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大雾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共出现了5次大雾天气过程(表1)。2暴雨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出现了1次大范围暴雨过程,时间是11月1日20时~2日20时。这次过程共有25站出现暴雨、7站出现大暴雨。暴雨落区主要在宜春、南昌、上饶3市和抚州市北部,大暴雨出现在浙赣线东部。这次过程的暴雨站数、大暴雨站数均为我省历史同期(1950年以来)之最。表12001年10~12月大雾天气过程一览表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10月10日24赣中、赣南、赣西北、赣东北10月24日25全省11月1…  相似文献   

2.
一次江淮气旋暴雨过程分析李兰,张瑞,桑景顺1引言1995年7月25日至27日,受江淮气旋北上影响,我省普降大到暴雨,过程平均雨量57毫米(见图1)。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使部分地方遭受洪灾。图11995年7月24日20时至27日20...  相似文献   

3.
杨林 《贵州气象》1997,21(6):20-24
通过对1996年黔南6月1日与6月20日两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6月1日强降水由850hPa低涡切变东南移造成,降水强度大,影响时间短,云团结构紧凑;6月20日强降水由冷锋南移造成的,降水强度小,影响时间长,云团结构前紧后松,6月1日与6月20日暴雨云团的发展区均是高能区,区别在于6月1日暴雨云团的生成比6月20日暴雨云团的生成需要更多的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23~24日暴雨过程的Q矢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霞 《广东气象》2000,(Z1):26-28
本文选取1998年5月23日00时(GMT,下同)到5月24日23时的暴雨过程。时间长度为1998年5月22日00时到5月25日00时。采用非地转Q矢量表达式,计算了100~125°E、15~35°N区域内,从1000到50hPa20层Q矢量及Q矢量散度,来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1 暴雨过程概述 由图1可以看出,此次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粤东在24日出现暴雨。分析逐时降水量图和24小时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到整个暴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降水主要指23日00~23时…  相似文献   

5.
1降水实况与预报服务1998年8月5日,我省继前几次暴雨天气之后,又出现了一次特大范围的暴雨天气。8月4日20时至8月5日20时,全省(50个站)日平均雨量38.7mm(4日20时之前已经下雨,雨量极小),其中12个站暴雨,23个站大雨,其它各站均下...  相似文献   

6.
1大雾过程2002年7~9月,我省共出现3次10站以上大雾过程(表1)。2暴雨过程2002年7~9月,我省共出现6次10站以上的暴雨过程。其中7月20~21日暴雨是汛期结束最后一场暴雨;7月27日暴雨是东风波暴雨;8月7~8日是12号热带低压暴雨。其中星子235mm创历年本月日降水新高(表2)。3强对流天气过程2002年7~9月,我省出现2次较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1)7月17日上午到中午,湖口、上饶出现了雷雨大风,庐山、湖口、瑞昌、铜鼓、万载、上饶、井冈山、全南出现了1h强降水。其中9:50左…  相似文献   

7.
1过程概况1997—09—11—20~12—20时,全省涉及四个地区,共17个站出现暴雨(R>50.0mm),32个站达到大-暴雨(R>38.0mm),暴雨中心位于宝鸡地区,中心最大值千阳县达88.6mm,全省降水量分布如图1所示。宝鸡全区过程降水总量达100mm以上,在9月出现这样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这次暴雨给我省久旱高温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和缓解了长达4个月的严重干旱。2背景条件分析2.1气候背景1997年全省夏汛期异常干旱,暴雨出现前期5~9月上旬宝鸡地…  相似文献   

8.
1暴雨天气过程2001年7~8月全省每天≥10县、市的暴雨天数有4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多年份。而9月份没有出现≥10县、市的暴雨日,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2高温天气过程7~9月是我省的盛夏季节,2001年的盛夏我省出现了2个时段的高温天气过程:7月1~12日和7月20~31日(表2、表3)。其中7月20~31日的连续过程每天都有≥29站的最高气温超过了35℃,持续时间之长居历史同期第6位。另外,7月11日和30日2d,除井冈山和庐山外,全省其它县、市的最高气温均超过了35℃,范围…  相似文献   

