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MODIS影像的色林错湖面积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2009年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气温、地表温度气象资料,对色林错湖面积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地区色林错湖(包括雅根错湖)面积在近8 a呈显著的扩大趋势,从2002年的1955.49 km2增至2009年的2197.46km2,8 a内增长了24197 km2,现已超过纳...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IS影像的西藏典型内陆湖泊变化研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2-2009年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2000-2009年的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分析得出,2002-2009年西藏典型湖泊面积变化显著:位于西藏藏北地区的色林错、当热雍错、扎日南木错湖泊面积呈扩大趋势,在8 a内分别增长了241.97 km2、12.8 km2、11.69 km2;位于...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IS影像的西藏羊卓雍湖面积变化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2~2009年MODIS卫星数据和2000~2009年气象数据分析可得:西藏羊卓雍湖面积在近8年呈显著减小趋势,8年内面积减小了96.61km2;湖泊所在的浪卡子气象站气温、地表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相对湿度呈减少趋势。在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的情况下由于降水量减少的幅度要远大于蒸发量的减少,是2000~2009年内湖泊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也证明了MODIS资料可以作为研究湖泊面积变化的补充数据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75年地形图、1976~2016年Landsat (MSS\TM\ETM\OLI-TIRS)卫星遥感数据以及流域周围的气象资料分析湖面面积和流域周围冰川变化,并探讨了湖泊面积变化的可能影响气象原因。结果表明:1975~2016年间色林错、错鄂和班戈错湖面面积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这一段时间内色林错湖面面积一直处于增长态势,面积增长为757.35km2,增长幅度为46.7%,增长速率为475.2km2/10a;而错鄂湖面面积在这一段时间内有增有减,但面积增量较小,总体保持稳定,面积增长为3.07km2,增长幅度为1.17%;班戈错湖面在这一段时间内面积略有波动,呈增长趋势,增长为49.75km2,增长速率为19.71km2/10a。从空间动态分布来看,色林错扩大较明显的区域为该湖的北部,班戈错扩大明显区域在东北部。色林错流域,近50a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13.72mm。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7℃。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气温偏低为主,进入21世纪后,气温快速升温。1986~2016年间色林错流域冰川面积呈现出退缩、减少状态,总共减少了50.16km2,冰川面积变化率为7.57%。综合分析表明,色林错流域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都有关,同时反映出该区域气温升高使得冰川融水量增加对湖泊补给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TM影像的西藏当惹雍错湖面积变化及可能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9—2004年及2008、2009年的TM卫星遥感资料和离湖泊较近的西藏申扎、改则两县1999—2009年气温、降水量、蒸发量资料,利用ARCGIS、ARCVIEW、ENVI等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分析了西藏当惹雍错湖面积变化。结果表明,西藏当惹雍错湖面积在近11年内呈较显著的扩大趋势,湖泊面积11年内增长了15.04km2,增长率为1.8%;湖泊面积在东南部区域有明显的扩大。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表明,湖区气温持续升高引起流域内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加速融化和降水量不断增大是湖泊面积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9、2000~2002、2007、2009年TM卫星遥感影像和1989~2009年气象数据分析:近20年来,西藏多庆错湖水面积呈显著的减小趋势,20年内减小了28.4km2;湖泊所在的帕里站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分析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使冰雪加速融化,导致湖泊补给水源不足是湖泊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1989~2009年西藏多庆错湖泊面积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89、2000~2002、2007、2009年TM卫星遥感影像和1989~2009年气象数据分析:近20年来,西藏多庆错湖水面积呈显著的减小趋势,20年内减小了28.4km2;湖泊所在的帕里站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分析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使冰雪加速融化,导致湖泊补给...  相似文献   

8.
2006—2011年西藏纳木错湖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为分析纳木错地区气候对湖冰冰情的影响,利用2006—2011年西藏纳木错(面积2000km2)和白马纳木错(面积1.45 km2)湖冰的观测资料,结合MODIS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两个湖泊完全冻结日期、完全解冻日期、封冻期、湖冰厚度的状况及其与气温和风速的关系。纳木错湖湖冰冰情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同时也受风速的影响。纳木错湖的完全冻结日期集中在2月,完全解冻日期在5月中旬,封冻期平均天数为90 d,封冻期与冬季负积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面积较小的白马纳木错冰情的年际波动较大,其平均封冻期为124 d。纳木错湖的最大冰厚一般出现在3月,其厚度为58~65 cm。  相似文献   

9.
用MODIS植被指数研究福州城区空间扩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张春桂 《气象》2006,32(10):20-26
城区空间的扩展变化对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2001-2005年美国EOS卫星的MODIS遥感资料,以福州市为示范区,逐年计算能反映城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辅助下,对福州市各种植被指数的年际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福州市的城区空间扩展变化情况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从2001年到2005年,城区空间扩展约29km^2,每年平均扩展约7.3km^2,与实际情况一致。利用MODIS资料能准确地监测城区空间扩展变化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2~2017年MODIS数据,结合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扎日南木错2002~2017年湖面变化以及气象要素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近15年来扎日南木错湖泊水域面积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扎日南木错的西部和北部湖面扩张的比较明显,尤其是北部有个小岛,可以看到从小岛形成到消失过程。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和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湖泊水域面积变化与气温呈正相关,蒸发量和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迭部“4.15”森林大火的气象条件及EOS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许东蓓  梁芸  蒲肃  黄玉霞  王有生 《气象》2006,32(1):107-112
利用2003年4月15~18日甘南迭部重大森林火灾资料以及2002年5月-2003年4月气象资料,分析了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了前期土壤湿度以及着火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干旱是甘肃南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西北区东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hPa平均环流特征是欧亚大陆东岸大槽偏深、新疆脊偏强。北方冷空气底部锋区南压,青藏高原上偏南气流发展是甘肃南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EOS/MODIS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火灾前期的土壤湿度状况,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On the Climate Impact of the Local Circulation in the Itaipu Lake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mpact of the Itaipu Lake on the climate and local circulation is investigated here using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the area. The Itaipu Lake is an artificial water reservoir of 1460 km2 (approximately 170 km by 7.5 km), formed in 1982 as part of the Itaipu Power Plant. It is situated on the Brazil-Paraguay frontier, in the central portion of Parana River Valley. The analysis of the available meteorological data (air and water temperatures, air relative humidity, precipitation and radiosonde soundings) provides observational evidences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taipu Lake presenc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in the local circulation, inducing a local circulation with lake breeze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horizontal wind divergence over the lake during daytime and convergence during nighttime. From the regional point of view, the Itaipu Lake formation has reduced the thermal amplitude of the diurnal air temperature cycle. The precipitation data, investigated here, has not indicated any systematic effect associated to the lake formation. The reason for the apparent inconsistency is that others phenomena (e.g., valley-mountain circulation and El Niño events) could be masking the impact of the lake formation on the rain deficit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3.
去除EOS/MODIS 1B数据中"弯弓"效应的方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徐萌  郁凡 《气象科学》2005,25(3):257-264
分析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EOS/MODIS的扫描方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EOS/MODIS1B数据集“弯弓”效应的成因。对EOS/MODIS1B数据02级产品HDF文件的格式进行了探讨,并以250m分辨率资料为例,在2002年7月13日10时的MODIS资料中选取鄱阳湖以北部分地区,读取其数据进行插值、Lambert投影、重采样等处理,从而消除了影响资料使用的“弯弓”效应,同时也完成了对EOS/MODIS数据的几何校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EOS/MODIS遥感资料在今后得以广泛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