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昆明电信传输台网测定的持续时间震级标度(M_D)与云南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振幅震级标度(M_L)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当 M_L>3.0级以上时,M_D 比 M_L 普遍偏大,于是确定了这两个台网震级系统间的统计关系。并用昆明电信传输台网记录的1982年至1985年发生的178个近震资料,建立了用该台网记录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地震波持续时间测定云南地区近震震级的单台震级公式和台网平均公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相继有不少地震台站(网)研究了适合该地区的测定持续时间震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记录的甘肃及邻区的470个地震资料,建立了6个有线传输台和武威无线传输台网的4个子台的M_D震级公式,初步建立了兰州电传台网的M_D震级系统。本文还对M_D与M_L两种震级测量精度做了初步评价,简要分析了放大倍数v对M_D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149次地震资料拟合出宁夏所属台网各台由振动持续时间求算震级M_D的公式,给出了各台M_D公式中的系数α,β,并讨论了当震级M_L≥5.0时持续时间“短缺”或饱和的原因。经统计检验,由持续时间测算的震级M_D比用最大振幅测算的震级M_L的残差减小一倍多,即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天津遥测地震台网M_D震级测定方法和测定精度,根据1987—1989年震级测定资料统计分析了本台网M_D相对于北京台网、河北台网和分析预报中心全国地震月报目录M_L震级的偏差,同时对本台网M_D和M_L测定震级偏差进行了比较,并对结果作了初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浙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单台和多台统一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并对影响回归方程精度的因素作了分析讨论.文章认为,为了保证 M_D 的精度,必须考虑仪器放大倍数和震中距的影响.误差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求得的 M_D 公式可以显著改进震级测量精度和系统偏差,适合浙江台站使用.  相似文献   

6.
用尾波振幅衰减规律推算的振动持续时间得到了甘肃地区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该公式可用于甘肃地区多台测定震级 M_D,其适用的震级范围和震中距范围都比其它 M_D 公式大,而且精度略高于 M_L;国内外许多个持续时间震级公式的对比表明,无论线性还是二次 M_D—lgt 关系各同类公式中的相应系数都很接近,仅常数项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包括仪器常数,震中距离,振动终止振幅阀值的选取及地区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了仪器常数修正,震中距改正,绘出了相应公式,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可得到与现有公式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 K.Aki 提出的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建立了适用于云南地区测定近震震级的尾波震级标度 M_c 的理论公式:M_c=4.88+(1/1.10)lgU(f_p)~(-1)+0.78lg(△/α+t_(Du))+0.04(△/α+t_(Du))~(7/12)用云南短周期区域台网的11个 VGK 地震仪器纪录的110个近震尾波观测资料,计算了尾波震级 M_c,为了比较,同时也计算了持续时间震级 M_D。结果表明,在 M_L<5.0级的范围内,M_c 与 M_L 无系统差,平均标准误差比 M_L 和 M_D 小,由通常的0.20~0.26下降到0.10~0.15左右。最后给出三种震级标度的水平向换算关系为:M_L=1.11M_c-0.377;M_L=1.10M_D-0.379;M_D=1.009M_c+0.002。根据尾波散射理论建立的尾波震级标度 M_c 由于它不仅与振幅 A(t)震中距△有关,而且与震源参数、介质特征和仪器系统响应也作为相对独立变量考虑,因而有更明确的理论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用地震波振动持续时间测定震级,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并且分别得出了各自的经验关系式,其基本形式为:M_D=C_0+C_1logτ+C_2Δ。所得各关系式之间由于地区之间地质构造差异引起的地震波衰减特性差异。仪器不同因而频率特性不同、放大倍数不  相似文献   

