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93-299
湖南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可分为条纹状云母萤石岩化—铍矿化带,细脉状云母萤石化—铅锌矿化带、黄玉—萤石—云英岩化—锡铜锌多金属矿化带和弱—无蚀变矿化带.不同蚀变矿化带物质组分迁移规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该矿床是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斑岩体有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2.
广东银岩斑岩锡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银岩斑岩锡矿床位于云开地背斜与湘赣粤地向斜的交接部位,受吴川—四会大断裂与大田顶弧形构造联合控制。矿床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都与花岗斑岩体有关。该矿床矿化均匀,品位较富,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份较简单,属大型锡矿床。含矿花岗斑岩岩浆为来自上地幔的混合源同熔型,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部分来自围岩,为典型的高中温气成热液斑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界牌岭锡矿床的成因类型,系统研究了该矿床成矿母岩的产出形式、成岩年龄、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副矿物成分、稀土元素含量等特征;同时,着重研究了该矿床锡一钨矿化与蚀变的类型、化学成分及相互间的共生一分带特征;并且研究了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界牌岭锡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型岩浆花岗岩类,其成矿母岩是浅成一超浅成侵位的,因而又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其成因类型应属于斑岩一云英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4.
邓迪  赵正  刘善宝  李超  李陈浩 《矿床地质》2024,43(1):144-158
锡坑迳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与武夷山成矿带交会部位,以早白垩世连续的岩浆喷发-侵入活动与多类型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为特色。矿田内围绕似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发育了岩背斑岩型、淘锡坝和矿背隐爆层间裂隙带型、苦竹岽和凤凰岽云英岩-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大中型锡矿床。这些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可与玻利维亚锡矿带、银岩、维拉斯托和洋滨等国内外斑岩型锡矿床类比,又独具特色,是研究斑岩型锡成矿系统发育特征与找矿模型的理想区域。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锡坑迳矿田内各类锡多金属矿化组合特征和蚀变结构,并对岩背矿床和淘锡坝矿床锡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锡石样品均具有La、Pr、Gd和Tb的正异常、Ce与Eu的负异常、明显的Zr/Hf分馏和不规则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指示成矿热液早期阶段及锡石沉淀阶段经历了流体不相容。岩背锡石较淘锡坝锡石具有高的Ti/Zr和Ti/Sc比值,指示其更为靠近矿化中心。笔者研究认为,锡坑迳斑岩型锡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包括细脉状、浸染状和细网脉状,围岩蚀变由早到晚、由成矿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黄玉石英带、绿泥石-黄玉石英岩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和黏土化-碳酸盐化带。与斑岩型铜钼成矿系统相比,其成矿岩浆岩不仅有花岗斑岩,还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在斑岩、花岗岩及上覆火山岩中均有赋存。相较于玻利维亚斑岩型锡成矿带发育的大面积石英-电气石化,锡坑迳斑岩成矿系统更富F,蚀变矿物中出现了大量黄玉、萤石和白云母等。对比国内外典型锡矿床的矿化-蚀变结构和锡石矿物学特征,文章建立了锡坑迳式斑岩型锡成矿系统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5.
廖显珍  梅勇文 《江西地质》1999,13(2):117-125
在岩背锡矿田,运用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寻找锡矿床,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岩背锡矿床的发现和扩大,以及上湾隐伏锡矿床预测,为应用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找矿积累了经验。本文在阐述矿田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的基础上,着重对与矿床有关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及隐伏锡矿床预测的异常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界牌岭锡矿床的成因类型,系统研究了该矿床成矿母岩的产出形式、成岩年龄、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副矿物成分、稀土元素含量等特征;同时,着重研究了该矿床锡-钨矿化与蚀变的类型、化学成分及相互间的共生-分带特征;并且研究了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界牌岭锡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型岩浆花岗岩类,其成矿母岩是浅成-超浅成侵位的,因而又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其成因类型应属于斑岩-云英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7.
朱汗青 《福建地质》2006,25(1):25-31
重点介绍了江西云山地区邓家山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邓家山锡矿成矿作用主要受后期北北东向构造蚀变带控制,主要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带型。成因类型属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要斑岩钨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主要斑岩型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斑岩钨矿床产布在特定板块构造位置,受中生代区域深(大)断裂的控制,其成矿与燕山中晚期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体有关,总结综合了我国斑岩钨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 斑岩钨矿床常与斑岩型和其他型钼、铜、锡矿床产于同一成矿区带;成矿具有深源岩浆热液成矿和深源岩浆热液一表生改造成矿系列;斑岩钨矿床成矿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而以内带为主;矿体形态有板状、脉状、似层状和岩钟状,矿化类型常见为钨型和钨钼型,矿物简单;矿化-蚀变具有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9.
岩背斑岩型锡矿床地质特征与预测标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背斑岩型锡矿床具有“三个前提,五个特征“的成矿规律。三个前提:①深断裂旁侧火山岩赋矿层位以及爆破、角砾化地段;②高位超浅成花岗斑岩;③多组断裂复合构造。五个特征:①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矿石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构造;②含有较多的黄玉和金属硫化物;③具明显的以接触带为中心的似环状矿化蚀变分带;④裂隙型矿化蚀变发育;⑤角砾化特征显。  相似文献   

10.
玻利维亚锡矿产量约占世界的14%,其中大部分采自原生矿床.最重要的矿床产于锡矿带中部和南部,那里的矿化具有次火山特征,与中新世火山喷发作用和浅部酸性斑岩侵位有关.尽管迄今产量的大部分来自高品位脉状矿体,但是现已确认,至少有5个矿床具有斑岩矿化特征,拥有储量巨大的斑岩锡矿.它们由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锡矿石组成,分散于大范围的蚀变岩石中.虽然其品位低,但是随着高品位脉状矿石逐渐枯竭,以及近年来锡的价值日益提高,斑岩矿化必将成为重要的、有远景的长期来源.这种矿床的可能规模已为亚亚瓜、萨尔瓦多拉岩株中的卡塔维矿床显示出来.该矿床是玻利维亚所有锡矿床中的佼佼者,至少已从其脉状矿石中生产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