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煤田钻探中,往往由于地层复杂,造浆严重,造成事故多、钻进效率低,钻探成本高,有的甚至无法钻进。江西省萍乡黄塘矿区从1962年开始施工,已经几上几下了。某队在黄塘矿区共施工25个钻孔,其中大部分钻孔都因地层复杂而中途停钻,已钻的孔煤心采取率极低,有12个钻孔见煤44层,有21层采取率只有25%左右,其他23层采取率为零。226队于1984年3月进入黄塘矿区,施工4个孔、有两个孔中途停钻。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好泥浆。   相似文献   

2.
在历年的钻探施工中,由于地层原因造成埋钻或处理烧钻、卡钻时间久衍生埋钻事故,使用常规的套铣方法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公锥等材料消耗多,并且成功率低,容易产生弃孔损失。本文介绍了使用超长套铣筒处理鄂尔多斯盆地铀矿钻探中埋钻等孔内事故的方法,可大幅度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机台的本质安全度,降低报废钻孔的概率,为今后钻探施工中处理埋钻等孔内事故提供一种比较快速、安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钻孔缩径是小口径岩心钻探经常遇见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浪费施工材料,加大施工成本,严重时会造成孔内事故,甚至报废钻孔。通过几个实例,分析了缩径原因及其危害,介绍了事故的处理过程,总结了钻穿缩径地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青海 《探矿工程》2019,46(10):53-57
小秦岭北矿带上部覆盖层为第四系沉积物,其厚度700~950 m,钻探施工中经常出现卡钻、埋钻、塌孔等恶性事故,甚至造成钻孔报废,严重制约钻探效率,造成钻探成本过高。针对这些技术难点开展技术分析和研究,通过优化钻孔结构,采用适宜该矿区厚覆盖层的绳索取心钻进方法,合理选择护壁性能好的冲洗液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厚覆盖层钻进难题,提高了钻探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5.
我队在魏家地煤矿进行瓦斯抽放孔的施工,初期采用常规钻进技术,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钻遇采空区、裂隙带,钻井液的泄露问题。严重时,钻井液有进无出,造成孔壁坍塌,粘、附、卡钻等井内事故,甚至导致钻孔报废而延误工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再加上钻孔多布置在山坡、丘陵上,山路陡峻曲折,钻孔附近没有钻探需用的水源,供水条件极为困难。为了解决瓦斯抽放孔深孔钻进,供水条件差、钻井效率低,孔内事故多,施工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本次施工的魏家地煤矿1501号瓦斯抽放孔采用空气潜孔锤钻探施工技术。针对施工地区地层特点,采用下套管护孔换径,确保钻孔顺利施工及测井口径,有效封隔漏失和不稳定地层。并针对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调整钻进方法和技术参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地区复杂地层的钻探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岩心钻探施工中,常见的卡钻事故有:井壁掉块卡钻、套管脱扣卡钻和落物掉入孔内卡钻等等,而对钻孔槽沟卡钻尚未引起注意。近几年,我队在栖霞矿区钻探施工中,经常发生钻具在提钻过程中途被卡住。起初也认为是孔壁坍塌或钻孔超径造成的,当一般卡钻事故来处理,结果越处理越复杂。特别是钻杆折断在槽沟孔段中,断头靠在槽沟里,往往不易找到,因之,处理时间长,甚至报废管材和工程量。1975年以来,我队施工的15个钻孔中,就有5个钻孔由于槽沟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孔内纠偏与造斜技术在处理怒江松塔水电站孔内事故中的特殊应用。在覆盖层钻探中由于地层软硬不均,使得套管偏斜,阻碍了钻探工作的Jt~,J进行,使用纠偏技术进行钻孔纠偏,保证了孔壁垂直,提高了钻进质量;在破碎岩石中钻进,由于地层破碎塌孔造成埋钻使得钻进无法进行,如果废孔将会造成成孔成本的巨大浪费,使用孔内造斜技术进行孔内事故的处理,有效地消除了埋钻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了钻探工作继续进行。孔内纠偏与造斜技术在怒江松塔水电站深厚覆盖层及破碎岩石钻探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蒋光旭  唐振华 《探矿工程》2021,48(S1):148-153
针对冷水江市锡矿山谭家冲矿区ZK2401钻孔复杂地层,把单个钻孔的钻探施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实施,对可控制部分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做到有备而动并提高钻孔的成孔率。从前期调查、钻孔结构设计及钻探设备选择、钻孔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情况4个方面总结钻探施工方法,确保在矿区复杂地层小口径深孔钻探施工的顺利进行,其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五月后,后槽矿区钻探施工采用聚丙烯酰胺优质泥浆护孔,解决了浮土层厚、钻进垮塌严重,开孔下多层套管、而且比较困难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地层概况: 后槽矿区施工的地层依次为亚粘土(浮土),含燧石团块灰岩,铝土矿层、含硫铁矿粘土岩、白云岩等。 钻孔浮土风化层较厚,有的达50—60米,胶结性差,遇水膨胀、垮塌、极不稳定。清水钻进经常发生缩径挤钻,砂多埋钻等事故,造成下多层套管都无法施工的问题。实属水敏性地层,给正常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金矿田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破碎漏失地层厚度大,该矿区钻探施工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烧钻事故,严重影响了钻探效率和钻探成本。针对Q8ZK801钻孔烧钻事故,通过反卸钻杆和磨铣事故钻具的方法,并配合加工的简易绳索打捞器、磨铣导正器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解决了烧钻事故。本文就该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对烧钻事故的预防进行探讨,为该矿区钻探施工提供参考,并为此类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培丰 《地质与勘探》2012,48(2):379-386
