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里的月光     
百花园默默来到城市身旁不经意拔动人世间的忧伤流浪的人在痴痴仰望回家的路途那么漫长远方倚门回归的乡音一次次淋湿游子的胸膛谁在城市的街头独自彷徨憔悴挂满年轻的脸庞月下的爱情为何短暂匆忙遍地的清辉留不住远去的倩影只有任思念把一切埋葬深夜的月亮已经隐藏谁还在把城里的月光演唱窗外的霓虹装点不眠的夜色躲在城市后面的月光让人静静想起旧日的悲凉许多与月有关的往事在这孤独的夜里情不自禁地疯长......城里的月光@姜永育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业和工业发展造成的富营养化的水促进了蓝藻的生长,就像促进有害的海藻生长一样。这些蓝藻的繁盛增加了水生生态系统的混乱状况。窒息了水生植物,抑制了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生活环境。一些蓝藻产生出能够引发严重的、偶然情况下致命的人类肝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疾病的毒素。蓝藻的繁盛威胁到水生生态系统,包括非洲的Victoria湖,北美洲的Erie湖,中国的太湖以及欧洲的波罗的海。  相似文献   

3.
大气CO_2升高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效应是促进植物生长。为了了解和预报自然物种及生态系统对CO_2增加的响应,需要有新的或修正的模式方法。由于在未来100年内,大气中CO_2将增加1倍,有效的模式将成为预报响应(如生产率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及分离的碳含量的变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研究CO_2对植被直接影响的综合计划的一部分,对模拟植物和生态系统响应的要求进行了讨讨,主要的要求是(a)一种模式的复杂程度要与一般的生态知识相适应,主要是CO_2响应函数的处理;(b)建立预报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对CO_2响应的模式;(c)评价由CO_2决定的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次要的要求是建立评价模式所需的资料条件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受一次向东南方向移动蒙古气旋强风的影响,2020年4月18日甘肃省白银市的高压输电线路出现了严重的舞动,这造成了该地区的输电线路跳闸事故.基于0.5度逐小时分辨率的ERA5再分析数据,本文研究了这次蒙古气旋及其强风的形成机理.涡度收支的结果表明,辐合相关的垂直伸展以及垂直运动向上的正涡度输送是本次蒙古气旋形成的主因,而倾斜项的负涡度制造以及从气旋中心区域向外的正涡度输送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蒙古气旋的形成.动能收支的结果表明,蒙古气旋所伴随的风场主要由于气压梯度力的做功而迅速增强.与我国西北部其它的典型强风事件不同的是在本次事件中,未发现显著的来自于对流层高层的动量下传现象,垂直的动能输送在本次事件中仅对强风的形成有些许的促进作用.此外,水平风场对动能的输送作用使得蒙古气旋大风区的动能存在向外的净输出,这对蒙古气旋强风的生成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5.
气象向量场的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证明了一个包含n个空间点的风场的时间序列的自然正交展开,可以通过形式上包含2n个空间点的标量场的时间序列的自然正交展开来实现。据此,给出了求取风场的特征向量的方法。于是展开热带候平均风场的一个时间序列,求得了具有明显天气学意义的特征向量,其主要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的演变与此期间亚洲低纬主要环流系统的季节变化间存在良好的关系;由各层前两个特征向量给出的散度和垂直运动的空间分布及这种分布随时间的演变,形象地给出了季风降水的基本成因。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指出对于全球范围的大气环流,大地形的强迫作用(热力和动力的)和海陆的热力差异起着同等的重要作用,一切区域性的,尤其靠近地形附近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则更多的或基本上决定于地形的影响。但是地形的影响是复杂的,过去作了许多的研究,离解决问题还存在较大的距离。本文主要通过青藏高原来具体讨论地形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与全球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7.
吕红  张宏  徐虹 《陕西气象》2002,(1):36-3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特别是 Internet的迅猛的发展 ,传统的信息系统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信息的存储、传递、发布以及获取方式。如何在更为广域和异构的计算机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气象网站是这一技术发展的应用。专业气象网站竞争力 ,既取决于网站在气象资源信息利用方面的独特设想 ,又在于网站的技术含量 ,即网站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1 网站运行系统的选择实现网站开发的软件有很多 ,一是动态页面的生成与显示 ;二是静态页面的生成与显示。对于动态页面的生成 ,可以使用许多方式 ,包括传统的C…  相似文献   

8.
西北太平洋台风风场和波浪场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庄丽 《气象》1998,24(7):20-24
通过对西北太平洋1986~1996年7~11月有代表性的西行及转向北上的35个台风(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强台风)发生时船舶气象报告中的气象和波浪场资料的统计分析,说明不同强度的台风和在不同的天气形势配置下,由台风引起的风场和波浪场的分布特征是有明显差异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台风引起的风场和波浪场分布特征的统计模型。此模型对船舶有效的避离恶劣的台风天气和不利的海况,提供更好的海洋气象导航服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里的风     
现代城市总是与分布稠密的人口、兴旺发达的工商业、高耸密集的建筑群以及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类在创造城市的同时,也创造了城市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气候(如噪音、热岛技应等).作为环境气象因子之一的城市里的风,也有着许多不同于乡村和其他地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马振骅  杨平  孙明忠 《大气科学》1981,5(3):332-339
在雷达观测强风暴移动的过程中,屏幕上看到的风暴回波的形态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种变化的原因包含有风暴本身结构随时间的演变,以及雷达探测性能中与距离有关的因素。为了单独考察后者的影响,可以计算某些不同距离上固定云模式的回波图象。Atlas等曾给出了二维轴对称降水模式在近距离上的回波图象。他们的计算忽略了波束宽度的影响,但考虑了雨的衰减和距离衰减的影响,得到了蝴蝶形的回波图象模  相似文献   

