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船测流法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水资源调查研究中于1966年提出的,并在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测流新技术。美国与巴西曾于1972年6月在亚马逊河用这个方法以17分钟的时间测得流量25.5万立方米/秒,如果用常规测流方法施测,历时约需18个小时。动船测流法主要适用于大江大河的流量测验,具有简单、快速和一定精度等特点;与常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动船法测流是一项江河流量测验新技术,具有设施简单、施测快捷,可以连续测得洪水流量变化过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议(TC113)已于1979年正式提出了《明渠水流测量一动船法》ISO6369-1979(E)。为解决我国河口及大河测验问题,水电  相似文献   

3.
一、动船测流法简介动船测流法是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66年提出的一项测流新技术,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并在大河、河口地区的流量测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际“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简称 ISO-TC113)于1977年制定了国际标准 ISO-4369,对动船测流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和场所、设备和测量操作程序以及流量计算方法、测量精度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与说明。在 ISO-4369中提出了两种实用的动船测流方法和所需的仪器设备。但我们通过实践和研究,又提出了另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下面简称为方法3),即是用与 ISO-4369中的方  相似文献   

4.
问与答     
《水文》1988,(2)
问我国正在试用动船法测流的有哪些站?情况如何? 答动船法测流是一项新技术,我国结合制订规范已试用了几年。部标“动船法测流”已颁发,自1987年1月已开始执行。已试用动船法测流的测站有长江干流的大通站、汉口站,广东北江三水站,辽宁鸭绿江荒沟站,广西西江柳州站,安徽淮河蚌埠站等。此外长江河口浏河实验站及珠江河口地区等受潮汐影响的,也开始用动船法测流。  相似文献   

5.
《水文》1987,(3)
前言《动船法测流规范》是参考国际标准ISO4369《动船法》、ISO748《流速面积法》、美国地质调查局《动船法测流》和我国水利电力部《水文测验试行规范》、《水文测验手册》并结合动船法测流试验协作组各成员单位的试验资料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6.
张潮  王涛 《水文》2007,27(6):75-77
为了提高流量测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水文巡测能力,引进国际上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辅助流速仪法测验的定位。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结合长江河流特性、测站特性、人力资源和水文测船等条件下的具体情况,通过野外比测试验,来探讨定位精度要求和流量测验精度等问题,提出GPS用于测流定位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7.
达伟 《地下水》2022,(1):237-240
流量自动测验是水文现代化以及实现水文测站"无人值守、有人看管"发展理念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新疆开都河上的大山口水文站和孔雀河上的他什店水文站为试验区域,引进巡航式ADCP测流系统进行流量及流速数据测报对比试验,并与流速仪测量数据进行比测分析,综合判别巡航式ADCP测报方式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认为:巡航式ADCP测流系统能有...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目前,动船测流系统中,流向传感器一般用的是光电编码罗盘。为了准确测量流向与测线之间的夹角,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罗盘的零线与测线重合。实际中采用的方法是在仪器上安一个望远镜,测线两端各设一个标杆。在测量过程中专门由一个人用望远镜瞄准对岸的标杆,以使罗盘的零线不致偏移。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船行驶过程中的动荡不  相似文献   

9.
在洪水期间,因受设备条件、流速仪性能和漂浮物影响等原因,不能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水面浮标法是施测大洪水、高流速的重要测流方法。本文介绍的“牡丹江712型浮标投放器”,经在东北三省数十处水文站多年使用的实践表明:这种浮标投放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放迅速、准确,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缩短了测流历时,保证了测验精度。最大净跨可达600余米。  相似文献   

10.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长江口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宋志宏  田淳 《水文》1997,(6):31-34,30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是目前最先进的水文测流系统,利用其进行走航施测区域流场形态及水文断面的流量测验具有测验迅速,测试成本低,资料完整的特点,特别适合地潮汐河段的水文测验。本文对该仪器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在长江口的应用实践作一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59,(7)
我站原由汉口水文总站調撥来的一只测船,载重1.5吨,由于船形是照一般渡船的型式,船底不宽,如坐上几个人来回走动,船身就左右倾斜,一不小心,水就灌进船艙。如果要离开船边伸出1.5公尺吊铅魚测流,就会有翻船的危险。很明显,这样的测船是不适于在洪水中测流的。为了解决汛期测流的困难,我们学习了当地漁民在湖中打魚使用的漁船型式,这些漁船在波涛汹涌的湖水中乘风破浪,船身稳  相似文献   

