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工作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庆华 《中国地质》2004,31(Z1):30-39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旨在服务于浙江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应用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农业地质背景、浅层地下水、农产品安全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主要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及海岸带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在农业生态地质填图与土壤地质分类、农产品安全现状评价、名特优农产品适生地质环境建模、土壤元素时空演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富集机理、污染元素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多参数综合地球化学制图方法及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三维显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Access与GIS在地质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地质与勘探》2000,36(3):56-58
根据地质系统应用GIS发展状况以及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数字化的特点 ,介绍了GIS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中 ,应用Access数据库与GIS实现链接建立地质信息的管理及查询系统 ,以图数连动方式开发管理系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地质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从1980年以来,笔者在四川的支农实践中发现了地质背景对大农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岩石、土壤、植(动)物系统具有连续多变的动态性规律,能揭示出地质背景的资源性价值及理论意义。因此摒弃了农业地质旧概念,试提出完全不同的新含义。 (一)农业地质含义由来及其特点 “农业地质”一词是19世纪中期欧洲地质学家法鲁(F. A. Fellow)和李希霍芬(F. V. Richthofen)等仅用于研究土壤形  相似文献   

4.
遥感影像标准制图在遥感影像地质构造解译成果的标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rcGIS软件平台具有强大的GIS功能及遥感影像显示与处理功能,在地质领域内应用广泛。利用ArcGIS平台提供的工具,提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遥感影像批量标准出图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软件工具,提高遥感影像标准制图效率。  相似文献   

5.
苏南局部富硒土壤及其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硒(Se)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微量元素,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依据局部富硒土壤线索开发天然富硒食品是农业地质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江苏省1∶25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显示,尽管全省表层土壤总体相对贫硒,但在江苏南部溧阳—宜兴一带局部低山丘陵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并据此线索在当地新发现了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表明当地富硒土壤的形成与特定地质背景有关,生产天然富硒茶叶的土壤环境相对优越。  相似文献   

6.
遥感影像标准制图在遥感影像地质构造解译成果的标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rcGIS软件平台具有强大的GIS功能及遥感影像显示与处理功能,在地质领域内应用广泛。利用ArcGIS平台提供的工具,提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遥感影像批量标准出图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软件工具,提高遥感影像标准制图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要介绍了MAP /GIS系统的构成、功能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着重分析了MAP /GIS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和地图编辑功能在地质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以便拓宽地质研究视野,为地质研究人员提供先进的信息处理、综合研究、 综合循环开发手段和工具,提高科研效率并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电信基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信基站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基础开发平台,应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语言,通过调用ESRI公司ARC/INFO软件中的MapObjects组件,实现了基站内点、线、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基线的维护、查询和量算,以及规范基站管线设备图的编辑和制图等功能。其中,对GIS图形编辑功能的扩展开发,实现基站管线的编辑和制图功能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提出的基于GIS的人工神经网络矿产预测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从地质变量优选到人工神经网络成矿预测结果图形显示的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其中的主要模块为:地质变量优选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神经网络成矿预测模块和图形处理功能模块。它们之间通过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与共享达到互相连接。  相似文献   