11.
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谢义炳 《气象学报》1981,39(1):44-58
本文采用两层模式,初步地应用“时空同化”的自然观,引进空间不稳定性观点,把空间不稳定性和时间不稳定性结合起来,研究振幅随纬度变化的斜压行星波的存在范围和其稳定性;得出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及其空间不稳定判据,并对传统的斜压行星波不稳定理论和判据作出鉴定,重新提出了斜压行星波时间不稳定判据,并讨论其物理含义;还得出了高层和低层斜压行星波相互强迫振动的机制以及不同纬度间扰动振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热带东、西风界面附近的扰动流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正压无辐散的条件下,讨论了东、西风不连续面上的正压不稳定性,得出:在这种情形下,东、西风界面上的扰动总是不稳定的。文中用小参数的方法,对界面附近扰动发展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计算,算到二级近似。结果表明,非线性过程引进短波长的谐波。界面的变形和扰动随时间增长较快,经过0.5天,界面有很小的变形,附近只有很弱的闭合环流;到1.5天,界面变形显著,环流范围增长达300公里,而且短波占主要部分,界面北侧东风气流中的气旋式环流进一步发展,风速也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西风带中槽脊的移动与发展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士松 《气象学报》1965,37(1):82-95
本文考虑到西风宽度有限并存在急流,波动的南北宽度有限并其相对于急流轴的位置可有不同,以及槽脊热力结构的特征等因子,研究了槽与脊的移动速度,讨论了槽脊的发展问题。所得的结果经过试验与实际情况很一致,认为对槽与脊的移动发展的预报甚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惠君  杨大升 《气象学报》1988,46(4):403-411
本文利用波包概念和WKB方法,给出在一定地形和基流背景条件下Roosby波包的整体特性,并得到波包的发展方程和条件。应用波包发展条件于西南和东南急流的背景流场,提出波包断裂和波传播波道分叉的概念,即:根拐Rossby波包在急流区所处的位置和定常波包所须满足的条件,其槽(脊)线要变形,产生弯曲、断裂直至分离,波传播波道从而也发生分叉,产生两个波包和两支波道。对于西南风急流,一个波包向高纬传播,并可上升到平流层;另一个向低纬传播,但不如前者传得远,升得高。应用西南风急流中Rossby波包演变和波道分叉的这种特性,可以解释Wallace等提出的PNA型和EU型两种遥相关,从而为这两种类型的遥相关提供了一种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冬、夏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激发的500hPa遥相关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超 《高原气象》1994,13(2):122-127
本文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来表征高原的加热状况,并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冬季(2月)和夏季(7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同期500hPa位势高度的遥相关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可激发北半球500hPa产生遥相关型,这种遥相关型可看成是二维Rossby波列由低纬向东北方向传播;夏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可激发北半球500hPa产生类似于EU型的遥相关,这种遥相关型可看成二维Rossby波列由  相似文献   

16.
利用MM5(V3.6)模式对2003年6月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从重力波的角度研究低纬高原地区MβCSs生命史较短这一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表明,大气稳定层结利于重力波的产生和传播,重力波的传播导致MβCSs的能量向两侧快速频散,使得成熟的MβCSs主体强度减弱,两侧有新的MβCSs生成并发展,中心降水也迅速减弱。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低纬高原地形使得大气在不稳定能量积累以后很快释放触发强降水,大气随即转化为稳定层结,利于重力波的快速传播和MβCSs主体能量的迅速频散,使得低纬高原地区触发暴雨的MβCSs生命史较短,引发的降水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罗德海 《气象学报》1989,47(1):113-117
大气中的非线性波一直是气象学界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Long和Benney等人最早把孤立波理论应用到大气中来,成功地解释了大气中的一些天气现象,后来我国学者巢纪平、刘式达、刘式适等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利用行星大气中的相当正压模式和Burger模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导出了它们所满足的KdV方程,  相似文献   

18.
球面定常行星波射线的变化与波列的分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志明 《气象学报》1991,49(4):394-401
为了解释大气低频波列的结构特征,本文把慢变介质中波传播的理论应用于行星波。采用射线追踪方法,借助于几何直观,在波射线与纬线平行的纬度附近,讨论了波数k_s的分布对波射线变化与波列分支的作用。并讨论了沿波射线路径波幅的变化。提出,在波数k_s为极值的纬度附近,定常行星波列存在着明显的分支现象。在传播期间,波幅在分支纬度附近为极大值。这些结论与双测和模拟的结果是相当一致的。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大圆路径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旋转正压大气中的Rossby孤立波和偶极子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德海 《气象学报》1991,49(4):548-552
大气中的阻塞动力学一直是大气动力学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数学的发展,阻塞动力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气中的阻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非偶极子阻塞(只存在高压或低压),另一类是偶极子阻塞(高压的南侧存在闭合的低压)。关于偶极子阻塞的动力学研究是在80年代以后才进行的。为了解释大气中所出现的偶极子阻塞,Mcwilliams(1980)提出了Equivalent  相似文献   

20.
把斜压气流中的短波槽看成波包,并把波包作为准地转模式的初值进行研究,发现波包的结构对其演变有重要影响,初始阶段急流轴下面向西倾斜的波包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而向东倾斜的波包则是衰减的,这与WKBJ方法得出的结论[1]是一致的,但是无论西倾还是东倾的波包,除了其自身随时间的演变外,还会激发出斜压不稳定波动,而且随着扰动的发展,不稳定斜压波会逐步在扰动中占主导地位。由此可以解释某些中纬度气旋的发生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