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改革开放十年来,黑龙江地勘局继续贯彻以地质找矿为主心,以科研促进和指导地质工作积极加强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增增探明储量的地304处,新发现重要矿产地47处,提高交各类重要地质报告270余份。为促进地质工作,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做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应积业 《矿产与地质》2001,15(3):181-184
通过回顾锡铁山铅锌矿床储量减少后所采取的科研及地质找矿工作,拟就生产矿山储量减少手科研如何更好的为地质找矿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核工业280研究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核工业唯一一支立足西南的专业铀矿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云、贵、川、渝、藏等地区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等任务,负责管理西南地区放射性矿产储量、地质档案资料等工作,是一支集铀矿地质与科研、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新型地勘队伍。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质矿产事业光辉灿烂的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良臣 《新疆地质》2000,18(1):8-17
首先首要回顾了新疆百余年来的地质工作历史,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地矿科研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来新疆地质矿产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贡献,讴歌了新疆地质矿产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展望了21世纪新疆地质矿产事业的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煤炭地质勘探是煤炭工业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发展的始终。徐水师局长在总局2006年工作会议上,在深刻分析煤炭地质勘查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从煤炭地质发展和改革的高度,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坚持地质勘查主业,加快构建煤炭地质勘查新体系煤炭地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必将有力促进煤炭地质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13,(1):F0002-F0002
核工业280研究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核工业唯一一支立足西南的专业铀矿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云、贵、川、渝、藏等地区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等任务,负责管理西南地区放射性矿产储量、地质档案资料等工作,是一支集铀矿地质与科研、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新型地勘队伍。  相似文献   

7.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年新疆地质勘查工作在铜镍、金、铅锌、锑、钨、铁、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矿产地,扩大了矿床远景,增加了资源储量,确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有新发现和新认识,2005年地质勘查工作将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和“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主攻煤、富铁、铜镍、富铅锌、金、铀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和显开发效益的矿床.围绕找矿部署,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服务矿山开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综合找矿、加强生产科研联合攻关等措施,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区地质勘查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提交了可供开发的资源量,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发现了一大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和矿化线索,基础地质研究也取得许多新认识.今后地质勘查工作要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部署思路,遵循“区划、区调、矿产普查、物化探和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针对铜、金、富铁、富铅锌、富锑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相应的重要矿床成因类型,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突破口.兼顾可开发的中小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孔忠 《地质通报》2003,22(8):597-600
根据与政府部门大量接触和沟通的亲身体验,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将城市地质的工作目标作远、近之分,城市地质工作首先要满足近期目标。提出城市地质调查体现了地矿与土地的结合,是地矿行政部门溶入国土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的观点。还进一步从基础地质调查、专项或重点调查、城市地质环境监测3方面分析了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的最有利时机。最后就当前城市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遗军  肖力 《黄金地质》1998,4(2):74-76
从地质工作具有双重性(自然科学属性和经济属性)入手,提出地质科研同样具有双重属性;剖析了我国地质科研往往只注重其自然科学属性而偏废其经济属性所造成的地质科研严重不适应我国经济改革的现状;根据江泽民同志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经济建设思想,结合地质科研的现实,阐述了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科研的定位、准位与就位及相关经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1.
燕山造山带具有极其复杂的地质结构构造,其复杂性在现有公开出版的地质图件中未能有效地反映出来。从事地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公开出版的地质图件为基础所衍生的相关分析图件和由此作出的结论与野外实际地质情况往往相去甚远。本文作者近年来所做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的缺陷成为制约国家地学科研发展的严重障碍。影响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质量提高的原因很多,但较为重要的是国家对基础地学科研资金的政策性投入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丁全利 《湖南地质》2011,(10):37-38
记者: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获得社会的认可。你是怎么认识、评价“两化”工作的?贾其海:第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探索,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地质工作如何扩大服务领域、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重大课题。我们知道,地质工作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以及水工环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煤田地质单位产业结构和工作重点的转变 ,必然对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笔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对做好新形势下煤田地质档案工作谈点看法。1转变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市场需求煤田地质档案是反映客观地质情况和规律的地质信息资源 ,是进一步开展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进行地质科研的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质档案是地质单位最重要的资产。当前 ,煤田地质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停留在保管、储藏阶段。如何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半封闭、被动保管型的管理模式转向开放的、主动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是档案部门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地质研究室有着长期的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积累。目前研究部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其中在职博士1名,在读硕士2名),包括有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化学、矿山地质等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5.
《地质通报》2015,(4):808
<正>《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力求及时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和相关领域中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的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地学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要求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并注重成果资料的第一手研究。本刊涵盖的主要专业领域及学科包括:基础地质、经济地质、海洋地质、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信息,也包括若  相似文献   

16.
地质科研工作是实现地质勘查重大突破的根本保障之一,这项工作在找矿甚查-矿业开发的诸环节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了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当前地质科研的主要问题是认识偏差,科研同生产脱节,选题不当,综合研究不够等,文末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六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力求及时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和相关领域中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的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地学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要求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并注重成果资料的第一手研究。本刊涵盖的主要专业领域及学科包括:基础地质、经济地质、海洋地质、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信息、也包括若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质是基础地质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领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是城市地质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地质研究中普遍存在基础地质薄弱、灾害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的成因分析、第四系覆盖区地质调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基岩出露区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结构构造分析等问题。基础地质调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如果城市地质在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基础地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成为薄弱环节,是严重的策略性失误。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演化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耀武 《河南地质》1998,16(4):303-308
利用稀土元素演化特征来探讨岩石、矿物甚至矿床成因,是地质科研及找矿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参阅有关资料及笔者实际体会,探讨了稀土元素在地质科研及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20.
《吉林地质》2004,23(1):1-13
地质资料是在地质矿产工作中积累的各种资料,是我们认识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基础。自建国以来,国家在吉林省投资70多亿元资金开展地质工作,形成了6000多档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既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几十年艰辛努力取得的宝贵成果,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