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王婕  王建  王琳琳  孙威  肖振宇  张昊  梁中 《天文学报》2022,63(3):34-105
研究发现,太阳自转速率的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着矛盾:有的认为两者为正相关,而有的却认为是负相关.究竟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利用EEM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等方法对太阳自转速率和太阳黑子数据序列进行相关关系以及相位关系的计算和分析,以探讨太阳自转速率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的长期趋势项分量呈显著负相关;在11 yr左右周期分量上,观测到的太阳自转速率滞后太阳黑子的变化约2 yr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超前3 yr时呈现次显著的正相关;对太阳活动第12–23周各周内部太阳黑子与太阳自转速率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这为进一步理解太阳活动变化与太阳自转速率变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Wilcox天文台1975年到2010年间的太阳磁场数据,分析了太阳平均磁场在太阳活动极大和极小时期的短时周期性.结果显示太阳磁场主要具有9 d、13.5 d、27 d左右的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大时期,27 d左右周期最为显著,而在太阳活动极小时期最显著的周期为13.5 d左右(1984~1986年间的太阳活动极小时期除外).这些结果说明太阳的活动区域在活动极大和极小时期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林元章 《天文学进展》1996,14(3):192-203
对太阳活动和太阳风影响地球自转的研究现状作了评述。首先了地球自转变化的表示和测定方法,引起地球自转变化的各种扰动源以及自转长期变化中的潮汐效应和非潮汐效应。然后对地球自转变化中的太阳活动周期调制,太阳耀斑可能引起地球自转突然减速以及太阳风能否影响地球自转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结果、分析作了谰论性阐述,最后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期性变化。云南22年的地震周期在20世纪形成了4个大震活跃期和4个相对平静期。根据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若干相关规律,对云南地区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到来作了趋势性预测:云南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第1个大震(M=7.0左右)将于2012年到来,那时正是太阳活动第24周下降段的开始,离上次大震活跃期的最后一个大震(丽江,M=7.0,1996年)恰好是16年。在该大震活跃期里,还将发生若干个M=7.0左右的大震和一些较小的地震,其大震爆发的时间将遵循Tx=(Tn-Tn-1)1/2(a年)的非线性经验规律发生。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云南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期性变化。云南22年的地震周期在20世纪形成了4个大震活跃期和4个相对平静期。根据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若干相关规律,对云南地区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到来作了趋势性预测:云南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第1个大震(M=7.0左右)将于2012年到来,那时正是太阳活动第24周下降段的开始,离上次大震活跃期的最后一个大震(丽江,M=7.0,1996年)恰好是16年。在该大震活跃期里,还将发生若干个M=7.0左右的大震和一些较小的地震,其大震爆发的时间将遵循Tx=(Tn—Tn—1)^1/2(a年)的非线性经验规律发生。  相似文献   

6.
地球自转变化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天文观测的日长变化时间序列和我国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地球自转十年尺度变化、年限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全局性联系,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附加应力可能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起一定的触发作用,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空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区性联系,以东西向的天山地震带与日长变化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南北向的中轴地震带和东西向的燕山地震带次之,而北北东向的山西地震带跟日长变化则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天文观测的地球自转资料可以为我国大陆地震预测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也明显的周期性演化。地震除存在11a周期外,还存在22a周期,后者形成了本世纪 来地震的4个活跃期和4个平静期。云南在地震活动活跃期中,大震的时间间隔隔有逾缩短的趋势,其遵循Tx=△T^1/2的方幂规律演化。在一个活跃期中,最后一个大震的时间间隔比这个规律规定的时间间隔更短。如果某个大震的爆发时间比由这个规律预测的时间相  相似文献   

