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举办的"2012中国欢乐健康乡村游"启动仪式,4月25日在享有"水墨桃源"美誉的四川省汶川县水磨古镇举行。震后重建的水磨古镇,新修的川式  相似文献   

2.
玛雅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从公元前1800年,玛雅人开始从事农业活动,到公元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毁于殖民侵略者的炮火,玛雅文明延续了3500多年,形成了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谢莉  冯亚芬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3):98-101,133
广东梅县松口镇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作为历史的产物和反映历史文化与民族习俗沉淀的千年古镇,其不但是稀缺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松口古镇文化是一种"活着"的文化,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松口古镇应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突出"客味"和"乡土味",塑造客家文化旅游精品,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以期达到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正喻口古镇位于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境内,北近县城,东临上海路,南靠329国道。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韵深厚。传说,喻口古镇曾是"八仙"过海出发点,八仙在此除暴安良,为民请命,造福一方,传为佳话。唐朝时,古镇曾经叫巢城。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扎营练兵。明清之际,喻口古镇市井繁荣,商贾云集,集镇规模已经达到了"三街十六巷",成为盐城境内十大名镇之一。八仙助力古喻口当年,喻口古镇有一个落仙坛。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周庄、锦溪、千灯3个古镇为例,采用5种旅游废弃物排放量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其环境库兹涅茨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古镇旅游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旅游收入之间关系存在差异。旅游发展生命周期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的周庄,污水、粪便、垃圾排放量与人均旅游收入分别存在"U型"曲线关系、"U型"曲线关系、单调上升线性关系;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锦溪相应指标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N型"曲线关系、"N型"曲线关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千灯则表现为单调上升线性关系、"倒U型"曲线关系、线性上升关系;3个古镇气态旅游废弃物环境影响较小。2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古镇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均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古镇旅游废弃物环境质量影响具有差异性。周庄水环境指标COD、NH3-N呈现下降趋势,TP年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锦溪水环境指标COD、NH3-N年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千灯水环境指标COD自2009年后显著降低,TP呈现下降趋势。4加强旅游废弃物治理是实现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宏  侯国林  黄震方  方叶林  涂玮 《地理科学》2015,(11):1419-1428
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周庄、锦溪、千灯3个古镇为例,采用5种旅游废弃物排放量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其环境库兹涅茨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古镇旅游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旅游收入之间关系存在差异。旅游发展生命周期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的周庄,污水、粪便、垃圾排放量与人均旅游收入分别存在"U型"曲线关系、"U型"曲线关系、单调上升线性关系;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锦溪相应指标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N型"曲线关系、"N型"曲线关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千灯则表现为单调上升线性关系、"倒U型"曲线关系、线性上升关系;3个古镇气态旅游废弃物环境影响较小。2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古镇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均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古镇旅游废弃物环境质量影响具有差异性。周庄水环境指标COD、NH3-N呈现下降趋势,TP年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锦溪水环境指标COD、NH3-N年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千灯水环境指标COD自2009年后显著降低,TP呈现下降趋势。4加强旅游废弃物治理是实现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在干旱区环境变化及生态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典型绿洲于田县,利用TM遥感影像,基于Markov模型预测了于田绿洲未来的发展趋势,得出绿洲将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论。通过对Markov模型中不同步长收敛结果的讨论,可以看出间隔10 a1、2 a步长的马尔柯夫过程与间隔两年的马尔柯夫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短时间序列(两年)具有很大的随机特性,说明马尔柯夫模型中时间尺度是一个重要环节。由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基于遥感的Markov模型可以分析绿洲的变化趋势,在干旱区绿洲LUCC及其环境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村是秦汉时期酉阳城旧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酉水之滨,为湘西著名古镇。古镇因得酉水交通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称。古镇更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著名电影《芙蓉镇》曾在这里拍摄,古镇也因此得名"芙蓉镇"。  相似文献   

9.
梅州 《中国地名》2014,(8):65-66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的确,有关9世纪时玛雅文明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的传染病说,不胜枚举。但是,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相信,因此,美国的艾力克和哥雷克俩兄弟便提倡"玛雅文明为外星人结晶"之说。从这方面来探索玛雅之谜,的确可以找出许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俩兄弟之所以强调玛雅文明来至外星,最主要是根据玛雅的“卓金历”。它一年只有260天,但在我们的地球却不能适用这个历法。俩兄弟认为拥有高水平天文知识的玛雅人,并非故意编造公转周期毫无根据的“卓金历”这个历法。如果“卓金历”真的是玛雅人故乡行星的历法,那我们就可以推知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了。公转周期260日的行星,应该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而且这颗行星十分温暖,所以玛雅人选择在地球上最醋热的热带雨林居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的城镇化尤其是用地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问题,是古镇旅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空间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技术与方法,对周庄旅游古镇2002-2012年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十年间土地转移量明显增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林地转化成旅游与公管服务等建设用地的进程;2除农林地与水域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均为正,旅游用地、公管与公服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动态度较大;3旅游引导下的古镇用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外围拓展的演变态势,用地结构表现为"同心圆+扇形"模式;4在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政府行为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等内外双重驱动下共同导致了用地格局的空间转换。加强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处理好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古镇旅游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开发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无锡惠山古镇经历着"地方传统"和"现代发展"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文献信息分析法,对空间生产、认同及其在古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话语分析法以及影视人类学摄影法对古镇物理、社会和文化多维空间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多元主体认同倾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场空间转变过程中,古镇物理空间出现资本的空间化形态,社会空间呈现非共同体化、联接业缘化、流动性增强、主体泛化下功能和交往的社会性,文化空间出现混合文化嵌套并存结构。针对多维空间的生产,居民、社会精英和部分游客表现出人本主义认同倾向,侧重主观性构建内生认同;空间开发主导者、开发商和另一部分游客出现结构主义认同倾向,侧重从一种再生产视角观察问题,强调以过程和建构为主。在对社区居民调研中发现,居民对旅游开发表达出"不要无感增长,需要有感发展"的认同倾向,根本上反映了旅游开发成果能否反馈于居民并能共同分享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认同从根本上说是关涉文化的,而文化总是表现出流变性,如何使生产出来的文化既开放又多元,既让居民和游客无感疑惑,又不心生迷惘,需要保持古镇先进文化的独立性、传承性和生产的方向性,积极营造"第三空间"之上的文化平衡。  相似文献   

