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委员会主持的第二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中旬在桂林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26人,共提交论文128篇。会后还组织了地质考察和地质旅行。会议分断裂构造和断层岩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组;其它各种构造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组两个专题组进行交流。具体包括不同种类的糜棱岩特征、分类、形成机制,糜棱岩形成的实验研究,各类构造岩的组构分  相似文献   

2.
钱祥麟 《地质论评》1982,28(3):290-290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3—28日在北京召开。74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66篇。会议交流了:一、显微构造与组构的研究及其与宏观构造的联系;二、利用材料科学的成就对构造形  相似文献   

3.
《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研制与推广应用及糜棱岩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3—16日在杭州浙江大学召开。达是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1989年2月)以来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也是所属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的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十九个单位的33名学者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F0002-F0002,I0001
沈照理教授,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水文地球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工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议组、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教育司水文地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5.
中国显微构造地质学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瑞旬 《地质论评》2002,48(2):178-181
我国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已故何作霖教授把“岩组学”由德语文献介绍到中国,王嘉荫教授实测了国内岩石的岩组图,研究了矿物形成与变化的构造作用因素,他们把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构造地质分析结合起来,结合构造地质分析引入了显微镜方法。不过在以后的30多年里,显微构造与组织分析只局限于少数学术单位和少数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地 质工作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带动,显微构造与组构在我国得到较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校地质系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矿业开发、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等方面也得到有成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部优秀的基础地质教程——评《构造地质学》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构造地质学》一书由中国地质大学朱志澄教授、宋鸿林教授主编,于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出版以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读者好...  相似文献   

7.
1999年4月,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成立环境矿物学分会。该分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第一届环境矿物学分会组成成员如下:主任委员:鲁安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委员:曾荣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 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委员:吴大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从喜,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王 驹,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保护中心秦 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陆建军,南…  相似文献   

8.
张咸恭教授(1919年生)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第33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程地质课指委顾问,中国科学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开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我国工程地质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张咸恭教授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历任工程地质教研室  相似文献   

9.
岩石组构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组构分析的强有力手段。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EBSD的量化显微构造数据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相鉴定、变形机制、位错滑移系、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和变质过程研究等。本文介绍了池际尚教授在开拓我国岩石组构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阐述了EBSD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及其与费氏台、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透射电镜优缺点的对比,并展示了该方法在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组构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煤田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兼支社副主委(从1983年始),中国地质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杨起教授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地质系,194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至今,先后分别担任过煤田地质教研室和研究室主任及勘探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1.
《甘肃地质》2007,16(1):F0003-F0003
1月19—21日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甘肃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了“地质理论与方法技术”培训班。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宋鸿林、张长厚两位教授,讲授了伸展构造、韧性剪切带、成矿构造研究,逆冲构造、走滑构造及其控岩控矿等内容,甘肃省地矿局、甘肃有色地勘局、甘肃煤田地质局、甘肃省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技术人员70余人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承办的"第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平副所长致开幕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等分别向大会致辞。来自国内地质系统、大专院校和地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张进江  张波 《地质科学》2006,41(2):194-194,286
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的全国构造地质学年会暨“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30多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近200位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了国内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张立飞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任纪舜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4.
古王 《地层学杂志》2006,30(4):383-384
“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古生物学协会”(IPA)的系列学术年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世界古生物学科最高级别的大会。本届大会于2006年6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州中华恐龙园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5.
本会将于1989年11月上旬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发起并筹备,参加筹备的还有湖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石油地质学会.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由14人组成,顾问为王鸿祯教授;主任委员为马杏垣教授,副主任委员为杨巍然、吴正文教授.会议议题如下:一、造山带构造:1.造山带构造格架和构造样式;2.造山带变形和变质作用;3.造山运动的机制;4.造山带中的缝合线和对接带.二、沉积盆地和能源:1.含油盆地和含煤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构造分析,板块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16.
《岩矿测试》2012,(4):665
2012年6月18~19日,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岩矿测试》第三期作者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测试中心副主任、《岩矿测试》主编罗立强,《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任胜利,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菲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登红  相似文献   

17.
《地质科技情报》专刊——《构造地质文集》评介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为了继承和宏扬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严谨治学,深入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优良学风,在构造地质学家朱志澄教授从事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本刊出版这期专刊以示祝贺。撰稿人...  相似文献   

18.
埃达克质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旗 《地质通报》2002,21(2):112-1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共同发起和主办的《埃达克质岩(adakite-like)及其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Sy  相似文献   

19.
安泰庠,朝鲜族,吉林省敦化市人。我国著名古生物地质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历任北京大学古生物教研室副主任(1960)、主任(1979)、地质系教授(1984)、博士生导师(1985),等职,全国地层委员会奥陶系专业组成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86,32(5):522-522
为交流与促进我国推覆构造研究工作的进展,并纪念李敏尧等先生撰写的地学名著《宁镇山脉地质》发表五十周年,由学部委员、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杏垣教授倡议、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石油地质、地震地质四个全国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南京地质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