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异常对太湖流域水资源及社会经济影响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涛珍  袁汝华 《地理学报》2000,55(Z1):143-149
针对太湖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气象特点,分析了气候异常对水资源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并对气候异常造成的水旱灾害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异常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胡杨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区地理》2021,44(3):637-642
2000—2020年期间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输水有效抬升了下游的地下水位,并对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了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植被类型变化可能对胡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产生的影响,总结了生态输水后胡杨林碳释放关键过程-土壤呼吸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解析了间歇性生态输水所致的水淹干扰对胡杨凋落叶分解的影响。综述分析表明,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和碳释放过程均产生了作用,从而对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总体而言,20 a的生态输水增大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碳汇面积,提高了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遏制了下游胡杨林的退化,使部分裸地逐渐变为草地、林地或灌丛地,这种演变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生态输水所致的地下水位和土壤水分的变化会影响胡杨林土壤碳释放过程,其中胡杨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水位有关,而水淹干扰对胡杨凋落叶质量损失速率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对乡村城市化进行了研究,尔后国外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方发达国家、亚洲、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等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对国外的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和比较,对深化我国的乡村城市化研究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地区广泛分布,它的形成和演替深刻地改变了土壤表层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而影响了荒漠地区一年生植物的种子传播、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过程。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生物土壤结皮对一年生植物影响的研究,综述了生物土壤结皮对一年生植物的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各研究结论中存在争议的原因,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对一年生植物种子传播、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影响的内在机理,指出了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地区植被组成的筛选作用,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赤峰市土地整治中心主任李云涛一行对全市12个旗、县、区的在建整治项目进行了督查,督查过程中,对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等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其中,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给予了现场解答,并对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了重点检查。对于施工进度快、质量好的项目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争取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成都市能源结构及产业布局的分析,对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分类,确定了对可吸入颗粒物可能产生贡献的源类的化学成分谱,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对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确定了成都市PM10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重庆经济区划及分区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重庆经济区划的分析评价,提出经济区划的原则及标准,对重庆经济区划体系提出了新观点,并对经济区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西藏盐湖TM影像遥感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M影像及数据,对西藏盐湖做了全面的分析探讨,总结了盐湖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并利用不同盐度水体的反射率和主成分分析对盐湖做了遥感信息的探索性研究。以此为依据,对西藏全区盐湖进行了判读,识别出大于1km2的盐湖区392个,为以后从事西藏盐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实验小流域水科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和分析小流域/实验小流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实验小流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中国现存及历史时期存在过的实验小流域做了统计,依流域概念、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国内外的实验小流域研究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实验小流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中国未来的实验小流域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常见的几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对自然资源调查方式和当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自然资源的资产评估进行了分析,基于遥感影像对林、草、水、土地等监测方法进行了讨论,讨论了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资产之间的关系,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人地关系理论分析为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的历史剖析,探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规划的政治经济和科学发展等不同层面分析了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实践价值.结合河南人地关系发展现状,以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为目标,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研究,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构思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目前进行的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古气候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大大增进了人们对全球气候系统或地球系统的了解。对国际上古气候研究最新进展的几个侧面作了介绍,对目前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乌海市域内生物资源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进而提出了一些开发、利用、保护生物经济资源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4.
蔡晓梅  朱竑 《地理学报》2012,67(8):1057-1068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有关跨国移民对城市景观的感知和跨文化认同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以广州高星级酒店外籍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定性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构建了外籍管理者对城市地方景观感知和跨文化认同的形成演变机制, 并得出以下结论:① 在职业影响下, 外籍管理者对迁入城市产生了被动的地方认同, 进而形成了被迫同化的跨文化认同模式;② 外籍管理者基于身份构建对城市地方景观进行感知, 对反映“他者”、“我者”和“世界人”身份的景观感知度较高, 反映出他们对故乡和迁入城市的地方认同, 从而产生了同时具有整合和边缘特征的跨文化认同模式;③ 外籍管理者通过迁入城市的地方景观感知而产生地方意义的解读, 基于对迁入城市正面的地方意义解读, 对城市产生了地方认同和整合的跨文化认同模式, 基于对迁入城市负面的地方意义解读, 对城市产生了地方不认同和分隔的跨文化模式。研究结论丰富了城市景观研究和跨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 并为中国跨国移民政策和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古气候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国玉 《地理科学》1999,19(4):368-378
近年来古气候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大大增进了人们对全球气候系统或地球系统的了解。对国际上古气候研究最新进展的几个侧面作了介绍,对目前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规则格网DEM坡度坡向算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DEM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提取坡度和坡向。目前基于格网DEM的坡度坡向算法比较多,正确分析和评价现有算法是当前较为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格网DEM的算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然后对坡度坡向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对相关的结论进行了验证。本研究澄清了目前有关DEM坡度坡向算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极资源纷争及我国的相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南极的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并对南极资源可能存在的纷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各种南极资源活动与环保、南极考察与资源调查以及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南极资源问题上应采取的基本国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添加矿渣对传统镁水泥进行改性,同时探讨了磷酸盐对镁水泥耐水性能改善的效果,提高了镁水泥的经济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作了全面论述,并对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较全面的分区评价。同时取雅江中游地区19个县作为典型区域,利用1999年1:20万TM遥感图像土壤侵蚀解译结果,对该典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作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旅游景观意象评价——周庄与乌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永博  沙润  杨燕  卢晓旭  侯兵 《地理研究》2011,30(2):359-371
通过对旅游景观意象评价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的旅游景观意象评价方法.首先对旅游评价研究和旅游景观意象理论进行了回顾,以功能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对旅游景观意象进行划分,进而对291名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自下而上生成了旅游景观意象评价指标及权重,线性评价的结果显示周庄(古镇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