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ROSAT巡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2.
从ROSAT巡天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文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宋代的恒星观测持续不断,观测记录翔实丰富,星图绘制准确科学。宋代的恒星观测成果丰富,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科学遗产,表明它在中世纪时期达到了巅峰。天文仪器日臻完善,是这—硕果的保证。北宋至南宋的300余年中有记载的制造浑天仪6座、浑天象4座,大规模恒星实测有7次。其中景祐年间的恒星测量现留有341颗星的位置表——杨惟德星表,皇祐年间(公元1052年)的恒星观测现留有360颗星的位置表——周琮星表。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天台1994年的VLBI观测情况作了扼要介绍,表1给出全年VLBI观测的实验名称、日期、始末时间、持续时间、工作波长、记录终端类型以及参加观测的台站等;等2给出每次实验的观测源名。  相似文献   

5.
陈培生 《天文学报》1995,36(4):394-399
本文利用红外天文卫星点源表及哈勃望远镜导星星表对1990年新发表的75个S星进行了IRAS红外源及GSC光学对应体的证认,给出41个S星有IRAS对应体,12个S星有GSC光学对应体。  相似文献   

6.
何玉囡 《天文学报》1998,39(4):370-380
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是本世纪中国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对这次日食概况和中国,特别是漠河地区见食的情况作一介绍。这次观测结果基本上与预报一致,文中所列各表供观测者处理资料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是本世纪中国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对这次日食概况和中国、特别是漠河地区见食的情况作一介绍.这次观测结果基本上与预报一致,文中所列各表供观测者处理资料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给出了两对双星的月掩星光电观测结果,它们是SAO075627和SAO098245,其掩星光变曲线和计算拟合曲线分别由图(1)和图(2)所示,计算结果列于表2。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总结了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日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射电望远镜上进行的水脉泽源的观测,观测结果汇集为表1和图1。在所有435个观测对象中共观测到195个水脉泽源,其中108个为新探测到的 本文对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亦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收集了BL Lac天体的有关信息作为前文(Fan&Lin1996)的补充,并在文中加入了具有喷流、具有超光速子元和具有高能γ射线辐射的BL Lac天体表。同时在表1c中列出了BL Lac天体的发射线,对偏振度与大幅光变的统计相关在相对论成束框架下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影响照相底片、光电倍增管,直到CCD等探测器信噪比的因素。并导出了阵列量子器件的总信噪比与其单个象素的信噪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将阵列量子器件用于天文观测时,信噪比关系式对观测和资料处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探讨了初轨确定问题。测角观测误差看作为参数的微摄动,而非线性规划的灵敏性分析模型(fhp) 建立在无摄动的情况下。由此,得出了在一阶近似下轨道根数计算值和测角观测误差值间关系的分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1.56米望远镜CCD线性检测及非线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精细测光需要对CCD的线性特征有仔细的了解,本文对上海天文台金山1.56米望远镜的THOMSON TH7896A 1024×1024CCD作了全程线性分析,为有效搜索非线性坏像元提出了“偏离因子法”,并以此为判据对坏像元逐个进行了非线性特征的分析,讨论了“fat-zero”现象,指出了过去文献中未描述过的另一类非线性现象,最后将各坏像元的位置和非线性特征多数列成表,公开释放以供所有开放实验室的用户共同使用。  相似文献   

14.
1998-1999年的狮子座流星雨观测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概要介绍了在此期间目视观测,雷达观测,航空观测,气球观测,卫星安全检测星撞击月球和月球钠尾观测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该文简述了巡天观测和星表编制的历史和意义.介绍了天体测量星表与巡天观测的最新进展,如位置星表URAT、Pan-STARSS、LSST;自行星表LSPM、PM2000、BDKP;视差星表USNO,CTOPI、L和T型星的视差测定等.简略介绍了天体物理星表,其中包括测光星表GCPD、UBV、GSPC;光谱星表MSS、BDSS,SDSS和视向速度星表GCRV、CORALIE、RAVE.特别描述了恒星名至今仍在使用的20世纪初编制的Durchmusterung、Lowell、HenryDraper星表.描述了近年来普遍受到人们关注的联合星表编制的发展,如SKYMAP、距离太阳10 pc内的近距星表RECONS、描述了局部天区的HDF、双星星表等.另外还介绍了其他波段的巡天观测,如射电的NVSS、FIRST;近红外的IRAS PSC和FSS;X波段的WGCAT星表等.最后,对今后开展巡天观测和编制星表提出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MS320VC5402外挂程序存储器的在线编程技术,给出创建系统引导表的具体步骤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16位并行引导装载方法,并在以DSP为核心的氢钟自动调谐系统中得以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7.
18.
Radio observations of some active regions (ARs) obtained with the Nobeyama radioheliograph at λ=1.76cm are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n the upper chromosphere, based on thermal bremsstrahlung.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n the photosphere from observations with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Telescope (SMFT) at Huairou Solar Observing Station of Beij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The difference in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between the two layers seems reasonable. The solar radio maps of active regions obtained with the Nobeyama radioheliograph, both in total intensity (I-map) and in circular polarizations (V-map), are compared with the optical magnetograms obtained with the SMF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adio map in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photospheric magnetogram of a plage region suggest that the radio map in circular polarization is a kind of magnetogram of the upper chromosphere. The comparison of the radio map in total intensity with the photospheric vector magnetogram of an AR shows that the radio map in total intensity gives indications of magnetic loops in the corona, thus we have a method of defining the coronal magnetic structure from the radio I-maps at λ=1.76 cm. Analysing the I-maps, we identified three components: (a) a compact bright source; (b) a narrow elongated structure connecting two main magnetic islands of opposite polarities (observed in both the optical and radio magnetograms); (c) a wide, diffuse, weak component that corresponds to a wide structure in the solar active region which shows in most cases an S or a reversed S contour, which is probably due to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Sun. The last two components suggest coronal loops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above the neutral line of the longitudinal pho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19.
太阳系外行星作为研究恒星演化重要的天体和探索生命起源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是天文学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发展出近10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随着天文观测设备探测精度越来越高,自1992年至今,已发现4 000余颗系外行星.近几年天基天文观测手段日趋成熟,探测系外行星的精度与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并带动着更多地基系外行星探测...  相似文献   

20.
预报说明 因为位置关系,即使位于同一市、县的不同位置,预报时间可能与观测者实际地点的19食时间有几秒,甚至十几秒的差别,这点请观测者必须注意!表中是各市、县的预报时问和见食情况,供大家在选择观测地点时所用,预报时间全部采用24小时制北京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