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检阅我区地面气象测报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交流岗位练兵经验,进一步在地面气象测报人员中,掀起一个学业务、钻技术、大练基本功的热潮,努力提高地面测报质量,为天气预报、情报、资料服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区气象局于四月六日至十一日在金城江举行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参加此次比赛的代表共三十一人,评判员十三人。区局副局长赵福英同志任比赛领导小组组长亲临指挥,业务处副处长张云恒同志,河池地区台台长那洪璞同志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推进我区气象测报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广大气象测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区局于11月20—22日,在呼和浩特举办了全区第六届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比赛和第三届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技术比赛。各级领导对这次赛事十分重视,区局成立以乌兰局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地面、高空比  相似文献   

3.
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于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南宁举行,来自各地区气象局和区局直属气象台共九个代表队的27位选手参加了比赛。这次比赛既是全区测报技术状况的大检阅,又是产生1992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初选代表的选拔赛。比赛分笔试、电码、报表抄录和统计、查算和预审、云五个单项,设团体奖三名,个人全能奖三名,单项奖各项二名。 经过激烈竞争,百色地区代表队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五月二十一至二十六日,我有机会在汉中参加了全省气象测报比赛,心情非常激动。这是三十年来我省气象测报技术人员云集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盛会,也只有在粉碎“四人帮”后,才能举行这种技术比赛,参加比赛的都是由全省各地区通过逐级比赛选拔出来的地面测报技术尖子,既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老测报人员,也有近几年参加工作的新战士,有业务熟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于1992年5月23日在成都市拉开帷幕,经三天激烈拼搏,于27日胜利结束。本次比赛设五个项目,即:测报业务和基础理论知识、云的理论知识和目测、天气报和航空报电码编报、记录报表抄录统计、记录查算和预审。五个比赛项目包含了气象基础理论知识、气象仪器学知识、测报技术规定,测报规章制度、测报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知识等内容,能较全面地反映选手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这次比赛是在县站、地级局、省局三个层次精心选拔之后  相似文献   

6.
考考自己     
现选登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比赛的部份笔试试题,供台站地面测报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区气象局,区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区地面气象测报知识竞赛于五月卅一日到六月三日在南宁隆重举行。来自全区八个地区气象局和区直气象台的35位代表参加了比赛。 鉴于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广大测报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测报质量特别是内在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对此竞赛活动早在去年10月就发了通知,要求全体测报人员对《规范》、《地面气象观测》、各类电码、技术规定和有关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做好参赛准备。对参赛选手的产生,采用当众抽签、随机产生的方式,在赛前一个月预以确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经验,归纳和总结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电码,自动气象站原理、维护与维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操作与使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中国云图,气象探测环境法律法规,测报试题、中国气象局以及山东省气象局下发的各类技术规定等内容。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加工处理成静态网页,以网站的形式为测报业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业务技术规定快速查询平台,实现B/S结构异地查询或本机浏览查询。  相似文献   

9.
1998年9月18日至22日,第四次全疆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15个州、市、地气象局的51名选手参加了地面、高空的10个项目的角逐。经过几天紧张、激烈的比赛,哈密、昌吉、博州局分别获得地面测报技术比赛团体前三名。博州的杨军民获地面测报比赛个人全能第一名,获地面测报比赛个人全能2至5名的选手是巩庆(巴州)、侯向阳(昌吉)、苗运玲(哈密)、刘伟(喀什);获高空测报比赛个人全能前3名的选手是李瑛(巴州)、刘正新(乌鲁木齐)、于晓(塔城);喀什的牙生江同志获比赛特设的“锐意进取奖”,其他25个奖项也各有其主。比…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举办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温克刚局长颁奖并作重要讲话山西举办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温克刚局长颁奖并作重要讲话1997年11月11日至13日,山西举办全省第四次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13日,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为获奖者颁奖并作重要讲话。温局长提出四点要...  相似文献   

