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湖北气象》是湖北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的气象科技刊物.它已创刊十年了.在人生的岁月里,十岁正当少年,可实践告诉了人们,《湖北气象》已象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它已较为成熟了.我是《湖北气象》热心的读者,也是它的一个作者.我爱它并不只是它那朴实的与我职业相称的具有气象标志的封面,而是它有着丰富且精彩的内含,能给人以教益和各种科技信息.不是吗?它登载有天气.气候、农业气象、探测、仪器、人工降雨、资料、通信、机务、微机等业务技术文章;也有科  相似文献   

2.
《湖北气象》从1982年创刊以来已经十年了.它为宣传我省气象科学知识、交流学术和业务技术、科技管理,为培养和发现湖北气象科技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并做出了显著成绩.目前《湖北气象》已经成为我省广大气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论坛和学习园地.回顾这十年来,《湖北气象》没有辜负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省有了《湖北气象》刊物之后,使广大科技人员的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有地方刊登.它是气象工作者向全国同行介绍我省科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湖北气象》在全国气象刊物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什么《湖北气象》深受我省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偏爱?为什么《湖北气象》越办越红火?这是因为,作为综合性科技刊物的《湖北气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浓厚的学术风气和强烈的时代感.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总而言之,她是具有湖北特色的气象刊物.一、在天气分析和预报方面,以暴雨洪涝为重点,充分体现湖北特色,同时兼顾各种灾害性天气的分析和预报."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而防汛的关键就是暴雨洪涝的  相似文献   

4.
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总结十年成长经验,把《湖北气象》办成有一定影响和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学术交流阵地,促使气象科学繁荣,为振兴气象事业,发展湖北经济再立新功.湖北省气象局总工程师、《湖北气象》主编杨金政《湖北气象》今年喜庆十岁生日.从一位数进入了二位数.是啊!从一个纯朴的童年进入了茁壮的少年.湖北地处中原大地.1931年和1954年发大水时,汉口是全国人民注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湖北气象》于1982年6月15日创刊,至1992年6月,已连续出刊十年.在这十年中,有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各位专家、学者的热情帮助,还有广大作者、读者的积极配合与合作,《湖北气象》已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我们向关心过帮助过《湖北气象》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湖北气象》是由湖北省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学会联合主办的气象科技刊物.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为社会服务、为读者服务,严格遵守期刊出版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湖北气象》可以进行一些尝试,尽量走向社会,要不断丰富刊物的内容,争取更多读者的支持和订阅.同时,希望贵刊编辑策划人员紧紧围绕老百姓所关心的气象热点、焦点问题组织科技专家撰写有份量的稿件,让刊物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形势进入"大潮"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全省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湖北气象》的十周岁生日!《湖北气象》的十年历程,也正是我国大改革、大开放的十年,她的诞生标志着湖北气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湖北气象》开办的第一天就把"培养和发现我省气象科技人才"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十年后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目标得到了圆满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喜闻《湖北气象》已创刊十周年,作为她的热心读者,我们谨致以热烈的祝贺!《湖北气象》立足本省,面向基层业务,注重实际应用,不仅是我们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而且是我们基层台站掌握气象科技信息,趋利避害的有力工具.《湖北气象》创刊十年来,辛勤耕耘,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传播与交流了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及研究论文;推广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实践经验和气象服务的技术方法与经济效益;为促进气象科技进步,促  相似文献   

9.
1 《湖北气象》是以气象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湖北气象》立足部门,面向社会,辟有《学术园地》、《工作研究》、《科技动态》、《气象与各行各》、《东西南北》、《云天文苑》等栏目,欢迎各界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东方风来满眼春.正当改革的热潮席卷全国的时候,我们又喜遇《湖北气象》创刊十周年.十年来,《湖北气象》在探索中成长.结出了串串硕果,着实可喜可贺.改革开放是时代的强音.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气象部门的改革开放正跨入新的天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湖北气象》应抓住有利时机,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希望《湖北气象》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改革的大潮,弘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精神,为气  相似文献   

11.
《湖北气象》的编辑同志来信,要我在该刊创刊十周年即将届临的喜庆日子里,写点文字.作为曾经是《湖北气象》的一个忠实读者的我,感到欣慰、喜悦,同时也认为是一个责任.细想起来,确没有理由推辞.因为办好这本刊物不单是编辑的事,读者也是应付出辛劳的.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湖北气象》从创刊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着实是令人振奋的.这是因为有省局党组领导同志倾注的心血,编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广大热心读者鼎力的支持,才使得这块科技园地耕耘得那样绚丽多彩,花繁叶茂.《湖北气象》在提高气象科技队伍的学术水平,推动区域中心、省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交流气象工作经验和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全省气象工作者的支持和厚爱.一种专业理论性刊物,它不同于文艺性刊物那样,可以在艺术天地里纵横驰骋,广  相似文献   

