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的晚泥盆世法门晚期地层中发现板海神石及大型弓海神石菊石动物。板海神石动物群由Platyclymenia (Pl.) subnautilina (Sandberger)、Sporadoceras sp.和Prionoceras frechi (Wedekind)等分子组成;可能与Annulata事件有关。弓海神石动物群中Protactoclymenia sp.和Cyrtoclymeniasp.以壳体硕大为显著特征,直径可达20cm。这些菊石可与西欧晚泥盆世标准菊石带第Ⅳ带的菊石组合进行对比(相当于牙形石Upper trachytera至Lower expansa带),而且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弓海神石动物群,其产出层位可作为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2.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上托阿尔斯(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指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们在寻找磷矿时,积累了浙江杭州地区(包括临安、富阳、桐庐等地)震旦系西峰寺组的地层资料,发现其中有石煤层赋存,且层位稳定,分布也较广泛,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石煤层位。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区晚泥盆地—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汝旋 《广东地质》1997,12(1):10-18
广(州)花(都)地区晚泥盆世早,中期为碎屑岩沉积,与东江地层分区的基本特征相似,但法门期中时至早石炭世地层的发育情况却与桂湘赣地层分区的着重晚密切,构成其独特的沉积层序,其中,春湾组是东江地层分区特有的岩石地层单位,在本区的地质时代属于弗拉斯期至法门期早时;天子岭组,帽子峰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和曲江组均源自桂湘赣地层分区,穿着广花地区的地劭地法门期中时,法门期晚时至杜内期早时,维宪期早时,维宪 戡  相似文献   

5.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ZK1200B钻孔1.12~53.00 m处岩芯的部分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据此,较精确地划分出了4层含钾岩层,发现有钾石盐、光卤石、杂卤石、泻利盐、硫锶钾石、天青石等固体盐类矿物,其中的硫锶钾石和天青石矿物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属首次发现。钙芒硝岩层中含有硫锶钾石、天青石,推断其锶可能来源于深部地层水(或油田水)的补给,对罗布泊地区钾盐矿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镇梁 《地质论评》1981,27(2):184-184
广西区域调查队三分队近年来在玉林地区开展1:5万区调工作时,于玉林附近发现早泥盆世笔石相地层。这是继在钦州地区发现早泥盆世笔石相地层之后的又一新成果,为广西早泥盆世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研究广西地壳运动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分带及其全球对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处于下扬子碳酸盐岩缓坡较深水区域,地层序列完整、清晰,各类化石是区域乃至全球最为丰富、序列最为完整的,是研究国际早三叠世年代地层最经典地区之一.对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平顶山北坡剖面、马家山南剖面系统采样和精细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结果表明,下三叠统至少可以划分为8个牙形石带,建立了在华南具有代表性的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自下而上为(1)Hindeodus typicalis带;(2)Neogondolella krystyni-Neogondolella planata带;(3)Neospathodus kummeli带;(4)Neospathodus dieneri带;(5)Neospathodus iaageni带;(6)Neo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带;(7)Neospathodus homeri带;(8)Neospathodus anhuinensis带.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为建立下三叠统印度阶与奥伦尼克阶界线的全球层型(GSSP)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1:10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查证,在河谷的水系洪积物中发现孔雀石化中粒砂岩之转石,按照转石找矿法进行矿源层追索,新发现砂1岩型铜(银)矿产于上石炭统科古琴山组微细粒-中细粒砂岩中,是阿吾拉勒地区新发现的一种铜(银)矿床类型.发现铜(银)矿(化)体15条,矿体中铜与银呈正相关关系.该矿床的发现对阿吾拉勒地区普查找矿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西地质》2000,14(4)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小江图组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在安远县鹤仔乡发现了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岩群,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对其中两个侵入体采集的样品进行颗粒锆石直接蒸发法测年,锆石Pb-Pb法同位素年龄值一个为1848±20Ma,另一个为996±29Ma(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地质实验室测定)。该发现表明华南除有褶皱基底外还可能存在结晶基底,为华南地区地层、岩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安远县鹤仔地区发现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岩群$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小江图组  相似文献   

10.
鲁中寒武系馒头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近几年在鲁中不同地区发现馒头组石店段中均有震积岩产出。震积岩形成于干燥的潮坪泻湖环境,发育在下寒武统的上部。它们具有记录强地震事件的泄水构造(地震成因泥晶脉)、液化卷曲变形、阶梯状小断裂、层内错断和液化网状裂纹等层内构造的特征。本文通过地层综合对比,论证了不同地区震积岩的等时性。认为:鲁中早寒武世末有一个地震活跃期;地震序列属乔秀夫(1994,2001a)提出的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的原地系统;震积岩分布范围是约在510Ma前,以古郯庐带为震中的强地震之7-11度烈度区。为区别于张增奇(1996)提出的鲁中新元古代石旺庄期地震事件层,将此地震成因地层名之为馒头期地震事件层。  相似文献   