9.
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分析苗爱梅,吴晓荃(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概况1993年8月3日~5日,受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见图1),其中隰县、霍州、沁县、襄垣(3日20时~4日20时),黎城(4...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上海市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智强  戴新甫  梁旭东 《气象》2000,26(9):24-28
利用实测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和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计算的物理参数,对1999年6月23日20时至28日14时上海市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连续性暴雨过程是在尺度环流系统异常稳定条件下,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同时还探讨了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不稳定条件等因子在暴雨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首先对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相关统计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雨发生时,200hPa高空一般为西南风急流(90.2%),暴雨区位高空急流右后方,暴雨增幅时,200hPa高空急流有一个增强转贤的趋势,用MM4模型对9711号台风8月19日00时-20日00时(GMT)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认为,远距离台风暴雨与非纬向风有关,高层辐散场使低产生变风场辐合,从而导致台风倒槽的形成与暴雨加强,在暴雨增幅过程中,用中尺度系统分析发现在高空急流右后方300hPa以下存在一支中尺度环流,该环流对暴雨的维持与加强有密切联系,它的生成与高空急流的非纬向性增强有关,在高空急流右后侧的次级环流与降水产生的潜热反馈,高空非纬向场(v场)的增强之间存在一种有利于远距离暴雨增幅的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2.
1 降水过程简介  1998年5月23、24日,广东省中、南部有一次较大范围的暴雨过程,暴雨区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及其两侧,尤其是珠江口西侧,48小时累积雨量普遍达大暴雨级,其中中山、四会两市达特大暴雨。过程雨量及日雨量最大点都在中山市,分别为288.9与286.7mm(23日20时至24日20时)。本次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25日全省天气即转晴朗),气温明显下降(广州市24、25日最低气温为17.4℃,比23日下降7.5℃)。过程看似冷空气引起,而分析暴雨的落时及雨量分布却发现:①南部比北部先…  相似文献   

13.
首次使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对黑龙江省暴雨进行分析,结合T63数值预报产品,利用两者提供的物理一08时和20时的实况场和预报场格点资料,对黑龙江省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暴雨发生的物理机制,指出深厚的水汽条件以及水汽的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的存贮和释放是产生暴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林  张丽 《贵州气象》1996,20(1):44-47,41
通过常规气象资料与静止气象卫星数字化红外云图相结合的方法,分析1995年6月24日下午到6月26日下午造成黔南州一次连续性暴雨的天气过程,剖析造成这次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散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低空急流与开封暴雨王长海(开封市气象局·475003)1历史资料和技术标准历史资料:使用开封1977~1994年历史天气图资料,对6~8月份的暴雨个例进行普查。暴雨过程:凡20h~次日20h降水量≥50mm,确定为一次暴雨过程。急流日:08h700h...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气象》1999,(Z1):1
1998年6月9日,深圳市及其附近地区受到锋面低槽的影响,出现了暴雨,局部地区还下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降水出现在凌晨,东部地区在9日下午受到另一个降水云团袭击,又出现一次强降水。本文就发生在凌晨的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1 暴雨概况1.1 过程降水量8日20时至9日20时,深圳及附近地区出现了暴雨。深圳市区24小时的降水量为85.5mm,24小时的降水中心在东部的南澳和龙歧,均>200mm。其中南澳的降水量达到258.1mm,为特大暴雨,这主要是东部地区在下午还受到另一个云团袭击的缘故。1.2 …  相似文献   

17.
1994年6—8月中央气象台暴雨预报检验林明智,毕宝贵,乔林(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1前它近年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对暴雨预报方法和暴雨预报评估技术研究取得一些进展[1-3],在暴雨预报评估方面提出了划分三个评估等级(暴雨过程预报、落区预报和落...  相似文献   

18.
黄静 《广东气象》1998,(2):29-29,31
1997年6月13~17日,中山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城区24小时最大降水出现在15日20时至16日20时,雨量153-3mm。与往年同期相比,此次暴雨过程有其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从6月12日开始,主要天气系统就维持少动,暴雨、大暴雨接连出现。二是气温低,由于受冷空气影响,该旬平均气温达到了中山建站32年以来的最低值。本文从高层到低层对高度场、流场、湿度场进行分析,发现南亚高压、西风带环流、副热带高压、季风槽等及其相互作用是造成连续暴雨的主要因素。1 200hPa形势  在200hPa(对…  相似文献   

19.
1993年“7.13”陇南大—暴雨成因1993年7月13-14日,陇南地区出现了大—暴雨,过程降水量均在40mm以上,其中礼县、徽县分别为81.2、80.5mm。这次大—暴雨持续时间长,雨势平缓,范围广。1  500hPa环流形势大—暴雨过程发生前,...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95年7-8月间典型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方法的探讨研究,通过分型讨论得出各型暴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