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曲率大口径球面的检验需要使用几种检验方法。凹球面检验的实例表明这样检验是有效的成功的,同样也适用于小曲率大口径凸球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评《文献[1]》”的答复。澄清“评文”对文献[1]式(4)P_λ(T)=F[B_λ(T)]的误解之处;指明就谱线λ定义j_λ/K_λ=P_λ(T)的事实本身,已从物态意义上划清P_λ(T)与B_λ(T)的界限,文献[1]里的B_λ(T)只是一个数学表达式而已;强调用统一的温度标准描述当今的天体物理问题的意义;函数P_λ(T,ΔE_j)_G将对宇宙图象给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一种新方法、以求某天体的引力红移、速度红移和质量,只要事先知道它的红移观测值和偏转角观测值(指的是它的发射线掠过折射天体如太阳所弯曲的角度或者引力透镜中的有关数据)。 所要用的基本公式如下:(一)光线弯曲与光谱频移关系式式中φ为偏转角,GM/c~2R为折射天体无量纲表面引力势,z_(v1)和z_(v2)分别为射线掠过折射天体之前和之后的引力红移。(二)引力红移相加法则 z_v=z_(v1) z_(v2) z_(v1)·z_(v2)。式中Z_r为总的引力红移。(三)引力红移变换式△c/c=z_λ z_v z_λ·z_v。式中△c/c为光速变化率,只要它为已知,则引力红移的两种表示式z_λ和z_v可以相互交换得到。通过这种变换,式(二)可以变成z_λ=z_(λ1) z_(λ2) z_(λ1)·z_(λ2),而形式完全相同.我们叫它为引力红移相加法则是变换不变的。(四)光速变化率。它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公式c=c_0(1-2U)(1 2U)~(-1)推得的。式中c_0为真空中光速,c_A、c_C和U_A、U_C分别为场中A、C两点的光速和无量纲引力势。(五)引力红移和速度红移相加法则。Z_λ=z_(λ0) z_λ z_(λ0)·z_λ 式中z_(λ0)为速度红移,Z_λ为红移观测值。我认为波λ和频率v在描述自然规律方面应有同等作用,即通过类似的红移变换,此红移相加法则的形式仍然不变。  相似文献   

4.
空间飞船Hellos 1和2的观测表明由0.3AU至0.9gAU,Alfven脉动振幅的衰减比Alfven波传播的WKB解预计的振幅变化要大.Alfven脉动能谱密度的变化可以表示为WKB解预计的能量变化乘以一个衰减因子e~(-2(r-r_0))/λ(f),其中r=0.87AU,r_0=0.29AU,λ(f)称为耗散长度.当频率f>10~(-2)Hz时,λ近似为一常数,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低频区.这一现象对有关Alfven脉动耗散的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检验标准。本文导出了与Alfven脉动的波能串级模式和粘性衰减模式相应的耗散长度的解析表达式,并将Helios观测得到的太阳风参数代入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的比较发现,波能串级模式给出的耗散长度的数值及其随频率变化的趋势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而粘性模式给出的结果与实际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谭徽松等人以所选用标准星的观测轮廓与Gray的转致轮廓直接卷积,再与被测星观测轮廓比较,由此来测量了一些恒星的自转。在这种方法中,当所选标准星自转速度不严格为零时,将引入误差。本文在标准星速度(vsini)_s较小的条件下,进行函数展开,先后给出了轮廓修正关系式R_0(λ)=R(λ)-α_2(△λ_L)_s~2R″(λ),及速度修正关系式(vsini)_0~2=(vsini)~2+(vsini)_s~2。并估算说明,当标准星速度(vsini)_s<5km/s,而被测星速度vsini>20km/s时,该误差可不考虑。  相似文献   