11.
鲁西地区的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由于发生了较强烈的白云岩化作用,地层中的沉积构造和生物化石几乎消失殆尽,地层划分对比很困难,甚至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也难以确定。调查发现,青州尧王山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发育齐全,白云岩化程度较弱,牙形石化石丰富,可与国际层型剖面对比,是鲁西地区完善地层划分和确定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2.
陈笑媛 《贵州地质》1994,11(3):218-223
本文论述了贵州沿河土地坳中奥陶统牙形石生物地层,该地中奥陶统(十字铺组和宝塔组)地层发育,岩性以碳酸盐类为主,牙形石较丰富,其牙形石组合面貌与扬子地区基本一致,系属北大西洋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3.
我队81、82两年承担晋中盆地地下水长观建网勘察,完成钻探工作量8000余米,计29个孔(孔组),部分钻孔在第四纪古河道、冲积扇和洪积扇地层施工,卵砾石粒径大,松散、层厚。其中有四个钻孔,全孔均为卵砾石、漂石。卵石直径小的30—50毫米,大的漂石直径0.4—0.8米,从孔内可以取出圆柱状完整岩心(见附图)。卵砾石层中夹有粗细砂层。有的还夹有薄层粘土。厚层卵砾石地层钻进乃目前工艺技术上的难题,主要特点是地层胶结性差,孔壁极不稳  相似文献   

14.
辽西义县组蝾螈类化石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西葫芦岛市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1处新的蝾螈化石点。新台门一带出露的湖相沉积地层主要是一套灰绿色安山岩与紫色泥质粉沙岩的互层。该层中除了产蝾螈化石外,还有诸如Ephemeropsis,Eosestheria,Liaoningocladus等其他动植物化石。过去发现的Liaoxitriton化石点是在同一地区比新化石层稍高的层位中发现的。该类蝾螈化石曾报道产于早白垩世的九佛堂组,但是新近的野外调查表明,该化石点所在层位也属义县组。  相似文献   

15.
北武夷山地区银矿源层有:(1)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地层(2)下侏罗统碎屑岩系地层(3)石炭-三叠系灰岩地层和(4)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地层。  相似文献   

16.
北武夷山地区之银矿源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江西地质》1996,10(1):65-68
北武夷山地区银矿源层有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地层,下侏罗统碎屑岩系地层、石炭-三叠系灰岩地层和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地层。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蓟县地区,第四系列新统地层较发育,并发现丰富的哺乳动物石和人类活动遗迹。作者根据实测剖面由老至新划分为二个组:(1)中更新统小岭子组,为沿穴堆积物,由含角砾砂质粘土,夹石灰华及“灰烬层”组成,可见厚度5.9-6.6m。其中含梅氏犀,肿骨鹿,猕猴,李氏野猪等动物化石;(2)上更新统官善村组,为地表沉积物,由砂质粘土,夹透镜状砂和砂砾层组成,厚度>16m。该组中产有披毛犀,普氏野马,纳犸象,野猪  相似文献   

18.
近在淮南煤田谢桥井田主检孔736米上石盒子组17煤顶板的泥岩中找到菊石(?)化石碎片及鱼鳞化石。同时在其上地层中还发现有0.3米的燧石层,该燧石层在淮南地区同期地层中分布还较稳定,暂时尚未发现该层含有海绵骨针及其它微体化石,是否可与河南禹县二迭系上石盒子七煤组中的硅质海绵岩对比,尚待进一步工作;另在主检孔邻孔932米4煤顶板泥岩中找到舌形贝  相似文献   

19.
1:25万松西幅、温泉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层方面,共确定组级地层单位27个,段级地层单位9个、非正式地层单位2个,绝大多数地层化石丰富,时代依据可靠;在拉竹龙组采获大量早中泥盆世珊瑚、腕足化石,且拉竹龙组不整合覆盖于奥陶系和志留系之上;发现了几个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三岔口西部发现丰富的早奥陶世化石,建立了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在龙木错北新发现志留纪地层;在测区中西部起用了中侏罗统龙山组;发现了大量新近系松西组安山质火山岩沉积盆地;在舒木营地一龙木错一多梁山一带发现3个古近纪陆相地层蚂蟥山组;在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珊瑚礁体,可细分出礁基、礁格架、礁前塌积角砾及礁间相沉积;在喀喇昆仑地层区发现台地相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在上石炭统擦蒙组中发现冰川坠石沉积。岩石方面,在羌塘北部首次发现碱性花岗岩类;详细调查了古生代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大量古近纪安山质火山岩。构造方面,识别出3期褶皱,发现间隔状分布的南北向构造带,对龙木错-双湖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南北向断裂的研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20.
桂林岩溶地区粘土砾石层中第三纪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金荣  杨荣玉 《中国岩溶》1997,16(4):370-385
桂林岩溶地区粘土砾石层中发现第三纪地层的存在,由下至上发现3个孢粉化石组合,即:第Ⅰ组合(乐群组组合),栎粉属—栗粉属—柏科—杉科组合;第Ⅱ组合(乌石岭组组合),栎粉属—栗粉属—光面水龙骨单缝孢属组合;第Ⅲ组合(望城岗组组合),栗粉属高含量组合。它们分别代表中始新世、中晚始新世、上新世的地层。同时还发现了早第三纪时有海水沿古漓江河道间断入侵的现象。所有这些将对长期有争议的粘土砾石层(所谓“泥砾层”)的成因及形成时代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将对该区相应时代热带岩溶发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