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亮 《探矿工程》1983,(2):42-44
所谓理、化洗井就是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与以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钙(以下简称焦钠、六偏)等为主剂并添加适量洗衣粉配制而成的化学洗井液进行联合洗井,它较之常规洗井法(冲、拉、提、抽)或单纯的化学洗井法以及化学—机械联洗法洗井彻底,效果好,省时间,适用范围广,更有利于抽水试验获得准确可靠的第一性资料,延长水井使用寿命,增大钻孔涌水量。现将洗井原理以及联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供水井及水文地质钻孔施工中,应用六偏磷酸钠进行洗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与传统的空气洗井方法相比较,六偏磷酸钠洗井具有省时、省力和节约成本的特点,而且水源不会因此而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3.
我队引进高压软胶管,用于CO_2洗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受到欢迎。现已洗各类井数十口,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已将高压软管洗井方法用于处理水井钻探埋钻事故,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洗井,因井径大,二氧化碳气量不够,含水层深,而往往见不到井喷,但仍能获得预期的洗井效果。1986年,我队施工的两口水井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口供水井,一口是河北省沙河县铁矿选厂的水井,另一口是河北省井陉县微水电厂的水源井。施工前,我们对这两处的地层作了全面分析,认为石灰岩地层是含水的,岩层裂隙不发育的问题,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洗井加以解决,以增大出口量。第一口井深361米,静水位120米,石灰岩含水层在220米以深,井径325毫米,用户要求出水量在30吨/小时以上。据此,成井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洗井。具体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水井酸处理法增产效果有限、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该方法通过产生周期性负压,不断向裂隙中压入井筒里活性较强的酸液,并及时清除裂隙中的反应产物,因而使用一次周期性负压法,具有多次常规酸处理加物理洗井的增产效果,同时它利用周期性负压和少量多次注酸, 限制水井酸处理的污染范围,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使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水井酸处理法相比,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可使水井酸处理效果平均提高186%,酸处理后的污水排出量减少59%。另外,该方法简便易用,使用成本低,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鸿杰  孙智杰 《探矿工程》2006,33(11):52-53
阐述了空气潜孔锤与气举反循环钻进组合工艺的技术特点和施工特点,通过两口水井施工实例充分展现了其在施工效率、成井质量、洗井效果、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用液态二氧化碳洗井不产生井喷的原因,指出了洗井对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水井水文地质情况,选择合适气量,确定合理浸水比,采用正确的井内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8.
盐酸洗井法在石油部门使用得比较广泛,而在水文井钻探工作中,考虑到水质及其他方面的地质要求,应用尚少。然而,在含水层主要为碳酸盐地层、含水层孔隙被碳酸盐类物质堵塞影响水井出水量的情况下,用盐酸洗井配合CO_2洗井或其他洗井法,其效果比较明显,很有展发前景。下面就我队在水文水井中所进行的盐酸洗井工作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一、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洗井工作是水文地质勘探孔与成井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井、孔出水量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地层的含水性与洗井工作有密切关系。过去洗井工作一般采用压风机、拉活塞、钢丝刷、化学等洗井方法,洗井时间长,成本高,效果不佳,得不到真实的地质资料。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洗井时间短,成本低,效果好,能真实反映地层的含水性,得到准确的地质  相似文献   

10.
多种方法联合洗井增大供水井出水量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供水井成井后出水量偏小,分析成井工艺中的各个技术环节,查明导致水井出水量偏小的原因,采用活塞、混合器、泵抽等多种洗井方法,遵循"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出水量"的思路,制定正确的洗井步骤,在确保管井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了水井出水量,达到了管井设计的出水量。  相似文献   

11.
