以及普查成果的高效应用,山东省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建设。根据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待建库数据的类型、用途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科学细致的数据库设计;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管理、应用与服务的相关需求,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划分为质检与预处理工具、数据库集成管理、统计分析、普查图制作、普查成果展示和成果应用服务6个子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山东省建立了完整的、空间连续、主要要素时点统一的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实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集成管理与集成展示、统计分析应用,并为今后的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从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等方面介绍了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洪水灾害事故的随机性,复杂性和不确定的特点,以及在洪水风险评估选取评估指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通过采用粗糙集的改进属性约简算法对用于评估的指标集进行约简,从而剔除其中的对最终结果不造成影响的指标,并且利用相对约简建立用于洪水风险评估的层次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洪水风险进行评估,比单纯的依靠专家打分法更具有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考虑海上稠油油藏严重非均质性和海上平台寿命短、大井距开采的情况,也为解决疏水缔合聚合物在长时间高温、高盐度和高剪切条件下分子间疏水缔合比例降低问题,选择疏水性交联聚合物微球与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复合.通过黏浓性质、抗剪切性能、填砂管封堵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复合体系中微球能够与聚合物发生疏水缔合作用,改善聚合物在高温下的流变性能和抗剪切性能;且复合体系兼具交联聚合物微球的深部调剖和聚合物的增黏驱油性能,封堵性能和驱油效果均优于单纯聚合物驱.由于微球和AP-P4之间的疏水缔合作用使两者具有较好的复合效果,为改善聚合物驱提供新方法,为研究微观机理和指导聚合物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在强碱三元复合驱替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以大庆油田南5-4-检725井855.0m处岩心为对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岩心形貌特征,定量分析孔喉宽度和深度;分析驱替过程中岩心样品的面孔率、孔喉宽度和深度、分形维数等参数变化反映的微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图像可以真实反映储层岩石微观形貌特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具有二段式分形特点.微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在驱替初期,主要表现为岩石粒间颗粒运移;在驱替中后期,主要表现为强碱三元驱替剂与岩石相互作用,生成驱替剂残留或其他产物.该研究结果对分析强碱三元复合驱替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后续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多通道定位控制装置数据通信和组网能力有限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以太网的高精度定位系统,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结合高性能18位数模和16位模数转换模块、W5300网络通信模块以及PID控制算法。多台定位控制系统可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组网,网络传输速度最高可达50Mbps,能实现中心计算机远程设置位置控制参数,以及对位置控制数据的远距离实时采集与分析,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操作方便灵活,适合复杂平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并在测试中通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庆油田N5区西部P1试验区块聚合物驱后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产油量降低,且尚存大量剩余油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技术,通过实验分析铬离子凝胶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聚合物驱后凝胶体系与二元复合体系(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万的聚合物和RMA-1型表面活性剂)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的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聚合物驱后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凝胶与二元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阶段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基础上提高10%以上,说明该技术可以作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7.
实时空间信息服务是第四代GIS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对实时空间信息服务研究的空间信息技术、RTPS技术、WebService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和工作流程,并通过实验系统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水雾灭火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国内外在船舶消防方面的应用现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船舶水雾灭火设计的一般要求,对具体设计基本参数,水力计算,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等进行了探讨,并用计算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弄清楚砂岩型铀矿含铀岩系地层结构及其对铀成矿的制约作用,是准确认识铀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的基础。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含铀岩系——姚家组层序地层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层结构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发现,钱家店地区姚家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姚家组底界面为区域不整合界面,底部主要发育泥砾岩、含泥砾砂岩等,姚家组顶界为平行不整合,顶部发育一套紫红色夹灰色泥岩,在姚家组内部识别出了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将其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泊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分布范围较小,厚度平均约40 m,呈北东狭长型分布;湖泊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地层连续超覆,分布范围向西南扩展至八仙筒-开鲁一带,总体仍为北东走向,地层平均厚度在研究区分别约为85 m和75 m。层序地层结构对研究区姚家组铀成矿具有约束作用,垂向上,由下至上不同小层序组铀矿化逐渐减弱;平面上,不同体系域铀矿化分布特征不同,低位体系域铀矿化主要发育在钱Ⅳ块-钱Ⅴ一带,呈北东走向条带状分布,矿体呈似板状、透镜状;湖泊扩展体系域铀矿化在钱Ⅱ-钱Ⅳ-钱Ⅴ一带呈不规则弧形分布,矿体呈"似卷状",为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高位体系域铀矿化主要发育在钱Ⅲ块以及南部零星分布,推测向南具有进一步找矿空间。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找矿提供依据,并为铀成矿模式及成矿过程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化学驱数值模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化学驱技术在油田矿场的推广应用,现有软件的化学驱模拟功能越来越难以满足油田实际需求.通过调研化学驱数值模拟技术,阐述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将CMG、ECLIPSE、UTCHEM等8种软件分为综合型软件化学驱模块和单一化学驱软件两类,分析各软件的优缺点,对比各软件的综合性能及化学驱功能,指出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现有软件在增强前后处理功能的同时,还需进行核心的完善.化学驱软件考虑众多物理化学因素,导致求解困难,需要在数值模拟的稳定性和机理描述的合理性之间进行适当取舍.虽然国产数值模拟软件在整体性能上弱于国外商业化软件,但是在化学驱数学模型和机理描述上具备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