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我国卒中后抑郁(PSD)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2日关于PSD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151篇,10年来发文量呈下降趋势;最高产作者是宋景贵,发文43篇;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发文28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神经功能”出现频次最高(216次);形成了25个较为合理的聚类。结论:研究个体、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提高研究质量;PSD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与分析以及临床护理干预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为PSD的微观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近40年中医药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相关文献,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记载中医药治疗POGD的中文期刊,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92篇,发文量≥5篇的研究者共20名,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是曹立幸(12篇)、李平(11篇)、李娜(10篇);主要研究机构10所(发文量≥10篇);纳入关键词486个,其中频次≥70次的关键词共19个;关键词聚类显示共形成15个聚类标签,涉及足三里、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针灸等。结论:近40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POGD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治疗热点主要集中于穴位贴敷、针灸,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20年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113篇文献。作者合作图谱中23名作者发文量≥3篇,形成6个主要的作者合作群。机构合作图谱中佛山中医院发文量最多(18篇)。关键词图谱共纳入573个关键词,热点关键词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等,围绕手法的的固定方法、复杂型骨折的微创、并发症预防及中医药参与康复及功能锻炼治疗分为12个聚类。结论:本研究领域有典型地区特点,应鼓励跨机构和地区间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手法复位技术的流派多样性及固定工具改进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传统手法联合微创治疗和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复位,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究五苓散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3年4月5日收录的五苓散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977篇文献,来源期刊发文较多的是《河南中医》(84篇),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为主(81.2%),治疗疾病以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为主,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王东生(12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46篇)。结论:五苓散治疗肝肾疾病的关注度较高,前景较好;中医药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动物实验、中医药信息化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发文量逐年上升,研究者及研究机构应密切合作,注重循证医学证据,加强多中心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析龙胆泻肝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题词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已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NoteExpress去重后,导入CiteSpace 6.2.R2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谱,并统计具体频次。结果:共纳入文献1232篇,近10年内发文量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较稳定。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毕宏生和张晓杰(均发文7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有“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等。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突发性耳聋等疾病的临床疗效是研究热点,探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等药理学机制是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的文献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浅析其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0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直观展示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16篇,均为中文文献。发文量显示目前该领域发展态势较好;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宋咏梅为核心的山东中医药大学与以何丽云为代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是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该领域研究方向主要在针刺及名医经验等方面;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研究方法稳步更新,各有特点,研究内容传古通今,学术思想多样。结论: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中医药治疗失眠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趋势,浅析了该领域研究特点,为新研究提供前沿视角。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去重后,借助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图谱绘制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58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位居首位(93篇);作者王淑玲发文量最多(10篇);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5篇);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眩晕及梅尼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联合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等领域。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用药规律、中医药联合应用、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半夏白术天麻汤未来的研究趋势。半夏白术天麻汤研究仍处于上升期,本研究为更好地掌握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我国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关于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63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护理满意度、护理管理、护生培养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为焦虑、睡眠质量、抑郁。结论:研究个体、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提高研究质量;今后应探索出更加适宜、有效的关怀模式,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探索中医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发表的中医药治疗OAB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使用CiteSpace 6.1R6软件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发文机构合作图及关键词知识图谱(包含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和突现网络图)。结果:共纳入189篇文献,主要研究者由王小龙、何爽、杜星辰等组成,形成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频数较高的关键词包括琥珀酸索利那新、针灸、中医药疗法等,发现10个关键词聚类及10个突现关键词。结论:OAB的相关研究在近年内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多以主要机构为中心进行,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及主要机构合作网络均较密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在不断发生变化,说明中医药治疗OAB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围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在DN治疗中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以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研究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2000—202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所选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对作者、机构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975篇。中医药治疗DN的年发文量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100篇),但整体基数较小。研究机构较分散,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相对集中,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主要为各中医药大学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跨地域之间的合作并不多见。关键词共现聚类被分成8个聚类。研究热点在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DN的治疗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治疗DN相关中药、方剂的挖掘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前沿在于中药对氧化应激的控制。结论: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初步直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研究仍然比较热门,研究潜力大,展现了可合作的机构与作者,提供选题的参考内容及方向,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四逆散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与四逆散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经NoteExpress 3.5.0.9054去重及数据清洗后,利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7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李越峰(41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120篇),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组方配伍和基础研究等相关领域。