反循环钻进井底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反循环钻进中循环液体视为刚体 ,以力矩平衡等理论为依据 ,建立井底净化模型 ,对影响井底净化效果的各种因素如地层、钻头结构、工作规程、井底流场、压持效应和渗透规律等进行综合研究 ,推出最优净化条件 ,通过室内及野外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李保根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2):56-57,61
根据多年来从事水文地质钻井成并工作的经验,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活塞、空压机、泥浆泵、清水泵,接力泵等洗井方法的性能和应用条件作了一些总结,但对于井管直径较大或井水较深的管井,采用联合洗井方法往往可以扬长补短,改善单种洗井方法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并取得洗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化学洗井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对含水层中泥皮和堵塞物进行分散、络合、整合、吸附、稳定和疏导,以达到疏通含水层,快速高效的洗井目的。通过对泥浆、泥皮和粘土的分析试验,确定Na5P3O10为主剂,Na2CO3、NaCl为电解质助剂,CMN为分散减阻剂。选择正交试验,确定了洗井剂的配方。在金宝屯煤矿的七口井做洗井试验,从洗井效果来看,该方法比传统的机械洗井效果明显:水量增加24%~39%,时间节约3~5d。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在祁连山木里冻土区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对接井施工。根据木里地区的地层条件,针对孔壁易出现的水化、坍塌、掉块等现象,制定了冲洗液配方,通过合理调整处理剂的用量,达到良好的护壁及润滑效果。使用过程中对密度、粘度、含砂量、失水量等参数进行了监测,并对冲洗液性能作出及时调整。应用结果表明,该冲洗液配方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够满足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井钻探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5.
探采结合水井需要实现精确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和解决百姓饮水难题的双重目的,因此要求钻进施工中采用的冲洗液既要具备基本的护壁防塌等功能,还需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地层渗透性的影响,同时还应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针对这一特殊要求,研发了新型的PA—1型无固相环保冲洗液,采用渗透性实验、电镜扫描、砂球浸泡实验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冲洗液进行了室内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PA—1型无固相环保冲洗液对地层渗透性影响较小,防塌护壁能力强,综合性能优于常规冲洗液体系;采用中华米虾对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也表明其安全无毒。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PA—1型无固相环保冲洗液各项性能优良,可为今后在探采结合水井施工中冲洗液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志峰 《探矿工程》2017,44(4):14-18
辽宁省北镇市杜屯地区超大型石墨矿处于变质岩系中,在勘查过程中分析了该区变质岩系复杂地层的成因及特点,采用了绳索取心与无固相冲洗液钻进工艺,并分析了冲洗液对石墨岩矿层稳定性的影响,对冲洗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冲洗液的护壁作用机理。同时对钻进过程中的技术应对措施进行了优化,解决了绳索取心钻进过程中钻杆结泥皮及技术套管的使用等问题,顺利地完成了矿床的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口径地质钻探对小型化、轻型化、易搬迁冲洗液离心机市场需求,自主研制了TGLW220×660新型冲洗液离心机。该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安装拆卸方便灵活、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易搬迁等特点。重点介绍了TGLW220×660型冲洗液离心机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
洗孔是钻探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冲洗介质在孔内进行循环,可以达到清洗孔底、携带和悬浮岩屑、冷却钻头和保护孔壁的目的。不同的洗孔工艺可以产生不同的复杂情况。冲洗液孔底反循环,由于冲洗液是反向循环,与岩心进入岩心管的方向一致,因此可以提高在裂隙、破碎、性脆、软硬不均等复杂地层钻进时采取岩心的数量和质量。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KULIKOV V.V.博士等人在洗孔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钻孔钻进时洗孔复杂情况的分类,对地质钻探中常用的无泵钻具钻进、喷射式钻具钻进和气举钻具钻进时的洗井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地面开发过程中,由于排采不当,支撑剂、煤岩粉沉淀,造成井壁或压裂裂缝堵塞,直接影响煤层气的排采。对于这类煤层气井常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和疏通。通过对井筒周围裂缝的力学分析,给出了空气洗井系统参数设计的计算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在煤层气井中的空气动力洗井的设备和工艺,以及对洗井效果参数的选择和计算。利用该技术在ZM-1井组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有效地解决了ZM-1井堵塞、产气量低等问题。这一空气动力反循环洗井技术的应用,对探索煤层气井的高产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污染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浸采矿方法可引起地下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文章对地下水污染过程及治理机理进行了阐明,针对地浸铀矿山的污染特点,提出了碱性中和清洗治理方法的设想,并对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及治理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1.6来模拟计算中和清洗液的最佳pH值,提出了对现场清洗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重要指标——清洗比,实验结果表明,碱性中和清洗法对治理地浸矿山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明显.为我国地浸矿山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