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同一测线多个相邻断面的高密度电阻率数据处理解释的效率,这里通过将多个相邻的数据断面进行数据拼接、二维插值及反演处理,最终输出整个断面的电阻率二维反演数据文件,并采用Surfer软件绘图,使得数据分析和解释方便快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编制的处理软件可以在实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正演冻土模型,验证了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于冻土监测的可行性。对高密度电阻率法装置进行特殊处理,将其应用于对季节性冻土的监测,并进行了七个月份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季节性冻土监测中可行;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反演处理,得到电阻率反演剖面,可以看出表层土壤在季节变化中有明显的结冻、解冻行为;并可估算出冬季冻土深度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三电位大地电阻率测量及其在岩溶区地下水探查和土地利用规划时的应用。文章还特别讨论了应用三电位电阻率测量来圈定充填落水洞、溶洞和断裂带的方法,并分别列举了测量实例。这些测量是在弗吉尼亚州西部和宾夕法尼亚州岩溶区进行的。电阻率测量的三电极系统的优点就在于每个测点上测定三个不同的电阻率。这三个数值的结果对电阻率数据给出了更为可靠的解释。同时,通过三个电阻率值的剩余量的计算,还能快速评价电阻率的局部和横向变化。文中包括了一些对岩溶区的探测来说是很典型的理论曲线。  相似文献   

4.
全空间视电阻率公式及全区求解方法是地下瞬变电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全空间全区视电阻率求解方法,笔者将半空间全区视电阻率的平移算法引入至全空间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同时,分别采用理论数据、正演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对该方法在全空间资料处理与解释中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移算法与常规的全区视电阻率解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但前者避免了传统全区计算方法中的多解性;此外,采用由截距参数绘制的时间剖面图和视电阻率断面图进行联合解释产生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矿井电阻率法监测是采煤工作面顶底板水害预防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但因井下监测环境电磁干扰复杂、强度极大,同时为煤矿安全生产考虑,最大发射电流受限,因此,矿井电阻率法监测采集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为了从每日监测到的海量数据中选择可信度较高的数据加以利用,对比分析了常用的矿井直流电阻率法探测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基于矿井电阻率法监测本身自动化、智能化、全波形、不间断数据采集的特点,研究了矿井电阻率法监测全波形数据的时频域特征;针对发射电流、原始数据噪声、数据稳定性3个方面,利用统计学原理提出定量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设计了可用于矿井电阻率法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的发射电流和稳定性、接收信号时间和空间稳定性以及原始数据的信噪比4种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矿井电阻率法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流程;最后应用于井下实际采集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该流程具备针对性强、手段丰富、较全面反映噪声干扰情况等优点,能够适用于井下电阻率法监测本身自动化、智能化、全波形不间断数据采集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条件下矿井电阻率法监测数据质量管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苏鹏  杨进 《物探与化探》2021,(1):159-164
电阻率法可用于地表浅层的探测,也可用于对动态地下目标进行监测。对于监测数据的反演,不同数据集的单独反演存在一定缺陷,为此本文在常规电阻率反演算法的基础上,推导了时移电阻率反演公式,实现了时移反演算法程序;为了论证时移反演算法对动态地下目标成像的优越性,建立一组多个正演模型,利用模拟数据进行单独反演和时移反演,并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研究表明,尽管两种算法都能圈定动态地下目标体,但时移反演算法可以消除不同观测数据集中所包含的随机误差,减少假异常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磁导率的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双频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频率域航空电磁法数据反演方法中,通常在模型中以真空磁导率代替介质磁导率,忽略了磁性层影响。但在高磁性区域,这样做将会导致计算电阻率值偏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层状介质模型研究了考虑磁导率和电阻率因素条件下的电磁场正演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不同磁性介质对频率域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磁导率和电阻率的双频反演方法,电阻率是通过2个频率的虚分量之比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提高了磁性区域视电阻率填图的精度。通过对模型计算和实测数据进行反演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为强磁性区域航空电磁法视电阻率填图提了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8.
计算矩形大定源回线瞬变电磁测深全区视电阻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矩形大定源瞬变电磁测深全区视电阻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大定源感应电动势关于电阻率非线性变化特点,利用二分法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全区视电阻率。在此过程中,计算首先从早期感应电动势开始,并将计算得到的视电阻率作为下个窗口视电阻率计算的依据。以此类推,得到全部时窗的视电阻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多数瞬变电磁仪器可以同时采集三个分量的响应,但目前瞬变电磁的解释方法却主要以中心回线垂直分量为主。为了充分利用瞬变电磁三分量的信息,介绍一种大定源瞬变电磁三分量约束反演方法。基本思想是利用瞬变电磁三个分量的场分别求取全区视电阻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初始模型,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进行三分量反演。首先,将回线源看成是多个电偶极子产生的场的叠加,利用偶极子叠加的原理求取回线的三分量电磁响应,并推导视电阻率的全区与全期定义(即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然后,利用烟圈理论求取视深度,并以此建立反演的初始地电模型。最后,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实现三分量约束反演。利用文中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对已知模型数据进行处理,视电阻率曲线与模型的电性参数变化一致;以视电阻率结果为依据建立初始模型,利用三分量约束反演方法对层状模型数据进行反演,结果与模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在0~200 kHz条件下煤复电阻率频散的物理机理,在恒定电流变频条件下,测量煤的复电阻率幅频相频。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将煤的复电阻率频域数据变换成时域数据;利用Cole-Cole模型,将复电阻率频散数据进行拟合;借鉴双电层形变假说理论,对比砂岩频散现象,研究煤的复电阻率频散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流频率为0~200 kHz,焦作赵固矿和九里山矿样品复电阻率频散特征与岩石相似,复电阻率幅值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复电阻率相位的绝对值随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引起频散特征的原因主要是激发极化,电磁感应的影响程度很小。煤复电阻率测量和频散机理的研究成果为复电阻率测井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不对称测深法装置的测深原理;在吉林某地进行了激电测深勘探,结果显示:正向单极-偶极和反向偶极-单极采集的视电阻率、视充电率原始数据在拟断面图的分布特征,和大地电磁测深原始数据受到的静态效应类似,视电阻率、视充电率受局部地形和电磁噪声的影响,在拟断面图中呈假的带状异常。正向单极-偶极、反向偶极-单极装置获取的视电阻率、视充电率数据也可分别进行二维反演,但联合单极-偶极/偶极-单极装置测深二维反演地质结果最好,具有采集的数据量大、激电信号强 、穿透深度大、勘探精度高等优点,根据视电阻率、视充电率二维反演在地电断面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确定电性异常体的空间分布,为钻探验证电异常提供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河北省近3000件样品的多种岩石物性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此探讨物探方法的有效组合问题。结果发现,对不同的地质目标,物探方法的有效组合不同。  相似文献   

