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红鳍东方鲀精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红鳍东方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红鳍东方精子分头部和尾部等两部分。头部似炮弹状,无顶体;核内有空隙,空隙中有或无少量电子致密小颗粒;细胞膜与核膜间的原生质有向外鼓起的单个小液泡;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等组成。袖套位于核后端,内含7~8个环列的线粒体球。尾部近核端部分鞭毛的一侧有小囊泡群聚的囊泡鞘;远核端部分有侧鳍;囊泡鞘和侧鳍与轴丝的中央微管同在“Y”轴上;轴丝为“9+2”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精子的超微结构,作者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其精子外部形态与各部位的横切结构。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精子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呈卵圆形,无顶体,头部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核内存在少量染色质空隙,无液泡;核后端正中有凹入核内的植入窝,呈棒状,植入窝较深,最深处占细胞核纵长的5/6,最宽处在细胞核末端,约占头部宽度的1/3。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组成,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基体的纵轴垂直,排列方式为"T"型;头部末端为袖套,内含5个或6个均匀分布的线粒体球和少量随机分布的囊泡。尾部细长,自基体向后伸出,尾部无侧鳍结构,其核心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复合体结构。揭示其精子的形态结构,以期丰富硬骨鱼类繁殖生理学内容,同时为鱼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精子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香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并与鲤形目及鲑形目其他鱼类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香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全长约23.5μm。头部呈弹头形,由细胞核外包质膜构成,长约1.8μm、宽约0.8μm;细胞核从后端中央向前深凹至核的近前端,形成植入窝,使核呈倒U字形,核的前端无顶体;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及小段起始的鞭毛,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基体)组成,两者之间夹角约135o。中段为"半袖套"结构,长约0.5μm,其内部为一较大的"半套筒"形线粒体。鞭毛起始于远端中心粒,由轴丝及外包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鞭毛两侧有质膜向外突起形成侧鳍。研究显示,香鱼精子与典型的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圆球形头部及细胞核、不对称的袖套及尾部鞭毛无侧鳍等结构特征不同,也与鲑形目(Salmo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头部及马蹄形或浅U形细胞核、两中心粒相互平行或垂直、袖套结构完整等结构特征不同。香鱼精子结构具有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切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精巢发育过程及精子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海月水母精巢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海月水母精巢位于马蹄形胃腔内部,由两层外膜包裹的大量长圆形滤泡组成,性成熟后,滤泡内部充满精子,之后成熟精子汇集于滤泡腔排出体外。(2)海月水母精子全长约33.62μm,为原生型精子;精子头部呈长尖辣椒状,具顶体,核膜与质膜空隙较大,充满细胞质;精子中部主要由中心粒复合体和线粒体组成,且具有袖套结构,袖套内膜与鞭毛质膜相互融合,近端中心粒与基体垂直排列,基体的长轴与精子长轴平行,向后延伸形成尾部轴丝,线粒体以4个居多,呈圆环状排列,线粒体脊较明显;精子尾部细长,由质膜和轴丝组成,轴丝横切面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5.