结论: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方面关注度较高,近年研究热点为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痴呆症护理与康复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老年痴呆症护理与康复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Excel制作发文量折线图,应用CiteSpace 6.1.R6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相关知识图谱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64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作者群体及机构间的合作程度低,未形成多中心研究团体;热点主题为康复护理模式、认知功能、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护理与康复结局、安全管理;发展趋势为满意度、脑栓塞、睡眠质量。结论:老年痴呆症持续被科研人员关注,未来研究者应聚焦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机制、移动健康设备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安全评估量表的修订、老年痴呆症合并脑栓塞患者的多元化干预手段、非药物疗法对睡眠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及建立健全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VOSviewer及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发掘国内癌痛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态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源,以“癌痛”或“癌性疼痛”或“癌症疼痛”等为主题词,检索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章。通过合作网络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6522篇文献,近10年来癌痛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各作者普遍发文量较少,核心团队尚未形成,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核心学者为马正良教授;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各机构跨区域合作相对较少;关键词聚类分析分别形成了21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痛、癌痛患者综合护理、肺癌疼痛治疗为癌痛领域热点研究方向,但各个方向研究均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归纳、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与天麻钩藤饮相关的文献。采用NoteExpress合并去重,运用CiteSpace 6.2.R3软件进行作者共现、机构合作、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29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最多的为《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冼绍祥;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出现频数及中介中心性均较高的关键词为眩晕、肝阳上亢、头痛、临床疗效、中风。结论:临床应用与辨证施治是目前天麻钩藤饮的主要研究热点,未来可深度挖掘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并联合多团队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为临床更好应用天麻钩藤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中医和APP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发表与中医学和APP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Excel对发文量进行分析,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年发文量、作者共现及关键词突现、聚类等时区、时间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中文文献235篇。中医学与APP、中医学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研究兴起于2010年之后,2013—2017年出现大幅增长,2017—2018年增长趋势较为缓慢,从2019年开始发文量有所下降,但之后的发展仍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作者群一为以李浩、刘剑刚为核心作者的作者群,一为以李敬华、于彤、于琦为核心作者的作者群,主要的研究热点包括健康管理、大数据、用户体验、APP、移动医疗、可穿戴、健康传播。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可穿戴设备在2014—2015年关注较高,在2015—2016年,其借助移动数据来对人体进行姿态识别和实时监测,实现了很好的健康管理。关键词时间线图谱结果显示,2019年出现了“妇幼健康”“人工智能”和“老年人”等关键词,2020年出现了“使用风险”“动作感知”“健身行为”“健身知识”和“健身态度”等关键词。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显示,排名前5位的突现词依次为可穿戴(2.1)、人机交互(0.68)、界面设计(1.58)、慢性病(1.36)、移动医疗(1.03)。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旺盛,其中以妇幼和老年人尤为突出,但我国对中医和APP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加强团队、机构的合作,推动国内中医学和APP结合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研究领域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2年1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的研究文献,使用Endnote X9.1软件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年度发文量、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及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并进行共现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85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间合作整体欠佳,山东、北京、辽宁为核心地区,跨地域合作较少。气虚血瘀证、心功能、中医证型、冠心病、临床疗效为高频关键词,生成9个聚类标签,突现分析得到前25位突现关键词,参芪益气滴丸、参芪益心方、保元汤等治疗方剂和射血分数、心室重构等评价指标持续至今,将会是未来研究的热点。结论:目前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多个核心研究团队,但各个团队间的合作欠佳。研究热点集中在临床研究、临床疗效、中医证型、心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研究热点、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方剂学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818篇,均为中文文献,其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且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团队,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心性均>0.1,是方剂学教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传统课堂逐渐被多种新兴教学方式取代,且2015年后聚类“#11 课程思政”内容逐渐增多并持续至今;2020年后突现的关键词“课程思政”,突变强度最高。结论:1)方剂学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强作者、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推进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2)方剂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随着时代变迁不断革新,传统课堂教学被新兴互联网教学方法取代,“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3)方剂学课程思政是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近2年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参苓白术散近二十年的相关文献,探讨其应用现状、研究热点及态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自2003年2月28日至2023年2月28日发表的有关参苓白术散的相关中文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所纳入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65篇,发文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为181篇;纳入693位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是刘喜平;纳入569所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975个,关键词共现结果提示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结论:参苓白术散的研究热点目前多集中于临床观察、经验举隅、作用机制与药理研究等方面,未来应开展多学科、多方向、多要素研究,以进一步挖掘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收录的天麻钩藤饮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内容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结合关键内容提取重点,对天麻钩藤饮的发展趋势进行图谱展示,发现其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总收录文献1499篇,年发文量呈波动涨幅趋势,作者合作网络纳入了682位作者,其中以冼绍祥等为代表。纳入的关键词图谱共计495个,主要研究机构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机构,联系较为密切。结论:目前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治疗脑梗死、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近10年脑卒中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10年发表的脑卒中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的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278篇,发文量总体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热点可归纳为脑卒中发病类型、护理措施的选择、观察指标;研究前沿为肢体功能、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时间线图谱从研究内容、护理措施、研究对象、发病时期、并发症种类及观察指标6个方面呈现了我国近10年的发展路径。结论:脑卒中并发症护理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建议未来各研究团队加强学术研究及合作交流。加强对脑卒中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