11.
区气象局业务管理处在“关于一九八七年全区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管理工作几个问题的情况通报”中指出,今年测报工作的任务是:“全区总错情率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内在质量”。这一提法是针对一九八五、一九八六两年全区测报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的。它非常切合实际。检查中发现有的站外在质量比较高,但内在质量却较低。事实上内在质量对地面观测规范中所要求的“三性”影响更大。而目前的业务质量通报又很难反映内在质量的高低。要解决这一问题,全面提高测报质量,特别是要提高内在质量,除了全体测报人员的努力外,还需要我们在管理上多下功夫。一方面教育测报人员,提高职业道德,严格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测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工作能  相似文献   

12.
《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规章制度》前言指出:“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又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多年来在气象台站“基础业务”的同义语就是测报工作.因为气象业务服务的起点都是从气象测报开始的.抓基础业务质量,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起台站工作以测报工作为基础的观念,看清测报工作的任务和特点,找出影响测报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气象学、气候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自动气象站原理、气象电码手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以及地面气象业务相关的技术解答和问题补充等地面测报相关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全面、难易结合的气象观测理论、气象报告编发、计算机综合处理、装备技术保障系列题库,对促进全省地面气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引导广大地面气象观测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技能以及为气象测报业务人员提供较为系统完整的学习资料和提高我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竞赛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测报时间概念混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艺 《广东气象》2008,30(3):53-54
通过学习和比较业务规范与指导文件,参考相关学术论文,并结合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经验,发现在测报业务上存在对“时段”和“时刻”两个概念混淆的情况,以至影响天气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和编报不统一。原因是部分测报工作者曲解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电码手册》的某些表述,使用“自创”的时间概念去指导天气现象出现时间的记录和编报。进而指出在时间的表示与解释、时间误差处理、探测自动化编程等方面厘清“时段”和“时刻”概念的必要性和方法,并提出了对测报业务及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气象》1998,(1):16-17,2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气象业务工作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我盟的基本业务工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全区的较高水平。探空流动红旗已多年在我盟两个探空站轮流悬挂;地面测报1994年获“测报优胜杯”,连续多年获二、三等奖;气象预报工作19...  相似文献   

16.
测报是基础。如何提高测报质量是个重要问题。本期发表了陶亚敏同志“对提高地面测报质量的一些看法”一文,该文对提高测报质量,特别是提高看不见的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很好,值得一读。为提高测报质量,从本期起开辟“提高地面测报质量”讨论专栏。希望全区广大测报工作者和业务管理人员,踊跃来稿,就区、地、县三级测报业务管理工作如何改进;目测项目的质量怎样提高;场地标准化、仪器使用维护及提高测报质量的经验体会等方面,参加讨论。文体不限,来稿务求精炼,以不超过三千字为宜。相信,在全区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支持下“讨论”必将对提高测报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山西气象》1999,(1):53-53,61
地面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一项基础业务,观测记录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气候资源的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天气预测工作的准确度。我局多年来十分重视加强测报业务管理工作,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我局的地面测报工作一直位居全区...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 ,我省测报业务工作在中国气象局“九五”计划的指导下 ,经过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的共同努力 ,较好地完成了“九五”期间的测报业务工作 ,测报的基础业务、测报管理水平、测报现代化建设较“八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突出表现在 :大气监测质量稳中有升 ;业务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 ;站网调整更趋合理 ;台站观测环境明显改善 ;业务管理扎实有效。一大气监测质量稳中有升我省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53个 ,其中基准站4个、基本站21个。根据测站的测报任务 ,从事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气象辐射观测和特种观…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商洛地区气象局党组针对全区测报工作后进与拖后腿问题,率领全区气象职工,咬住质量不放松,全力打好翻身仗。测报工作连跨两大步,业务质量跃上新台阶。1998年,全区测报质量达0.1‰,地面气象报表合格率达97%,报表错情率降至0.4‰,申报测报百...  相似文献   

20.
薛起刚 《内蒙古气象》1994,(6):35-37,23
地面预审探析薛起刚(内蒙古气候中心)为确保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可靠,台站原始资料必须经过预审,通过预审,保证报表质量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台站在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990年全区第四届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及1992年全区选拔赛结果均表明,原始资料的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