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大同-阳高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仇转  刘巍 《山西地震》2005,(2):1-7,10
通过对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及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山西大同-阳高1989年6.1级地震活动是这一地区历史地震的延续,是华北北部中强地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义前震的重要意义,其后对应发生的河北张北6.2级地震。标志着华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期已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2.
林怀存  刘西强 《地震研究》1996,19(2):140-145
本通过对山东地区及其海域的历史地震和近代小震活动的分析,认为该区的历史地震活动,自1688年以来存在三个M≥5级地震活动空段;而1960年以来,该区ML≥4.5级地震具有8年的活跃时间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地震活动间隔时间和等待时间的角度出发,结合1970~2003年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对其5 0级以上地震、5 4级以上地震和6 0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等待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地震活动次数百分比随等待时间变化的等值线特征,最后简略地介绍了历史地震活动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2001年2月四川雅江5.0和6.0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地震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结果表明,雅江5.0和6.0级地震发生在历史地震记载时期短,构造不清,地震以网稀疏,中等地震活动长期平静的高原山区,要依靠现有的地震学前兆异常指标来实现短临预报是非常困难的,尽管震前在震中及其附近有地震活动增强的显示,但仅据此仍难以实现短临预报,过多地依赖不完整的历史资料,同时过多地依赖现有的震型判定指标是导致雅江地震短临预报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陈立琼 《高原地震》2007,19(2):16-18
兰州市位于中国大陆西部活动构造最强烈的青藏地块东北缘,处于祁连山地震带与南北地震带的复合部位,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震害重的特点。历史上兰州曾发生1125年的7.0级大地震。近年来,兰州周边地区中强地震活跃,尤其是1995年永登七山乡5.8级地震,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08亿元。多年来兰州被中国地震局作为重点监视防御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防震减灾的重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未来几年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马陵 《华南地震》2001,21(4):14-21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现今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资料后认为,今后几年该区将处于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平静时段,陆地区域发生MS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未来地震的可能性将主要来自陆地4级地震、周边地区和近海海域5级地震.  相似文献   

7.
黄海及其边缘,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截至1949年8月,共有M≥3级地震2187次,其中M≥43/4级地震259次,资料显示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活跃区,16世纪曾有过历史地震活动高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选取12个特征作了描述华北地震区的各不同时期的地震活动图象,并以1515年至1900年华北地震区内7级以上地震和6级地震的发生时段作为样本,用模式识别方法,分二次识别过程分析了7级地震和6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取得了描述7级和6级地震的异常标志,并由此对未参加识别的1951年至1984年的地震活动作出预测,得到了与实际比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月球每隔18.6年循环达其运行轨道最北节点N周期位置,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位相与马边-雷波-屏山区域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本区发生M≥3.6,级地震的“月-地”关系背景年,以及在“月-地”关系北景年对应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位相的特定条件下,存在因受特大黑子活动事件,引起太阳磁场极性变化的半周期和全周期为时间尺度的“日-月-地”高相关年的转折变异,激发本区破坏性地震或震群发生的时间规律,并用于对本区未来M≥5级地震活动的中期,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0.
大同—阳高6.1级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赵新平 《地震》1994,(5):71-77
本文从较大时空范围研究了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背景,认为大同-阳高地震不是一次孤立的地震事件,是大同盆地历史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继续和必然。在时间进程中它们受华北地震区和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周期的制约,空间上与北三省交汇区中强地震成丛活动密切相关。大同-阳高6.1级、5.8级地震以及此期间的侯马4.9级、析州5.1级地震是山西地震带中强地震即将活跃的一个迹象,也是华北区域应力场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