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南黄海海底地势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南黄海海底地势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是半封闭的内陆浅海,为新生代沉积盆地,深受外力作用的塑造。海底由西部缓倾斜地势区、西南部辐射状地势区、东部朝鲜半岛西岸水下冲刷槽沟地势区和中部浅海平原及黄海海槽地势区组成,形成由东西两侧向中部缓倾斜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西藏内陆湖泊补给系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范云崎 《海洋与湖沼》1983,14(2):117-127
本世纪初,一些外国学者通过对西藏某些内陆湖泊的初步观察,曾经注意到“西藏湖泊与湖区面积之间并没有一定关系”这个重要现象,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和工作条件,尚未作进一步地探讨。本文根据近几年在西藏广大地区的湖泊考察中所积累的大量资料,从内陆湖泊的水  相似文献   

3.
在海岛调查工作过程中,我们本着以科技促经济,经济促社会的运行机制,突出科技领先,实现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运行、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从长海县的实际出发,协同长海县建立了海洋牧场“1646”工程。这项工程我们是作为建设“海上辽宁”的起步工程之一来抓的。什么是长海县“1646”工程?长海县是我省唯一的一个边陲岛县,岛陆面积153平方公里,内陆海域面积3828平方公里。由海洋、  相似文献   

4.
引言鱼类的人工养殖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远在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淡水鱼的驯养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养殖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近20多年来近海的过度捕捞,日见严重的工业污染,沿海和内陆资源均受到很大的破坏,许多经济鱼类的产量日益下降。鱼类的人工养殖和增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渔业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5.
切萨皮克湾是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因萨斯奎哈纳河等河流的下游海岸沉降而形成,由南向北伸入内陆,将北部的马里兰州和南部的弗吉尼亚州一分为二。切萨皮克湾南北长320公里,东西宽6~60公里,海湾的出口处是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最北端在巴尔的摩以北48公里处,距宾夕法尼亚州界已不远。广阔的切萨皮克湾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但水很浅,平均水深仅6米。  相似文献   

6.
应用计算机控制完成海上或内陆水域的测量工作,现已是广泛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法。从1984年国内第一套自动化测深系统样机问世至今,自动化测深系统自身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为很多测量单位研制过许多不同种类的测深自动化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内外业处理软件,使这些系统从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到后期内业处理实现了真正的“一条龙”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实际工效,深受使用单位的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是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这个城市在对外开放后,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促进对外开放的发展呢?为此,我们访问了青岛市市长臧坤同志。臧坤同志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青岛市的概况。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东、南、西面濒临黄海,北面连接内陆。全市管辖6个  相似文献   

8.
莉萍  方芳 《海洋世界》2004,(6):12-14
死海虽然以“海”命名,但死海实际上是亚洲西部著名的内陆成水湖泊,旧称鲁特湖。死海位于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之间,东北距约旦首都安曼45千米,西距耶路撒冷24千米。死海呈长方形,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4.8至17.7千米,面积1050平  相似文献   