12.
气象期刊是气象宣传的重要工具之一.十年来,《湖北气象》编辑部在湖北省局领导关怀和指导下,努力办刊,使刊物在宣传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传播气象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气象》编得不错,排版、印刷、内容都较好.在此,建议贵刊不登或少登一些非科技性文章(如讲话稿之类),以免冲淡了期刊的学术气氛.据我了解,《浙江气象科技》对这个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拒登领导讲话稿,但刊载台站管理经验.这样看起来更像科技刊物了,学术气氛也浓了一些,似乎也更适合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口味.  相似文献   

14.
《湖北气象》1986年第三期(青年论文选辑)在首篇刊登了我们写的论文《灰色预测与天气预报》.当时,我们还是在科研道路上刚刚迈步的青年,《灰色预测与天气预报》一文是我们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当看到自己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是非常兴奋的.我们由此受到极大的鼓励,并增强了自信心.从此,我们继续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深入开展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研究,先后在《湖北气象》发表了三篇论文.由于我们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气象领域,并在资料处理上有独创性,《灰色预测与天气预报》发表后,引起了全国气象界的关注,我们先后出席了几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宣读了论文,许多国内同行来函讨论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方法问题,并索要文章材料,此后,灰色系统理论在气象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  相似文献   

15.
纵观全国各省级气象科技期刊,其作者大多数是各省(区、市)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科技工作者,《湖北气象》也不例外。通过对近几年《湖北气象》科技文章的审读和编辑实践,笔者发现:部分作者受教育程度、科研条件及写作技巧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写出的科技文章主题不突出、结构欠严密、层次不分明、文字不简练;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作者在写作上既有不得力的弊端也有不得法的毛病。 省级气象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科技文章体裁多样、较常见的有论著、文献综述、短篇报道、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等,格式不一。然而,只要是科技文章,除了在形式上要符合特定的格式标准和行文规范,在内容上要体现其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与简洁性之外,在写法上还必须注意“五忌”。  相似文献   

16.
《陕西气象》来稿中有许多涉及气象观测、设备维护、计算机应用等经验交流类文章,作者大多在基层工作或初学写作。由于经验不足,稿件多有不规范现象。因此总结此类文章写作、投稿、修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和稿件录用率。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网上出现了虚假的《贵州气象》网站。为避免作者上当受骗,贵州省气象学会特此声明并告知广大作者:贵州省气象学会主办的《贵州气象》一贯秉承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期刊编辑规范,所有稿件必须通过《贵州气象》唯一的官方在线投审稿系统(http://gzqx1962.com/)进行投稿,稿件经编辑部初审通过后送相关审稿专家进行同行评议,最后通过主编审稿环节后才最终确定是否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网上出现了虚假的《贵州气象》网站。为避免作者上当受骗,贵州省气象学会特此声明并告知广大作者:贵州省气象学会主办的《贵州气象》一贯秉承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期刊编辑规范,所有稿件必须通过《贵州气象》唯一的官方在线投审稿系统(http://gzqx1962.com/)进行投稿,稿件经编辑部初审通过后送相关审稿专家进行同行评议,最后通过主编审稿环节后才最终确定是否  相似文献   

19.
获悉自己撰写的文章将在《湖北气象》上发表,本人非常高兴,深感这与贵刊编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同时,自我反思,一篇小文章修改面如此之大,足见本人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贵刊编辑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气象》2001,(2):26
继2000年《广东气象》以增刊形式出版了第三期《防雷减灾工程技术专辑》之后,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纷纷来函来电索要增刊。为了推进广东省防雷减灾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把防雷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也为了满足全国各地防雷减灾工作者的业务需要,《广东气象》拟于2001年第三期之后,再以增刊的形式出版第四期《防雷减灾工程技术专辑》,欢迎广大气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防雷减灾工作的同志积极撰稿,介绍自己在防雷减灾工作岗位上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技术。现将专辑征集的主要内容分列如下:       1.防雷减灾理论及其应用;    2.防雷设施建设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方面的理论技术问题的研究;    3.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分析讨论;    4.重大雷电灾害案例的分析;    5.有关最新防雷理论技术规范的译文。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稿件格式请参照《广东气象》投稿简则(见《广东气象》2001年第1期P50页)。稿件、磁盘请寄《广东气象》编辑部收,也可发E-mail,地址是:yqw@grmc.gov.cn。稿件截止日期:2001年8月30日。         《广东气象》编辑部   2001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