12.
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镇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新宠,苏州市水乡古镇众多,特色各异,为其水乡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然而,基于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苏州水乡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形象战略成为各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从苏州各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出发,对部分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提出旅游形象定位的建议,以期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美国好莱坞的一部灾难影片《2012》在全球上演,创造了2009年世界最高票房的记录。影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2012年的12月21日。美国的一家人开车去黄石公园度假,那是美国西部的火山活动比较活跃的国家地质公园。在那里男主人公碰到了一个对地球末日来临有先知先觉的老头,正在利用自己的网络设备,把地球末日的消息向全世界发布。正在此时,  相似文献   

14.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昭平县,是一个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古镇。在明清年间曾经有过繁华商贸活动,当时修建的围墙使小镇保存完好。如今古镇上生活着600多户人家近3000人。在2005年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荣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称号。  相似文献   

15.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藕塘烈士陵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藕塘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的著名革命老区藕塘镇中心,紧连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和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陵园始建于1944年9月,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主体设施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东西两边分别建有"踏血"、"前进"两亭及烈士祠和二师抗敌纪念碑文等。1946年5月,部队二次奉命作战略转移后,藕塘烈士陵园被国顽炸毁、拆除。1964年4月经安徽省省长黄岩批准,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重建后的烈士纪念塔占地900平方米,碑高24米,碑体上是沿用毛泽东手书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整座纪念碑矗立在葱绿的龙柏桂花丛中,东西两侧分别有杏园、和梅…  相似文献   

16.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南浔,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保护奖"的一座江南水乡古镇。自古以来,这里的风物便是文人为之流连的地方。春季绿堤春晓,夏日荷乡弄莲,秋来饮酒赏月,冬去踏雪寻梅。真是:只顾摇撸顺水行,便可穿行古镇间。暗香浮动疏影斜,看尽南浔人和景。  相似文献   

17.
陈霄 《热带地理》2014,34(1):58-65
随着全球流动的迅速加快,移动性理论成为解释全球化与地方化冲突的一个有用视角。在第三世界不断蔓延的酒吧消费空间可以看作是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征。然而游客带来了旅游目的地变迁,以及西方游客在第三世界国家创立文化飞地的移动性研究结论却无法解释酒吧在中国的古镇不仅成为重要的休闲场所,而且成为了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象。文章以湖南凤凰古镇为例,运用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探讨酒吧是如何与古镇的地方性相结合的。得出结论如下:1)酒吧起初完全是由游客生产,游客消费的空间是游客在古镇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飞地;2)由于游客的某些文化行为(绘画、音乐、阅读等)使得古镇叠加了现代文化的地方性,从而与同是现代文化的酒吧相得益彰;3)随着大众游客、组团游客的不断增多,原来的游客关注凤凰古城展现传统文化的习惯已经被打破,组团游客更多地只是对古城匆匆一瞥,更关心的是听觉、嗅觉等身体感觉以及喝醉的放纵感;4)由于漫步的停步与放纵同时汇聚于酒吧,使得游客透过酒吧更好地将身体安放在古镇中,这使得酒吧融入进了古镇中的地方性。综上所述,人与地方的连接是复杂的过程,带有文化与身体2种属性,因为有身体属性的存在,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并不仅仅是审美需求,而酒吧则是在双重属性下连接人与古镇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8.
古镇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古镇旅游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古镇研究受到学界高度重视,但涉及古镇型旅游地空间分布的研究却鲜有所见。运用ArcGIS9.3分析软件、不平衡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分析中国古镇型旅游地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古镇型旅游地整体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分布也不均衡,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两省;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和文化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传统聚落是地球表面上较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定性识别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数理统计方法,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开展对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意象评价。根据南岳古镇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基础上,采用景观基因感知提取法,构建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辅以结构式访谈,向游客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并结合AHP方法进行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的量化测评,对于综合识别该古镇的景观特征并指导社会生产与传承规划实践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南岳古镇的总体景观意象评价结果较高;(2)该古镇是以寿岳宗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商贸祭祀型古镇,表现了多种独特的景观差异;(3)寿岳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最高,是该古镇中的优势性基因(主体基因);佛、道、儒等宗教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次之,是该古镇中的外在唯一性基因;茶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再次之,是该古镇中的内在唯一性基因;抗战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最低,是该古镇中的局部唯一性基因。该古镇景观基因的意象主要受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经济、游客自身等因素的主导影响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后,对汶川县城是原地重建还是择地重建的问题,学界争论从未停息.汶川地震周年祭后,原地重建中暴露出的大量问题,引起人们反思.文中认为,应贯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科学"的原则重建汶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