13.
Time 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TDIP) investig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high resoluti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surveys carried out at seven sites along a 5.2 km line in Jashpur and Raigarh districts of Chhattisgarh State yielded promising results leading to the demarcation of mineralized zones. These sites are confined to ultramafic-mafic-felsic intrusive complexes representing gabbro-pyroxenite-granite sequences characterized by gold - sulphide mineralization. Two dimensional (2D) geophysical datasets yielded interesting results and a good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2D inverted resistivity tomography and time 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models. Both high resistivity-high chargeability as well as low resistivity-high chargeability conditions have been inferred from these datasets. This observ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conductive 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arsabahar-Pandripani site, reveals a chargeability magnitude of 9-14 mV/V, which represents a strong metallic conductor associated with gold-sulphide ore body. The results at Samarkachar site are equally significant, showing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a low resistivity and high chargeability zone. Hence,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a new scope for application of resistivity and IP tomography surveys for mineral prospecting in favourable geologic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14.
火炉岭脚-棚坞多金属矿区开展的电法综合勘探工作和矿区内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异常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该异常体为高极化高阻体,并推断出其产状变化和分布范围;同时结合矿区的区域地质情况以及已实施的槽探和钻孔资料,判定出该矿化赋存于岩体接触带内,且呈浸染状矿化。由于推断区内矿化体的产状和岩体接触面产状不一致,且矿化体的产状自东向西变化较大,因此认为该区多金属成矿不仅受到区内接触带蚀变的影响,更主要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运用美国生产的高密度电法仪器对峪耳崖金矿区16~28线进行了测量。该仪器可同时测得视电阻率和视充电率2种数据,并可自动成图和地形改正。通过高密度电法工作圈定了地表较浅部的矿化异常区,除主要矿化异常赋存于岩体接触带外,在灰岩中也发现高极化异常区,表明在灰岩地层内也存在金属硫化物矿化现象,这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钻探结果确定该矿区异常区有2种类型,即高阻高充电异常和低阻高充电异常,主要分布在岩性的接触带附近,尤其是内接触带。  相似文献   

16.
水化学与电法在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获得海水入侵监测的2种指标:由特征离子比值构成的水化学指标;由电阻率和充电率组成的电法指标.推导了这2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这里简述并图示了单极~偶极和对称四极装置测深原理及野外布极方式。根据单极~偶极装置视电阻率与施伦贝格尔装置视电阻率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率法",给出了施伦贝格尔装置视极化率与单极~偶极装置视极化率的数学式,即时域激电单极~偶极装置测得的电性参数数据,可以转换为施伦贝格尔装置电性参数的数据,并对这两种测深装置视电阻率、视充电率分别进行二维反演、成图及对比,结合测区简单的地质特征,显示出两种装置测深具有相同的地质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区域地层物性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河北省区域地层密度、磁化率、剩磁强度、电阻率、极化率物性柱的特征,其地层物性统计表可供河北省境内的重力、磁法、电法勘查使用。  相似文献   

19.
Integrated study combining high resoluti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and time 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Betul-Chhindwara belt Madhya Pradesh, Central India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delineate the polymetallic sulphide mineralization, its nature, type of deposit and depth.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dels results clear cut anomalies revealed showing chargeability ~2 to 54 mV/V up to a maximum depth of 131m. This range of chargeability signify signature of metallic conductor. Nevertheless the basement rock is clearly mapped, showing substantial resistivity contrast. In additi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ed results from geology, geochemis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resulted from in situ rock samples shows good correlation with resistivity and IP results. This integrated study confirms the presence of conducting sulphide mineral ore body and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need test drilling at the geophysical anomalous site(s) to confirm the depth persistence and evaluate the metallic conductor.  相似文献   

20.
李磊 《物探与化探》2007,31(Z1):77-80
通过对湘南骑田岭锡铅锌多金属矿区的岩矿石电性测定,得到712个电阻率、极化率数据,并根据矿田地质特征对电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认为,原岩与蚀变矿化的岩石电性差异明显,不同矿石类型电性也具有不同的差异,含炭质岩石与矿石具有一定的电性相似性。充分了解这些电性特征,对提高本区电法勘探的找矿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