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高中地理课程目前有七个选修模块,这是对必修模块的补充与延伸,也是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能够突出地理的学科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选修模块的学习变成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本文以选修6《环境保护》为例,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全员参与的学习活动,搭建让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并指  相似文献   

2.
自从国家实施高中课改以来,高中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必修和选修模块的设置。必修模块是作为一个高中生达到毕业水平必须完成的,选修模块中也有2个科目是达到高中毕业所必须完成的。高中地理的选修模块一共设置了7个选修模块,这些模块是学生将来进人高校相关专业所具备的知识铺垫,有很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也有一些内容则体现了学科前沿和最新发展。其中选修模块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则充分体现了地理学学科体系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英 《地理教学》2013,(10):48-50
正高考复习备考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教师应不断探索科学的备考策略,努力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一、高考试卷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作为高三地理教师,一定要在高三复习工作之初,对5—10年内的高考试卷作全面、细致的分析,真正把握高考试卷的特点和考查方向。1.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特点通过对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深入分析,试卷非常明显地呈现出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突出考查地理基础主干知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过其明 《地理教学》2010,(15):10-12
众所周知,高三复习效度的高低乃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备考达到高效复习是所有高三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科学备考的内核理应是强调高效率、高效果与高效益的统一,而不应是高强度与高密度的结合。高强度高密度的复习往往是通过组织高强度高密度的教和学来促使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挤占师生大量的时间去实现复习效度的提升,其本质就是“苦干型”、“蛮干型”。  相似文献   

5.
张映红 《地理教学》2011,(13):51-52,57
在新课程实施下,高考命题所体现出了对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的较高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复习中融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复习,组织复习活动,把复习课变为复习活动,改变教师单向传递,改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实行师生间多向交流的复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兴 《地理教学》2020,(6):37-38
为了让备考复习接近高考能力要求,拉近课堂与考场之间的"距离",高考地理备课复习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备考理念、改变低效的知识重复,培养能力、传授方法、规避模板,才能着实有效地提高复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其考试方案中的一大特色是单设了自选模块的测试,其设置是针对报考I类(重点高校)的学生。地理学科中的选修Ⅲ《旅游地理》与选修V《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湘教版)位列其中。作为自选模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课时紧张的问题。它不可能象必修模块那样进行“细水长流”式的教学,只能以“速成班”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但又必须是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8.
鄢凯 《地理教学》2023,(5):53-57
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地理学科承担了更多的国家安全教育责任。“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其考查力度在近年地理高考中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统计,归纳命题特点,探索考查方向,针对性地为高三地理“粮食安全”模块的复习备考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洁 《地理教学》2021,(24):29-32
随着地理学科的等级考选考人数增加,学生学习需求与成绩期待的群体差异逐渐扩大.在此背景下,群体的年龄层次差异使得十年一贯学制下的个性化备考需求更加明显.本文结合多年等级考备考的教学经验,以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例,侧重在教学前反思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满足学习需求,探索有效的考试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考前夕经常会看到铺天盖地的仿真训练、道听途说的小道信息,搞得学生心神紧张、焦虑重重。备考不能心急,心急就会浮躁。高三地理冲刺阶段教学应做到理性的回归,不急不躁,扎实做好解题技法和规范答题的训练,突出补缺、提力、规范。本文从保温、加固、规范三个方面谈高三地理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1.
陶倩君 《地理教学》2021,(20):46-48,59
近年来陌生概念出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且难度较大.在地理复习备考高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陌生概念组织专题复习.本文以"冻融作用"为例,浅谈利用冻融作用涉及的陌生概念组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概念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灵活应考.  相似文献   

12.
郭芳英 《地理教学》2012,(10):36-38
高考备考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教研的体会,我认为主要把握好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选修模块“城乡规划”,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城市与乡村的地理分布、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城乡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有一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地理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每个模块的特点差异导致其复习方法也迥然不同。针对不同模块如何复习才最高效是每一位高三师生都很关注的问题。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复习地理必修三。鉴于高考考试大纲的内容在以上三个模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05,(7):18-19,26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灾害与防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确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减负增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追逐的目标,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是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采用生本教学、深度教学、系统教学、协同教学、图像教学等方法,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的一个动态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2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第20题以“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考查了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知识和原理。试题注重考查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基于高考试题的分析,指出“回归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性地提出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拿着某道模拟题来请教。当然绝大部分题目都难不住教师,有多年题海经验的教师往往略加思索就能解出来,然后把解题过程详细地讲给学生。学生听明白了,会做了,很高兴。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学生一问,教师就答,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理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历年来高考往往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放到局部区域中来考查,因而突破区域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是我们很多地理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当然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块,即“三个W(where、what、why),一个H(how)”,效果很好。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