9.
尝试对敦化地震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应变地震波持续时间进行研究,以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Ms≥7震级为参考震级,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参考震级公式:MF-P=1.92+1.48 lg(F-P).通过验证,公式有意义,为现阶段应变地震波的应用找到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用地震波的持续时间测定川滇地区的近震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云南,四川地区的大量地震资料讨论了地震尾波衰减,维式地震仪器静态放大倍数以及震中距与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关系.求得了川滇地区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地震波持续时间tDU测定近震震级的公式:MDZ=0.94+1.57log(tDUV)+0.00136△(1)MDM=0.78+1.60log(tDUM)+0.00114△(2)结果表明,用持续时间 tDU求得的震级标准误差比用振幅求得的震级标准误差要小.说明用这种方法求近震震级也许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波谱分析的基础上,对华北北部地区地震的波谱和震源参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初步结果表明:(1)地震波谱的高频衰减率与震级无关;P 波和 S 波拐角频率和拐角频率之比在1.7≤M_L≤4.0范围内与震级无明显关系;在 M_L>4.0时,随震级的增大而减小;地震波谱图形在1.7≤M_L≤4.0范围内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在 M_L>4.0时,波谱低于拐角频率的频段向低频缩小,而高于拐角频率的频段向低频扩展。(2)破裂速度和破裂尺度在1.7≤M_L≤4.0范围内与震级无明显关系。在 M_L>4.0时,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3)应力降和平均位错在1.7≤M_L≤4.0范围内随震级增大而增大,应力降与平均位错成线性关系,在M_L>4.0时,两者成非线性关系。(4)北京台网测定的震级 M_L 比美国加州测定的 M_L 约小0.2级左右。(5)实测地震波能量与震级 M_L 的关系同古登堡——李希特的震级——能量关系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持续时间震级是常规震级类型之一,主要适用于区域地震台网。目前,国内多个地区已有持续时间震级经验公式,但中小地震频繁的新疆地区却没有较适用的经验公式。为了更好地把握新疆地区中小地震的震级,使用新疆测震台网数据,利用地震波形振动持续时间估算震级,对新疆地区2019年8月—2020年12月发生的225个M 2.0—4.0中小地震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各事件持续时间与震级进行散点分析及对数拟合,得到新疆地区持续时间—震级规律与经验公式以及震级与持续时间的对照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滩地震遥测台网1997年5~12月的地震记录资料,对“二滩水电站地震遥测台网持续时间震级的研制”一文中得到的平均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进行了实际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用平均持续时间确定的震级MD与用水平地动位移确定的震级ML相差绝大多数在010级以内,这说明了该经验公式符合二滩地震台网的实际。并且该经验公式还为速报限幅地震的震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方便,在地震速报中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数字化台网荣成,烟台,莱阳,潍坊,苍山和大山台记录的垂直向P波初动半振幅,S波与P波的振幅比,P波,S波的卓越周期及振动持续时间比等参数进行了测算。并将之与同台址相应的模拟记录进行了对比。得出分析结果为:1,数字记录的速度震级较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平均偏小0.11,数字记录的仿真震级与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基本一致。2,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参数与模拟记录一致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在编汇唐山地震目录时,遇到很多限幅地震,用本区台网无法测定震级,因此只好借助于远台,这样会使震级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考虑用地震记录的振动持续时间作为测定地震震级的尺度。为此,我们把持续时间与其震级作了对比,得到了唐山余震震级与记录振动持续时间的关系式,并由该关系式测得限幅地震的震级。  相似文献   

16.
湖北地方台站持续时间震级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这几年来湖北及邻区发生的300余次近震资料,分别计算了湖北区域地震台网和各台站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初步讨论了这些公式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区域台网范围内应用台网统一持续时间震级公式是可行的,个别台站由于环境条件和工作状态的明显差异,可适当进行台站校正。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根据地震波的持续时间来确定地震震级是目前用来测定震级的方法之一。由于近震地震波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震级大小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与震中距、波辐射方向性基本无关,并不受记录限幅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这种测定震级的方法,无论是手工还是应用在计算机地震处理系统中均较为简便迅速。  相似文献   

18.
杜军 《四川地震》2002,(3):37-40
着重介绍了自贡地震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在地震速报中的作用,并利用台网1997-2001年地震速报资料,统计分析了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及速报速度等,在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参与后,自贡台网速报质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测定各种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前言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 ,所测定震级的可使用性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数字台网与模拟台网所测定震级能否实现无缝连接 ,这个问题已在《同一台址的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进行了专门研究 (见本期第 2页 ) ,本文不再涉及 ;另一个问题是数字台网所测定的各种震级之间的关系 ,及各个遥测台测定的震级与平均震级之间的差别 ,本文将主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数字地震台网采用速度型记录 ,按照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的要求 ,需要将地震资料仿真成传统的模拟记录波形 ,然后根据仿真后的波形读取地震波的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测定地震震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新推荐震级标度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地震台网地震震级测定方法.研究指出,地方性震级ML与不同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性具有密切关系,区域性特征明显,为保证中国地方性震级的一致性,宜沿用中国传统测定方法.建议:用IASPEI新推荐的短周期体波震级mb和宽频带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