8.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高能粒子流进而调制地震活动的。  相似文献   

9.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演化。地震除存在11a周期外,还存在22a周期,后者形成了本世纪以来地震的4个活跃期和4个平静期。云南在地震活跃期中,大震的时间间隔有逾来逾缩短的趋势,其遵循Tx=△T1/2的方幂规律演化。在一个活跃期中,最后一个大震的时间间隔比这个规律规定的时间间隔更短。如果某个大震的爆发时间比由这个规律预测的时间相差(一般是提前)50%以上,就意味着本地震活跃期的大震从此结束。根据这个规律对云南未来3年的大震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高能粒子流对地震活动的可能调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信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地球上绝大部份能量来源于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太阳与地震的关系最早被人们注意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固体潮,认为它可能是地震的一种触发机制。随着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对地震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物理作用。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2.
1.What can one see in the Moon’s sky moreoften?the Sun or the Earth? 译文:在月球上太阳和地球哪个更常见? 解答:由于长期潮汐作用的影响,导致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天。因而在月面上有一半的地方永远可以见到地球(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月球的正面),而在另一半地区却永远见不到地球。月球在太阳系内的运动包括自转,绕地球的公转和与地球一起绕太阳的公转,由于月球的自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8级巨震群体动态与地球运动及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百年天文地球动力学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太阳活动减弱—地球纬向大气环流盛行—固体地球自转加快—南北向压应力场增强—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加剧的基本认识,从而证明中国地震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一直在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负熵,进行自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14.
太阳活动,除了涵盖太阳表面磁场驱动的活动现象外,还包括光度、自转和对称性等物理因素的长期演化。研究它们变化的周期对深入理解其产生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1984年Rieger等人首次发现耀斑的产生率存在约154d周期始,人们在很多现象中都找到了它的踪影,150余d的周期成了继11yr太阳活动周和27d太阳自转周后最引人注目的新周期。重点综述了在耀斑、黑子等活动领域内对150d周期现象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有关它成因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远在两世纪以前,地球自转的均匀性,已经开始被怀疑了。问题的答案,在最近十余年间纔逐渐得到明确。如所周知,时间的单位——平太阳秒—即以地球自转周期作为基础来确定的。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也就影响到各门与时间有关的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和物理学。一.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十八世纪中叶,由于天文观测精确度的提高,月球运动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发现了不符合的现象。即观测所得的月黄经常较根据天体力学计算所得的  相似文献   

16.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经过几百年的研究,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并不是一颗简单发光发热的宁静恒星,它上面经常发生常人不可理解的现象和过程。太阳光球表面的暗黑斑块——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它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有约11年的周期。太阳上有多种活动现象,太阳大气活动区中能量释放的过程——太阳耀斑,太阳日冕物质由太阳向外部行星际空间抛射的活动过程——日冕物质抛射,等等。总之,太阳活动丰富多样。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对航空航天以及通讯等现代科技活动的影响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增加了天文学家对太阳的研究动力。那么近几年来太阳活动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由地震引起地球内部质量重新分布将影响地球惯量矩的变化,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即日长的变化。一般说,大地震产生大的附加位移场。它对地球自转特性有较强的影响。本文采用Harvard目录中1977-1994年间的地震有关参数,和根据地震激发地球自转的变化理论及Dahlen和Lam-beck推出有关公式计算了地震引起地球轴向惯量矩的变化。结果表明:由单个地震引起的日长变化要比观测值小几个量级,它的累积效应表现出长期的变化即日长减小,就是地震活动加速地球自转。地震使地球自转能量随时间稳定地增加。并表明,虽地震活动影响日长,但它不是十年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它可能是地球自转非潮汐加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由PREM模型参数计算地球自转的周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萧耐园  成灼 《天文学报》1997,38(4):370-378
弹性地球在日月引潮力势作用下的形变引起其转动惯量的改变,从而导致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本文利用PREM地球模型所给的物质密度和弹性等参数分布.计算日月引潮力势产生的地球形变附加势,进而计算转动惯量的变化.最后得到一系列包含周期同引潮势带谐项、振幅大于1微秒的自转速率周期变化系数.  相似文献   

19.
太阳活动是对地球及人类生活影响最直接的天文活动,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力以及人体健康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通过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分析非光学(non-optical)范畴的太阳活动例如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射电爆发与某些人类疾病呈正相关性,这与低频太阳活动对日地空间的影响有密切联系。采用云南天文台2012年上半年70 MHz~1 500 MHz波段观测数据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例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利用低频太阳活动爆发对人体影响预警的时间延迟因子(与等离子体抛射物质到达地球有关)。通过研究证明利用直接太阳低频射电观测数据能够较之于之前国际上利用宇宙线的福布希下降进行的空间天气预警提前2~3 d,有效地提高了预警效果,为下一步基于低频空间异动观测数据现报——健康实时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地球自转中存在着时间上和周期上不同尺度的起伏,通常称为不规则变化。为了解释这种变化,人们提出了从地球大气、海洋的变化和地下水重新分布到地核与地幔的偶合等原因。但是乃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变化。这表明存在地球之外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引人注意的。我们知道日地空间环境受着来自太阳能量的控制。这些能量以两种形式到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