[摘 要]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是我国最为强烈的地震带之一,地层破碎、地应力异常,钻孔缩径造成孔内事故频发,井壁稳定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施工中所发生的孔内事故情况,并通过对地层应力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最大水平应力和最小水平应力随深度变化的回归曲线,最大水平应力梯度为4. 52MPa/100 m,最小水平应力梯度为2. 51 MPa/100 m。以WFSD-2 井为例,分析了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地层应力、尤其是断层泥应力对井壁稳定的影响;针对膨胀性地层,介绍了一种通过泥浆密度微调现场测定地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浮梁县朱溪矿区深孔钻探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了朱溪矿区3个深孔钻遇地层、钻探设备、钻孔结构、钻头使用、起大钻、冲洗液使用、护孔堵漏、套管使用等具体情况。重点分析和总结了钻孔结构、钻头使用、冲洗液使用、护孔堵漏等钻探工艺技术,并提出今后深孔施工需慎重配套钻探设备、增大钻头外径、提高钻探效率、重视深孔孔斜尤其是方位超差和灰岩溶洞问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洪涛 《探矿工程》2017,44(8):37-40
柴家沟钼矿地层破碎、裂隙发育、蚀变多样、涌水、完整岩石坚硬,而且地质设计要求大部分为斜孔,钻探施工中遇钻孔漏水、坍塌掉块、进尺缓慢、跑斜严重等技术难题。从钻孔结构、冲洗液配置、护壁堵漏、硬岩钻进、涌水地层加重泥浆的使用、立轴式钻机斜孔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钻探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坑道内孔深大于300 m大顶角钻孔施工,施工难度明显加大,通过在坑道内完善施工硐室设计,确保钻孔顺利施工及钻探施工安全。从设备选择与安装、钻孔结构、钻进参数、冲洗液的配置、常见事故及其预防等方面的完善,完成了顶角56°、设计孔深593 m钻孔的施工,总结出了坑道内大顶角钻孔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邓柏松  宋建厂 《探矿工程》2009,36(12):26-28
X92井是胜利油田在某地区布置的一口预探井。为节约投资,二开睨15.90mm井眼段采用长裸眼钻井施工,裸眼长度达3771m。该井地质条件复杂,除具有一般长裸眼井钻进的难度外,还具有多压力层系并存并且对地层压力系数不明确等难点,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钻井事故。通过合理的控制钻井液性能,再加上钻井液维护和处理等配套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该井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该井的优快钻井技术及施工措施。该井的顺利完成,为以后在该地区进行长裸眼钻井优化设计及施工提供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6.
秦沛 《探矿工程》2011,38(11):7-13
深孔大口径取心钻探,钻孔口径大、地层复杂、钻孔结构复杂、深孔段效率低,钻进工艺尚不成熟,钻探工程难度较大。结合WFSD-2号孔0~897.66 m段施工情况,介绍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各种施工工艺、技术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峨口铁矿是一个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开采的老矿区,经过长期开采储量已严重不足。为了延长矿山寿命,需要进一步扩大勘探范围,在原有矿山周边地区进行勘探。最初采用岩心勘探钻机进行常规回转钻进加套管护壁,历时3个月。在上部堆积体地层最大钻孔深度达到约20m,再也无法继续钻进,使勘探工作被迫停止。针对深厚堆积体地层钻孔施工遇到的具体困难,介绍了风动潜孔锤双管跟管钻进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对深厚堆积体地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进行深厚堆积体地层钻孔施工的工艺方法及技术措施;在钻孔结构基础上选择钻孔设备及钻孔机具的一般原则,对深厚堆积体地层的钻孔工程施工具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空气(泡沫)潜孔锤钻进工艺在王家岭煤矿紧急避险孔钻进中,有效解决了钻孔垂直度要求高、地层漏失等施工难点,实现了高质量快速成孔。该工艺平均机械钻速高达7.99 m/h,终孔水平位移仅为0.48 m,二开孔段每米综合成本504.8元。邻孔SW1水文补勘孔以泥浆作为循环介质、采用牙轮回转正循环钻进工艺,平均机械钻速为0.86 m/h,二开孔段每米综合成本为820.5元。前者平均机械钻速约是后者的9倍,较后者节约成本38.5%。与邻孔泥浆正循环牙轮回转钻进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解决了紧急避险孔施工难点,还提高了孔身质量、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丁红波  王自强 《探矿工程》2019,46(12):68-72
在桥梁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国内通常采用大扭矩全液压回转钻机配备滚刀钻头钻进成孔,气举反循环排渣清孔。但对于深厚卵石地层,回转钻机钻进时需要破碎卵石,存在着钻进效率低、施工成本高、钻杆易堵塞、卵石层漏浆易坍塌等不足。本文针对深厚卵石层回转钻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选用旋挖钻机钻孔,利用膨润土泥浆护壁,针对卵石层漏浆采取了可靠堵漏措施,通过气举反循环两次清孔,确保了孔底沉渣厚度,施工效率大幅提高,施工工期大为缩短,节约了施工成本,确保了桩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