余红卫 《台湾海峡》2011,30(3):375-378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了彩虹明樱蛤精子的超微结构.彩虹明樱蛤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包括头部、中段和尾部3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项体呈弯曲的倒“V”字型,顸体物质电子密度外侧高内侧低,顶体下腔无特殊结构,内含均匀的低电子密度物质.细胞核细长,螺旋状,形似螺丝钉,有一浅的核前窝,没有核后窝.中段由线粒体环绕中心粒复合体和精核而成,中段横切面可见4个线粒体,而纵切面看每侧有2—4个线粒体,因此精子中段有10个以上的线粒体.尾部细长,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文蛤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文蛤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全长45—50μm。头部呈狭茧形,长约3.0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字形,前端有短柱状的凸起;细胞核为稍弯曲的圆柱形,内含高度浓缩的染色质,无核前窝,有核后窝。中段较短,仅0.6—0.7μm,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圆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内部为双层膜折叠成的片层状结构;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而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鞭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长约42—45μm,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文蛤精子的入卵过程,大致将其分为顶体反应期、穿卵期和卵膜修复期。受精后2min,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顶体泡破裂释放溶解酶使卵膜变得疏松,亚顶体腔中伸出的顶体丝先穿透卵膜;受精后4—6min,在精、卵的共同作用下,精子头部和中段逐渐穿过卵膜进入卵内,在卵膜上形成一个直径约1.5μm的孔道,而精子尾部则留于卵外;受精后8—10min,精子尾部脱落,受精形成的孔道被卵膜的微绒毛修复。另外对多种双壳贝类精子超微结构和线粒体入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选取健康的雄性黄鳍鲷Sparus latus 亲鱼进行人工采精,设定不同的盐度梯度、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精子的密度、大小和精浆的渗透压,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盐度20时,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分别为70、90±1.3s和861±8.6s;在pH为8.0时,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也最长,分别为90±3.7s、115±9.9s和500±11.6s.测得精子的平均密度为(8.0±0.6)×109个·ml-1,精子细胞核的长径为2.75±0.93μm,短径为2.25±0.68μm,鞭毛长为41.52±6.76μm,精浆的平均渗透压为342.6±12.35mmol·kg-1.超微结构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头部无顶体结构,植入窝位于细胞核底端的中间,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其中近端中心粒位于植入窝的上段,基体位于植入窝的下段.袖套位于核后端,两侧分布有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其主要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 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帘文蛤(Meretrix lyrata)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帘文蛤的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全长42.2±1.8μm,包括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头部为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4μm,由前端的顶体和其后的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形,前端电子密度较小,后端电子密度较大;核内含有高度浓缩的染色质,可见染色较浅的核泡存在,无核前窝,有明显核后窝和植入窝.中段由5个呈辐射状排列的线粒体和中央的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复合体构成,线粒体近球形,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尾部鞭毛长39.3±1.9μm,由波浪状质膜和包裹其中的轴丝组成.另外,将帘蛤科(Veneridae)尤其是文蛤属(Meretrix)贝类精子超微结构与其他贝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文蛤属的种类鉴别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栉孔扇贝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电镜研究栉孔扇贝精子的超微结构。精子包括头部、中段与末段三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锥形顶体位于细胞核的前端;亚顶体腔内包含疏松的低电子密度物质;细胞核致密,有不规则的囊泡位于其中。4个卵圆形的线粒体围绕着中心粒复合体形成了精子的中段。末段细长,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10.