9.
渤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模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是一个三面环陆的半封闭式内陆浅海,流入本海区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等。由于它们来自广大的内陆不同区域,携带入海物质各有差异,在运移和扩散等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沉积体系。因此借助一般经典方法定量地分区与分析较困难。鉴于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海洋、地质等现象是可行的,因此我们试图从地球化学角度,采用PFS模糊聚类与模型识别贴近度分析方法,进行多元组分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东岸的海底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浅海区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明显有别于海水,目前已被大量开采利用。从内陆向海区分别取地下水样化验分析,其pH值、密度、钠吸附比(SAR)、rCl/rBr等化学特征值呈现出从陆向海逐渐变化的规律,内陆含水层地下水中较高的硝酸盐类污染物,在海底地下水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也由ClCa·Na·Mg型转变为ClNa·Mg型和ClNa型。另一方面,海底地下水的主要组分、浓度和矿物相组成也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发现,从内陆向海区,地下水的离子强度和矿物质的饱和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的这些离子以及矿物相在空间上的水岩交换变化,使地下水逐渐从淡水演化为微咸水和咸水,构成了海岸带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的一般模式。鉴于海底地下水与内陆地下水的紧密联系,今后陆地含水层一旦被污染,地下水向海区的化学输移将带来一定的环境效应。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将深度基准面思想引入内陆湖泊水深测量,实现湖泊"海图"的制作。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内陆湖泊基准面确定原则及水深归算方法,在湖区水深图可读性、实用性、船舶航行安全性及湖区水域监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40 年来山东半岛滨海与内陆地区气温变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959~2012年的年平均气温为数据源,用Mann-Kendall(M-K)秩次相关法对山东半岛滨海(以威海、成山头和海阳气象站平均值为代表)和内陆(以济南、沂源和兖州气象站平均值为代表)区的气温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73~2012年以来滨海和内陆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总体呈增加的趋势,但低于同期全球增温幅度。从2个区域的比较来看,滨海区增温变化高于内陆区0.17℃。但是,M-K趋势检验表明,滨海区年平均气温波动幅度小于内陆区。不同分析时间序列长短对结果的影响极大,随分析时间序列(尺度)增加,变化趋势(β)无规律,但正态分布统计量(Zc)随分析时间序列增加而增加。本文对相同气候类型下滨海和内陆气温变化的差异性进行探讨,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估在全球升温背景下,滨海和内陆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和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庆  郭华东  李震 《海洋通报》2004,23(2):8-12
介绍了微波辐射测量面目标表面亮度温度的原理,分析了冰雪的微波辐射特性与亮温特征。利用专题微波成像仪 (SSM/I) 数据研究了 1988 年 1-8 月份东南极内陆冰雪表面亮温变化。首先根据 37 GHz 水平极化辐射亮温 175 oK 等温线推算南极大陆冰外缘线,然后利用 37 GHz 数据计算分析了东南极内陆 1988 年年内 1-8 月的地面亮温均变化。结果表明在东南极内陆的地面亮温年内月均变化不大;在东南极的边缘,其受大洋季候风变化影响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登顶冰穹A     
北京时间2008年1月10日凌晨,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已行进至距中山站1172千米处,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只剩115千米,此处海拔3910米,已经进入南极内陆Dome-A核心区域。此时,考察队员以及车辆已经出现了高原反映。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8,(8):6-6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即将开始建设,国家海洋局7月16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为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征集站名。  相似文献   

16.
内陆湿地是发育于海岸带以外陆地上的湿地总称。斧头湖为内陆淡水湖,属于典型的内陆亚热带湿地,与其它内陆湿地的研究具有可比性。近年来,斧头湖湿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景观、气候、水文及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并由此显现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效应。本文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和处理了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分阶段研究了斧头湖湿地土地利用/覆盖演变格局与过程;探讨了斧头湖湿地总体景观水平格局变化特征和不同景观类型水平变化特征,以及斧头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增加,斧头湖区的景观生态格局具有破碎化的趋势,地表径流和流域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野生生物种类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田小明 《海洋世界》2011,(11):22-25
2008年10月20日,"雪龙"船一声长笛,告别上海,开始了又一次南极科学考察的艰难历程。这是我国进行的第25次南极考察,也是一次必将被写入历史的考察——从宣布进行冰穹A考察起,经过13年的努力与精心准备,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要完成一项特殊、艰难而又举世瞩目的壮举: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作为随队记者,我目睹了建站的全部过程,与队员们一起工作,冰雪南极留下了我们辛劳的汗水。  相似文献   

18.
薛钊 《海洋世界》2010,(6):77-80
"海洋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你不必从海底把东西带上来观赏。‘远程参与’可以把你带到那里,带到现场。真实的遗址远比遗物重要。事实上,从历史遗迹中取走东西会给下一代造成损失。我们现在拥有了技术,可以清楚创造、展示水下博物馆并让人们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探访它们。我们不必要毁坏这个世界来欣赏它。"——罗伯特·巴拉德  相似文献   

19.
海洋馆、水族馆、海洋世界、海底世界……名目繁多、形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把海洋搬到内陆,奇妙的海底世界给久居内陆、远离海洋的人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新奇感,中国大地大兴海洋馆热,演绎出世纪末的海洋情结——让我们一起进入海洋世界,做一次令你终生难忘的巡礼。圣亚水族与海洋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距离海洋越来越远,这时候修建水族馆,是对海洋、对自然的一种心灵的回归。第一代水族馆:排列鱼缸是水族馆最为原始的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