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油田地面集输数据的分布特点,采用SuperMap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和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并紧密结合数字油田和物联网理念,探索与研究基于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的Browse/Servre模式油田地面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旨在为油田集输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提高油田事故预警、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关延君  李丽 《现代测绘》2007,30(4):32-34
本文针对现行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与建库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油田地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阶段产生的数据与技术资料加以利用的新思路,以及一套全新、高效率、实用的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与建库的技术方案与作业流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技术要求.本文还结合新疆油田石西作业区地面建设工程数字化与建库工程的实践,利用GeoMedia Professional地理信息软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入库.从而解决了现行技术方案中的周期长、人力与物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重点研究了油田地面工程拓扑关系的建立、更新及展示问题。分析总结出了油田地面工程原油集输系统的拓扑关系,介绍了建立拓扑关系的方法,并提出了通过逻辑示意图把拓扑关系从图形数据转换到属性数据的方法,提高了油田地面拓扑关系的展示效率。  相似文献   

4.
论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正常化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油田和采油厂地理信息数据建设过程中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工程的正常化为例,通过对建立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正常化机制的现状、建立原则和建立方法等的分析,说明建立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正常化机制的要求、条件、关键技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申成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1):122-123,126,130
着重探讨了塔河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实现方法,针对油田的实际,以当前先进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和可视化编程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构架的技术体系为基础,开发一套方便实用的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本系统建设为集原油集输、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集输、道路、输供电线路为一体的可视化数据平台,实现了整个油田数据采集、管线图绘制,以及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综合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从GIS数据的模糊可靠性分析、GIS软件模糊可靠性分析、GIS硬件模糊可靠性分析和GIS人员模糊可靠性分析等4方面阐述GIS的模糊可靠性分析中的关键问题,论述各个关键问题所研究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田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部某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的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为例,初步探讨、试验在油田特定环境中探测地下管线的方法和技术。用一定的实例来证明直连法、夹钳法、感应法和探地雷达等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特定环境(油田)地下管线探测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中首先分析了GIS模糊可靠性对于GIS的意义,接着论述了GIS可靠性分析引入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模糊集的理由,具体阐述了GIS模糊可靠性的几个主要的基本概念,详细论证了GIS可靠性存在着模糊性,并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然后阐述了GIS模糊可靠性分析的几种计算方法和GIS模糊可靠性分析常用的几种模型;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GIS模糊可靠性分析仍需大力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InSAR技术能够还原区域地面历史形变过程,本文采用PS-InSAR方法对19景ALOS PALSAR存档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某油田区域历史沉降特征信息。根据InSAR调查结果,确定了该油田水准和GNSS监测点的布设位置,为最大限度地反映油田开采区地面形变,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DLG产品作为GIS重要的数据来源,其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模糊可靠性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DLG产品的模糊性,结合可靠性理论,对DLG产品的模糊可靠性模型以及模糊可靠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合DLG产品实例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中首先分析了GIS模糊可靠性对于GIS的意义,接着论述了GIS可靠性分析引入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模糊集的理由,具体阐述了GIS模糊可靠性的几个主要的基本概念,详细论证了GIS可靠性存在着模糊性,并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然后阐述了GIS模糊可靠性分析的几种计算方法和GIS模糊可靠性分析常用的几种模型;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GIS模糊可靠性分析仍需大力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倾斜摄影方式的建模相较于传统的建模方式具有高真实、全要素的特性,但是对于近地面数据往往会出现数据丢失或细节模糊的问题。本文克服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通过改进倾斜相机在航空平台和移动测量车上的架设、改进普通的地面街景,将倾斜摄影测量与地面街景较好地耦合,并对倾斜摄影模型中细节的丢失和模糊进行恢复,得出识别度和精度更高的倾斜模型。然后将恢复后的倾斜影像模型与恢复之前的倾斜影像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将倾斜摄影与地面街景进行耦合能够极大地提高影像在近地面的数据精度和细节的真实性,同时弥补了单独使用地面街景技术的局限性和高层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南京地铁南北线工程GPS地面测控网具体情况,着重分析GPS网的起算基准选取、数据优化处理、稳定性分析等问题,做到GPS网点布设合理、精度高且有很好的可靠性,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为铁路、公路、桥梁等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字校园"建设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加快这一进程,本次研究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大学校园。本文以Z+F IM AGER 5010c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到的吉林建筑大学基础实验楼数据为基础,运用3ds max、Auto CAD、Point Cloud等建模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同时将依据点云数据建立的实体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和精度分析,验证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物三维模型建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静地卫星定轨的模糊度及基线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基线相位干涉法卫星定轨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主要误差源及其对相位模糊度计算的影响特性,指出目标卫星的初始轨道精度是影响模糊度解的主要因素;讨论了高稳定度的原子钟和共用本振方法以及近角距的较差观测对提高模糊度解的可靠性和精密定轨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综合有效率的概念,它可作为地面双基线布设及最优选址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型水利枢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水利枢纽的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水利枢纽工程附近环境的复杂、水域面积大、控制点稀疏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机载LiDAR采集数据时会遇到地面控制测量难度大、航摄困难、寻找同名点困难等技术难题.本文就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采集的原始数据和经处理之后的制作成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水利枢纽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鼎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GPS接收机为例,重点介绍了GPRS网络RTK作业仪器配置和应用RTK技术进行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测绘生产作业的过程。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GPS RTK具有工作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数据处理能力强和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等特点,增强了使用GPS RTK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承担更多的测量工作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应用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结构断面测量的必要性和相关要求,引入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去噪、拼接、影像匹配、点云数据抽稀、结构断面提取等操作,讨论了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断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技术优势、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面三维激光数据配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几年在测绘行业中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测绘技术,使测绘行业由原来的单点测绘转变到整体测绘.但是地面三维激光多站数据配准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焦点.结合实际工程对现有的地面三维数据配准方法作概述,并比较各种方法的精度和优缺点,总结出地面三维激光数据较好的配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通用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软件(FSDI-GDPAS)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及其涉及到的关键算法与相关理论,并通过具体工程实践说明软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