12.
吴平辉  谭云辉 《水文》2022,42(3):67-71
以湖南省桃江水文站为研究对象,提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ADCP施测的流速与转子速仪施测的垂线平均流速存在很好的一致性。因此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及推广应用价值,为水文缆道自动测流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赵东辉  耿郁  刘建 《地下水》2011,(6):220-221
随着水文工作的加强,巡测方式进一步普及,用巡测车在桥上测流,扩大了资料收集范围.通过桥型选择,桥墩对流速的影响,桥测与其它流量测验方式的对比分析,用具体实验数据和科学计算方法,对桥测流量的精度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桥测与天然流速的关系规律.  相似文献   

14.
水文站在线流量测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寻找水文站流量测验断面平均流速的代表性垂线流速,从而得到满足测验精度之下的在线流量测验方法,并对进而配置自动化遥测流量测验设备测流、寻找水面一点流速的相关位置测流提出了相关建议。以秦淮河流域句容河前垾村水文站1990~2016年918个流量测验成果为分析对象。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水期、中水期、低水期,起点距为65 m的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确定性系数R都在0.98以上,起点距为65 m的测速垂线适宜作为高、中、低水期的V-ADCP自动测流设备安装位置。上述研究为全国同类型水文站在线流量测验研究提供可行的建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文》2008,28(1):F0003-F0003
EKL-3A型全自动水文缆道测验系统是专为水文缆道测流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完成自动化缆道测流的控制核心,配合交流变频调速、光电编码测距定位、流速自动测算、音频信号传输等成熟技术和计算机测流控制软件及流量成果自动生成软件等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对缆道测流装置进行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测流控制,各种测量方式均可最终生成断面流量报表和断面流速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16.
中低水流量测验精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斌  崔殿河  慕明清 《水文》2006,26(5):55-57
针对黄河中游水文测区流量测验可能存在误差来源,选择黄河中游重要水沙控制站——吴堡水文站,分别进行了中低水流量测验测深误差试验、测宽误差试验、Ⅰ型误差试验、Ⅱ型误差以及Ⅲ型误差试验,在误差试验研究和测流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满足《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要求的中低水流量测验方案。  相似文献   

17.
SL-4型水面、河底讯号器是水文缆道测流用来施测水面与河底讯号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水下不需安装电池或其他电子发讯装置,只是利用缆道的主索和付索两根导线来传递讯号,因而水下线路简单,安装方便,容易检修,故障减少,该讯号的电路若和测流控制仪相配合,便能输出水面与河底讯号脉冲去完成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测深目的。工作原理:电路见图1。该讯号器由四只三极管所组成。在未测水深前,BG_1饱和导通,BG_2也处于导通状态,BG_3、BG_4复合管处于截止状态。由于BG_2和BG_3、BG_4复合管串联连接,此时复合管截止,串联回路不通,则SZ指示灯泡不亮。当施测水深,主索和付索碰水面后,电路状况发生了变化。此时,BG_1仍处于饱和导通,而BG_3、BG_4复合管得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适应站队结合这一新的测验组织形式,充分利用一般公路桥梁之便,需要改革现行设备,实现交通工具与测流设备相结合,高中低水测验方法相配套,一套设备多种性能,才能达到多快好省地开展巡测的目的。为此,我省从1979年开始研究“动车积宽测流法”(以下简称动车法),1981年起进行  相似文献   

19.
春日屋数值相关测流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望天  刘序禄 《水文》2004,24(6):47-49
以坪石(二)站为例,介绍了春日屋数值相关测流方法的具体应用。近几年应用表明,该方法测流精确、可靠、安全,施测特大洪水流量过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二线能坡法流量测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珊珊  潘卉  王光磊 《水文》2015,35(6):87-89
介绍了二线能坡法流量测验方法、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以湖北省高坝洲水文站二线能坡法测流应用为实例,通过水文缆道实测流量成果对比统计分析误差,表明二线能坡法流量测验的各项误差指标均符合规范允许指标。采用能坡法在线测流系统,是解决水流条件复杂或受涉水工程严重影响的河(渠)流量测验理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