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为实现对中南地区馆藏地质资料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地质资料共享的效率,以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资料馆开发了馆藏地质资料图形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全部馆藏图形数据的入库,便于全面摸清中南馆藏地质资料图形数据的种类、类型。通过使用这一系统,借阅者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检索的内容,可以实现地理要素、地质要素、矿产地、地质灾害、属性信息等综合检索。同时用户根据不同的权限,可以调阅、导出和打印图形数据。该系统的研发工作,实现对已有数据库信息的统一管理,为地质工作安排提供基础资料,为有利勘探目标的选取和评价工作提供资料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地质与资源》2004,13(3):i001-i00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资料部门主要负责由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和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四盟地区的地方地调单位完成的工作项目成果资料的汇交验收、整理和保管工作,同时负责向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成果处汇交地调成果资料.为了提高地质资料的社会服务水平,资料部门将每年在本刊上公布馆藏资料目录,方便社会各界利用.  相似文献   

3.
《地质通报》2007,26(4):I0006-I0007
推动地质调查成果及其信息化产品的社会化服务是地质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产品开发利用的价值取向和满足需求的程度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内涵与成效。为了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资料部门,在上级领导和单位的悉心指导下,于近期组织专家学者就“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及地质调查信息产品社会需求分析”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本刊编辑部有幸参加讨论,并与资料部门就上述议题背景下的“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传播和旨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全国地质资料馆宣传工作”等话题初步达成了共识,经反复磋商,拟定利用本刊的信息交流平台开辟“地质资料服务之窗”栏目,初期将不定期地按主题板块刊登馆藏资料目录等信息,待条件成熟后,将设固定栏目,适时刊登相关工作信息及调研成果。这是学术媒体与地质资料部门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性的合作,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并望建言献策,以促进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质与资源》2010,(3):F0002-F0002
<正>2010年9月2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2010年东北地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研讨会"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资料馆、全国地质图书馆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属各大地调中心领导和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1):F0004-F0004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厅局级区域地质调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西南地区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承担西南地区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接收、保管和服务;要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承担有关项目管理和监管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作为中南区地质调查管理机构,承担着中南地区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服务工作,近年来本中心资料馆不断创新、探索地质资料服务思路,进行地质资料数据的集成、专题数据提取、数据库建设、数据发布系统开发等技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探索地质资料集成与开发模式,创新地质资料发布的表达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检索手段,改变地质资料的服务方式,极大提高了地质资料的服务能力。通过网络发布、窗口接待、电子阅览室等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本研究以实现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共享服务为目标,在现有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架构基础上,全面了解省级馆藏机构、地调系统资料馆、委托保管单位资料馆及行业资料馆的现有地质资料目录管理与服务现状,兼容成果、原始、实物三大类地质资料目录,进行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的总体设计研究,涵盖总体技术路线、功能框架以及数据库架构等,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能够动态汇聚各部门地质资料目录数据资源,并以多元的服务方式对公众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董佩信 《地质与资源》2014,23(3):205-207
<正>0引言2014年,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家地质资料信息要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具体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落实全国地质调查数据集成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过程中,确定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在东北地区增加开发长白山地质旅游服务产品的专项,将其作为全国服务示范项目.沈阳地调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始建于1962年,时为地质部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质研究所合并而成,负责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地质通报》2007,26(4)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目录推动地质调查成果及其信息化产品的社会化服务是地质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产品开发利用的价值向和满足需求的程度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内涵与成效。为了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资料部门,在上级领导和位的悉心指导下,于近期组织专家学者就“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及地质调查信息产品社会需求分析”等项议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本刊编辑部有幸参加讨论,并与资料部门就上述议题背景下的“地质调查成果料的传播和旨在…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刊》2006,30(1)
为充分发挥江苏省地质资料馆作为公益性资料馆的作用,更好地实践国土资源部储量司提出的“以社会化服务为中心,全面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江苏省地质资料馆网站已于2005年末开通,现已投入试运行。借此大力宣传馆藏内容与服务方式,围绕便民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广度做文章,推进地质资料社会服务网络化工作,拓展江苏省地质资料馆的服务空间。网站以清新的界面、丰富的内容向社会各届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江苏省地质资料馆。网站分别设置了地质资料馆概况、服务指南、目录查询、公益性地质资料、编研成果、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公告等子…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10,(4):F0004-F0004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又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原名地质部西南地质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国土资源部的专业地质调查研究机构,直属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主要承担西南地区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承担西南地区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接收、保管和服务;承担有关项目管理和监管工作;承担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西南项目监理部有关职责。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国家三定方案,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负责东北地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东北地区国家地调项目的监督管理;负责东北地区地质资料的接收、管理和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1):109-112
受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委托,西南分馆负责西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地质资料的检查验收、整理、汇交、保管及提供利用。分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资料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职能,促进馆藏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河南地质》2010,(9):47-47
近年来,天津市地质资料馆不断增强馆藏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编研和发布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按照先试点再铺开的工作方式,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馆藏的4066种、5421份成果地质资料100%实现数字化。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管理 ,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 ,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的合法权益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 ,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地质资料 ,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第三条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第四条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及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开展原始地质资料清理试点研究工作,建立地质调查项目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研究探讨原始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与服务模式,为全国开展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奠定基础。2012年7月10日至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试点项目总体工作部署及西北原始地质资料清理试点年度工作任务,在西  相似文献   

17.
《吉林地质》2004,23(1):201-255
为了开发地质资料,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促进地质资料全社会共享,吉林省地质资料馆在不断丰富馆藏资料的同时,还不断地完善地质资料检索体系,建立了分类目录和检索卡。为逐步实现地质资料利用及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按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8.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效社会服务和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是地质工作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实现地质资料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以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资料馆为例,介绍地质资料信息化现状,并从数字化程度、涉密风险、服务标准、用户需求、人才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吉林地质》2004,23(1):256-268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349号 2 0 0 2年 3月 19日发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 ,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 ,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的合法权益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 ,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地质资料 ,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第三条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资料汇交、…  相似文献   

20.
实物地质资料与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并列为三大地质资料.长期以来,地质资料馆以各种账本来记录某种实物地质资料数量有多少、从何处采集、由谁送采、是谁施工等信息.这些账本交流范围十分有限,从而影响了实物地质资料的利用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与网络技术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来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