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绝对自行资料,确定了年轻疏散星团NGC 2244天区恒星的运动学成员概率,并对星团成员概率以及自行矢量的分布、不同成员概率恒星的位置分布情况、径向数密度轮廓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星团的特征尺度;进一步结合已知的星团距离和视向速度资料,计算了NGC 2244的三维空间运动速度,结果表明NGC 2244是一个典型的薄盘族星团。  相似文献   

2.
疏散星团的全部研究工作必须以合理确定星团成员为前提。在用于星团成员研究的各类判据中,自行资料有着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利用相对自行确定疏散星团成员方法的历史沿革和近期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着重讨论了Sanders方法的合理性、存在问题和改进的途径。最后,简要地介绍了我们所提出的一种确定星团成员的严格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恒星自行测定精度不相等这一普遍性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40厘米双筒天体照相仪所拍摄得的10对底片(历元差16─70年),经PDS测量仪测量,共确定了疏散星团Mll天区872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其中85%以上恒星的自行测定精度好于±0″.1/百年.利用所测得的相对自行和新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不同星等组恒星的分布参数并计算了团中心距r≤25'内785颗恒星的成员概率,其中成员概率大于0.7的恒星共有541颗.详细的讨论表明,新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更为严格,实用上也是可行的,可以使星团成员确定取得更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用最大似然法确定疏散星团成员时,对星场范围内恒星自行的矢点图进行合理整修的重要性,并尝试提出剔除大自行恒星的具体判据。此外,对该方法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按最大似然法确定疏散星团成员的完整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5.
准确的成员判定是星团蓝离散星研究的首要问题。本利用星团的测光、自行和视向速度等数据及观测资料,对10个较年老的疏散星团进行了蓝离散星的证认和成员确定工作,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较纯的星团蓝离散星样本。  相似文献   

6.
温文  赵君亮  陈力 《天文学报》2006,47(1):9-18
利用上海天文台40厘米折射望远镜照相观测资料所得出的恒星自行,按最大似然原理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内恒星的成员概率.分析表明星团成员确定是非常有效的,成员概率p≥0.9的恒星计有250颗.最后,确定了星团的空间运动,并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疏散星团进行成员星辨认是研究疏散星团的性质和确定疏散星团基本属性参数的首要步骤,对利用疏散星团开展的恒星演化以及银河系结构等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恒星运动学方面的信息(自行和视向速度)来建立可靠的成员星辨认模型,是成员星辨认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利用运动学数据进行成员星辨认较为成熟的模型主要是Vasilevskis-Sanders的方法和非参数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方法:建立多维模型和聚类算法等,但这些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随着天体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数据精度不断提高,提高成员星辨认模型可靠性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综述了用运动学方法对星团进行成员星辨认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对各类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每种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在Gaia时代下,对成员星辨认模型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上海天文台的照相底片资料,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364颗恒星的自行和成员概率,并对有关自行测定的方法、结果和精度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使用的底片历元差为87年,全部恒星自行中误差的均方根值为1.09mas/a。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疏散星团M67区域内1067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值,按最大似然原理求得每颗星的成员概率,并由此确定了375颗为成员星,这375颗星的成员概率大于0.65。按照判别分析原理所确定的成员星数为412颗。  相似文献   

10.
求最大似然函数参数估值的一种对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把一种对分法应用于求得确定疏散星团恒星自行成员概率的最大似然函数中参数估值,并给出计算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对初值要求低,不需计算偏导数,收敛也较快。  相似文献   

11.
整理汇集了迄今最完整的同时具备绝对自行与视向速度数据的144个疏散星团样本,计算得出这些星团的3维空间速度。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采用了更多样本)和运动学性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疏散星团NGC2286天区内2284颗恒星的相对自行、自行测定误差和成员概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若干疏散星团的实测资料,对近代确定星团成员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得到的结论是: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星成员的研究可以取得基本一致的结果。合理的做法也许是应该根据星团观测资料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确定成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疏散昨团NGC2286天区内250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及成员概率判定资料,首次对该星团的半径、光度函数以及内部运动等做较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对NGC2286这个中等年龄的星团,正处于动力学演化的初级阶段,在空间和速度上都没有表现出象年老疏散星团M67那样较为明显的分层效应。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疏散星团NGC 6530的自行观测数据和成员判别结果,给出了星团的光度函数,并详细讨论了星团的质量分层效应。分析表明,NGC 6530存在空间质量分层效应,但并不存在速度质量分层,因此星团的表观空间质量分层可能起因于星团形成时的初始条件,而不是动力学弛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整理汇集了迄今最完整的同时具备绝对自行与视向速度数据的 14 4个疏散星团样本 ,计算得出这些星团的 3维空间速度。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 (采用了更多样本 )和运动学性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给出了疏散星团M11中心25′×25′天区内872颗恒星的相对自行、自行测定误差以及团中心距r≤25′范围内785颗恒星的成员概率,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疏散星团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性。近年来在观测和理论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综述了疏散星团的研究现状,对成员判别、基本参数确定、团与恒星的演化、团的结构和动力学进行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近期国外发展的四份猪户星云星团天区内有较高精度的自行资料转换到上海天文台所得同一区的恒星自行系统,并进行了合并,得到该天区内1663颗恒星的高精度自行和成员概率,为进一步研究猎户星云星团的天体物理性质和内部运动提供了一份有较大视场范围和较宽星等范围的高精度自行样本。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上海天文台相隔35年的两期照相底片资料,测定了疏散星团NGC2244所在天区55’×55’范围内495颗恒星基于Tycho-2星表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对自行精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