10.
GIS在地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地质生态环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综述了GIS在地质生态环境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地质生态环境数据管理、地质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和地质生态环境制图等四个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GIS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图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其若干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大平  江文萍 《地球科学》2002,27(3):278-284
三维可视化理论与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静态的、平面的地图向动态的、三维的方向发展, 地图的三维可视化正成为GIS与数字制图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数字地图及其建库技术的研究为其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充足的数据来源.主要研究基于等高线与离散高程点的地形模型(DEM) 的建立、兼顾地形(即基于DEM) 的街区与街道、居民地模型的建立, 以及植被、道路、水系等各主要要素的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显示, 对三维点状地图符号库的建立、模型的动态显示及航空影像的叠加显示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基于数字地图的地貌晕渲、模拟飞行、虚拟城市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化中土壤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土壤信息系统(SIS)在评价土地生产能力、土地退化的现状、速率和风险以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国内外SIS的研究进展,包括FAO世界土壤图的出版和修正、数字化世界土壤资源数据库(SDB)的建立、土壤—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在全世界的进展、世界土壤排放清单(WISE)的发展以及美国和我国的SIS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简介了土壤属性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方法———地形分析和地质统计学,并指出地质统计学与GIS的结合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EIS-GIS联合系统在第四纪研究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年丰  汤洁 《第四纪研究》2001,21(2):100-107
2l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人类将面临重大的挑战.采用高新技术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GIS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它缺少强大的建模和模拟功能,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模拟模型使用较早,但未形成系统.本文提出了环境模拟系统(EIS)的新概念和建立方法,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和模拟功能.为使EIS与GIS的功能优势互补,作者建立了EIS-GIS联合系统,并以松嫩平原西南部土地碱质荒漠化的预警研究为例,阐述了EIS-GIS联合系统的应用方法.第四纪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在各类环境介质中存储了不同时空的、丰富的环境信息,如能应用EIS-GIS联合系统进行研究,将会获得新的进展,文章介绍了建立环境模拟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推荐了一些较适合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土壤污染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必须采用快速高效的方法对污染进行现状分析和预测警报,GIS技术正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依据ESRI公司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的原理和方法,以北京市地球化学和重金属元素分布数据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北京市土壤污染预警系统。对其结构和功能做了详细介绍,对数据库的建立、界面的设计以及和其他应用程序的结合等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索。该系统具备数据管理、查询、分析预测、制图制表等功能,界面友好、形象、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系统的建立为北京市土地使用、防治土壤污染提供高效、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14,346(9-10):223-232
Landslid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hazards that cause enormous social and economic losses. Some techniqu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monitor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such a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erial photography, and inclinometers. Each one of these offers advantages against others, but at the same time also possesses different limitations. Acoustic emission (AE) has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easible techniques to monitor soil slop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issues involved in application of AE techniques for soil slope monitoring. If it is properly instrumented, AE could provide effective solutions for detecting early activities related to landslide development and giving early warning to such failures.  相似文献   

16.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groundwater recharge responds to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in space and time, especially in those areas such as Yanqing Basin (China), where groundwater represents the sole water resource. A simple soil-water balance method is applied for spatio-tempor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Yanqing Basin from 1981 to 2000. It was implemented on a monthly time step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soil texture. The area-average recharg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land uses and soil textures was then compared with zonal analysis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1) the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follows precipitation changes, either at yearly or seasonal intervals, (2) land use plays a more influential role in groundwater recharge than soil texture in this area, and (3) the water table quickly rises in response to recharge in the shallow parts of the aquifer, while there is a delay of 0.5–1.0?years where the groundwater level is at depth 4–10?m. The application demonstrates how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can be utilized for groundwater-recharge estimation through distributed modeling and GIS.  相似文献   

17.
GIS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作者在文中简要介绍GIS一般功能的同时,综述了GIS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传统GIS、分布式GIS(C/S)和WEB GIS系统的集成策略及其优缺点,指出WEB GIS系统集成将是GIS系统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盖迎春  冯敏  尚庆生  郭建文 《冰川冻土》2007,29(6):1012-1018
GIS二次开发中通常使用的GIS组件方法,大多受到开发商限制或组件提供的扩展接口不能满足系统功能需求的限制.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为满足应用需求,采用了"IDL+C#+ArcS-DE"的开发模式,将IDL集成到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中,并利用IDL实现了GIS的功能.最后阐述了利用IDL进行时态钻孔数据分析、处理及可视化过程和冻土模型输出结果的可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军事标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波  陈宇等 《地球科学》2002,27(3):301-305
军事领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信息的安全性和空间数据的多样性是应用开发的重要问题。在全球信息化日趋高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今天,军队信息化建设也必须与GIS技术紧密结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较系统地研究了GIS技术在军事标图绘制中的应用和集成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和实现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以MAPGIS为开发平台的军事标绘系统的实用功能和特点。首先分析了军事信息系统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要求,并且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军事标图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军事标绘对象的数据特征,设计符合要求的应用系统提出了面向对象和无缝交互工具等的设计思想。对军标对象数据模型和操作模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说明,并将这些模型在系统中进行了实现。最后介绍了军事标图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探讨了今后GIS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的GIS系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包含两个子系统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面系统。数字剖面系统的野外掌上机系统的使用,使实测剖面的全部野外观测记录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数字剖面系统的桌面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厚度,自动生成剖面图和柱状图,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剖面的测量与剖面图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