6.
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卡焦摄谱仪(f=175mm相机),在哈雷彗星的日心距分别为1.11AU和0.83AU时,作了两次彗发光谱观测,得到了典型的彗发光谱。本文绘出了各带系清晰的分子发射光谱图及认证结果。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彗发CN的(0—1)带(λ4216)和C_3的蓝紫发射(λ4052)及C_2的(2—0)带(λ4365)的强度比CN/C_3和CN/C_2,其值分别为CN/C_3=1.03,CN/C_2=1.00。最后,我们还将结果与其他作者在这次回归中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阿尔文波传播的假设条件下,求解斯托克斯参数转移方程组,计算阿尔文波对太阳黑子光谱中磁敏线Felλ6302.499的作用,并提出用观测资料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检验,以及估计阿尔文波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We report on the discovery of unusual broad absorption lines(BALs)in the bright quasar SDSS J075133.35+134548.3 at z~1,using archival and newly obtained optical and NIR spectroscopic data.The BALs are detected reliably in HeⅠ*λ3889,HeⅠ*λ10830 and tentatively in AlⅢ,MgⅡ.These BALs show complex velocity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two major components:a high-velocity component(HV),with a blueshifted velocity range ofΔvHV~9300--3500 km s-1,which can be reliably detected in HeⅠ*λ10830,and tentatively in AlⅢand MgⅡ,whereas it is undetectable in HeⅠ*λ3889;and a low-velocity component(LV),withΔvLV~3500--1800 km s-1,is only detected in HeⅠ*λ3889 and HeⅠ*λ10830.With the BALs from different ions,the HV outflowing gas can be constrained to have a density of nH~1010.3-1011.4 cm-3,a column density of NH~1021 cm-2and an ionization parameter of U~10-1.83-10-1.72;inferring a distance of RHV~0.5 pc from the central continuum source with a monochromatic luminosityλLλ(5100)=7.0×1045erg s-1at 5100 A.This distance is remarkabl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normal broad line region(BLR)estimated from reverberation experiments,suggesting association of the BLR and the HV BAL outflowing gas.Interestingly,a blueshifted component is also detected in AlⅢand MgⅡbroad emission lines(BELs),and the AlⅢ/MgⅡof such a BEL component can be reproduced by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ferred from the HV BAL gas.The LV BAL gas likely has a larger column density,a higher ionization level and hence a smaller distance than the HV BAL gas.Further spectroscopy with a high S/N ratio and broader wavelength coverage is needed to confirm this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BALs and BELs.  相似文献   

9.
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是不可视的,这些暗物质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讨论了暗物质存在和均匀分布的证据,并指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两种非重子的暗物质成份。在具有两种暗物质成份的宇宙中成团过程将不同于标准的绝热和等温两种成团图景。在具有两种成份的体系中成团过程的特征是:假如ρ_1和ρ_遍以及λ_(1J)和λ_(2J)分别为两种成份的密度和相应的Jeans长度,当满足条件ρ_1≤<ρ_2,λ_(1J)≤λ_(2J)时,无论初始扰动存在于成份1或成份2中,尺度小于λ_(2J)的不均匀性总是在非主导成份中发展得比主导成份2中更大一些。从这种新的成团图景中我们可以解释在类星体分布中的下述特征: (1)与星系分布相比较,类星体的分布中在尺度10—100Mpc上没有很强的不均匀性; (2)红移Z>2和Z<2的类星体的分布不相同,前者没有大尺度的结果,而后者则有。  相似文献   

10.
海洋潮汐和固体潮汐二者都主要来源于日月引力的影响。这两种潮汐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其频率是一致的,为了从中分离出海洋潮汐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我们需要利用海洋潮汐数据和负荷勒夫数予以推算。我们可以把海洋潮汐看成一具有面密度σ(θ′,λ′)=μH(θ′,λ′)单层负荷,此单层负荷对地球表面上一点(θ,λ)的引力位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检验高次非球面板的基本系统,并把五级球差应用于求补偿器的初始解,用网格法得到的初始解与优化结果符合.文章以口径为15m,视场为6°的施密特望远镜的消色差改正板为例,设计了两个补偿检验系统.被检面的面形残差均小于λ/100.还以消色差施密特改正板一为例,对补偿系统在失调状态下的误差作了详细分析,同时结合实际加工情况,得出了较为宽松的公差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从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简称SDSS)第4次释放的光谱数据中选取的10~5个发射线星系样本,研究了[O_Ⅱ]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尘埃消光、气体电离态和金属丰度的关系.发现尘埃消光改正对[O_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影响显著,消光改正前、后的[O_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的中值分别为0.48和0.89;尘埃消光改正后,F([O_Ⅱ]λ3727)-F(Hα)的弥散显著减小.贫金属星系的[O_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随星系气体的电离度增高而减小,而富金属星系不存在这种关系.另外,[O_Ⅱ]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金属丰度相关.当12+lg(O/H)8.5时,星系[O_Ⅱ]λ3727/Hα流量比随金属丰度增加而下降;12+lg(O/H)8.5的星系,谱线流量比与金属丰度正相关.最后,利用气体电离度参数和星系的金属丰度,给出了计算不同类型星系[O_Ⅱ]λ3727/Hα流量比的公式.LAMOST望远镜将观测到大量红移z0.4的星系光谱,利用该公式可以给出星系的[O_Ⅱ]λ3727/Hα流量比,从而可以利用[O_Ⅱ]λ3727谱线流量计算z0.4星系的恒星形成率.  相似文献   