硬骨鱼类精子超微结构及其研究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近几年国内外硬骨鱼类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硬骨鱼类精子结构比较原始 ,可明显地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 ,但各部分结构在不同种属的硬骨鱼体中有一定差异 ,尤其是精子头部顶体有无植入窝及其发达程度 ,精子中段中心粒复合体的组成、“袖套”结构的对称性、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及精子尾部侧鳍的有无及其发达程度等在不同种属的硬骨鱼体中有一定差异。通过分析这些精子结构的差异 ,可以明显看出种间亲缘关系 ,因此 ,精子超微结构研究在生殖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不同硬骨鱼类精子表面大分子物质的分布、精子鞭毛的运动机制、侧鳍与受精率的关系及精子各结构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将有利于对硬骨鱼类受精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鲻鱼精子发生和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鲻鱼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鲻鱼早期精巢有两种类型的精原细胞,即A型和B型,在B型精原细胞可见核旁有类核周体(nuage),可视为精原细胞向初级精母细胞发育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早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明显可见,精子细胞之间存在着间桥联系.鲻鱼成熟精子的特点是细胞核呈马蹄形,核凹较浅,核前端无顶体,核内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膜与质膜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中段较短,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互相垂直.精子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2”双联微管结构,两侧有侧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精子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星康吉鳗精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鞭毛3部分组成,有其独特的结构,总长度为35.75± 1.15µm。精子头部为新月形,主要由细胞核构成,细胞核内有核泡,无顶体结构。精子头部的质膜内包含单一的线粒体。精子头部长为3.33±0.16 um,头宽为1.12±0.13 um。在精子头部的凸面上,有4条从中段到头端的条纹。精子中段伸出一支根,支根位于精子的中段末端。精子中段长度为0.55±0.05 um,支根长度为1.38±0.08 um、直径为90.48±6.06 nm。精子尾部鞭毛细长,鞭毛横切面呈圆形,无侧鳍,鞭毛的轴丝结构为“9+0”型;一些鞭毛的末端呈现卷曲状,发育机制尚不明确。精子鞭毛长为31.16±1.51µm,鞭毛直径为0.17±0.01µm。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精子的这些形态学特征不仅表现在星康吉鳗精子,还表现在鳗鲡目其他属的精子;表明是鳗鲡目精子的共同特征。本研究揭示了星康吉鳗精子的形态结构,为突破星康吉鳗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我国海域耳鲍精子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耳鲍精原细胞呈近椭圆形,染色质分布较均匀,线粒体较少;初级精母细胞较大,染色质凝聚成小块状,线粒体增多;次级精母细胞较初级精母细胞小,线粒体较多,部分线粒体发生融合,呈扁囊状。分化早期精细胞染色质凝聚成团块状,多数贴附于核膜内面,胞质中出现前顶体颗粒。分化中期精细胞染色质继续凝聚成较大的团块,线粒体在核的一端融合,形成数量少、体积大的线粒体,前顶体颗粒形成圆形外膜明显的前顶体。分化后期精核由近圆形变成长桶状,核内染色质凝聚并均质化,前顶体泡化发育成顶体,鞭毛形成,精细胞分化成精子。成熟精子为鞭毛型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裸体方格星虫和可口革囊星虫精子的超微结构.这2种星虫成熟精子均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但其精子头部的超微结构不尽相同:裸体方格星虫精子的头部与可口革囊星虫精子的头部相比较小,由棒状"八"字形顶体与哑铃形细胞核及顶体下腔构成,而顶体下腔内没有明显的顶体棒结构.可口革囊格星虫精子的头部虽也由顶体、顶体下腔和核组成,其顶体呈圆弧形,精核为鸭梨形,核物质电子密度高,核内含空泡,顶体下腔中似有一顶体棒结构.这2种星虫精子的中部和尾部基本类似,仅中部的线粒体数目不同,裸体方格星虫精子的线粒体略少,有4~5个,而可口革囊星虫精子有5~7个.精子的尾部由远端中心粒延伸而出,均为细长鞭状,由轴丝及包绕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精子的超微结构可以作为鉴别这2种星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镜观察,描述了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栉孔扇贝的精子过程可分成为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1)早期:细胞核呈团块状,近端中心粒移向精子细胞的后端并嵌在核的凹窝处,在被观察的视野内,可见到大量与精子细胞分离的成熟鞭毛。(2)中期:核由团块状向流线型转变。顶体泡向帽状顶体转变,顶体下间隙开始出现。近端中心粒分化出中心粒卫星体。(3)后期:精子细胞核变成上窄下宽的长柱状,形成帽状顶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受精机理提供细胞学依据,利用透射电镜对栉江珧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栉江珧成熟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包括头部、中段与尾部三部分。头部为卵圆形,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纵切面为倒“V”字形,顶体腔内电子密度不均匀,近顶体外膜有一电子密度较高的弧状带,其余部分电子密度较低。核内有高度浓缩的染色质,其中有不规则的电子密度较低的核泡存在。无核后窝,有核前窝和植入窝。中段由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5个呈辐射状排列的线粒体组成。线粒体近卵圆形,由内外膜组成。尾部鞭毛由轴丝和质膜组成。结果表明栉江珧精子超微结构与典型的双壳贝类精子结构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栉江珧的生殖进化及受精机理。  相似文献   

17.
沟纹巴非蛤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沟纹巴非蛤(Paphia exarataPhilippi)精子的发生和精子的超微结构,揭示了从精原细胞逐渐发育成精子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其过程主要包括核逐步拉长、染色质浓缩、顶体形成、线粒体逐渐融合、胞质减少以及中心粒演变为轴丝等。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五个时期。成熟精子属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顶体呈圆锥状,其中的顶体物质分布不均匀,基部密度较其他区域高;亚顶体腔呈倒V字型,内含均匀的低密度物质。细胞核卵圆形。中段由4~5个椭圆形线粒体和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为典型的“9 2”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