13.
精确判断卫星进出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SAA)对于保护卫星上重要仪器、延长卫星寿命和制定观测计划至关重要,这就是所谓点定位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判定球面上一点P是否位于指定的球面区域R内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把球面简化为平面,研究点与平面多边形的关系。但SAA区域为球面上的区域,用平面简化得出的点定位误差较大。提出判断点在球面区域内外的算法,处理了可能出现的奇异情况,实现了点在球面区域内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口径为1000,主焦比为3,卡氏焦比为8的实例,对四种主要的卡氏系统:1.类R-C、2.R-C、3.抛物面主镜和4.球面主镜的卡氏系统,研究和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非球面板改正器。对类R-C、R-C和抛物面主镜的卡氏系统,视场直径取为1°.5,在4047—4861波段附近,像的最大弥散小于0″.2。在3650—10140的波段范围,各色光叠加在一起的最大弥散约为0″.5。对于球面主镜的卡氏系统,视场直径取为40′,相应的像斑为0″.8和1″.1。以上这些系统,当取去改正器后,都有一个消球差的焦点。对于其它焦比值的卡氏系统,这些研究和结果,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76年的太阳风流速行星际闪烁测量显示了一个期待的风速空间变化趋势,即在高的太阳纬度上或在大的角距离(相对于由日冕观测导出的行星际电流片)上出现高的太阳风速。仔细考察电流片偏离太阳赤道地区的风速变化,发现太阳风速相对于太阳赤道的空间分布并不对称,极小风速出现在行星际电流片附近。在1976年,平均风速u随离电流片的角距离λ变化为 u(λ)=800sio~2λ 350(公里/秒),|λ|≤35° u(λ)=600(公里/秒),|λ|>35°  相似文献   

16.
Markarian 478是典型的窄线赛弗特I星系之一。本文展示了在 2 0 0 1年 1月利用远紫外光谱探测卫星 (FUSE)观测到的Markarian 478的远紫外光谱。我们的光谱覆盖了 91 5Å ;— 1 1 85Å的波长范围 ,分辨率约为 2 0km/s。我们在连续谱上探测到OⅥλλ1 0 3 2 ,1 0 3 8、NⅢλ989和CⅢλ977强发射线。在高电离双线OⅥ以及Lyβ的蓝端线翼上出现了成协吸收线 ,而在NⅢ和CⅢ发射线上没有出现内禀吸收线。这些吸收线被分解成 5个动力学成分 ,它们相对于系统红移zem=0 .0 774的静止坐标系速度覆盖了从 -2 3 0 0~ 3 70km/s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详细说明了 2 .4m天文望远镜分别采用主镜焦比f/1 .5和f/3时光学系统的设计 :针对主镜焦比为f/3的凸非球面副镜 ,阐述了运用 4种不同检验方案的设计结果 ;重点介绍了计算全息法。并对几种方案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单天线双馈源(λ15厘米,λ21厘米)的结构原理,设计指标及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6年9月30日在日本乘鞍日冕站使用口径25厘米的折轴日冕仪与其所属的摄谱仪拍摄了CaⅡ Hλ3968、FeⅠλ5250和FeⅠλ6303邻近的光谱。分析了这些资料。我们得到:1.光斑的连续反衬度和临边昏暗因子;2.FeⅠλ5250、FeⅠλ6301.5、FeⅠλ6302.5三条线的剩余强度和半峰全宽(FWHM)。  相似文献   

20.
球面反射镜各圆带区焦点位置和轴上球差张国新球面可看成圆绕直径旋转而形成的。因而,球面的光学性质可通过讨论相应圆的光学性质而知道。设与球面相应的圆的方程为x2+y2=R2,当y=b时,这里只讨论b≥0、x≥0的情况就可以了。图一中,A表示回上的点(人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