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先进气象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气象发展与气象服务”的关系;“气象硬科学与气象软科学”的关系;“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协作关系;“国家气象和地方气象”的关系;“气象教育和气象体制”的关系;“气象的国家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论文中表格的规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大力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质量,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水平是气象事业的崇高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气象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影响气象信息传播利用的主要因素等,提出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即不断拓宽气象信息服务领域;开发气象信息资源,增加气象信息产品;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改善气象信息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3.
气象文化内涵丰富,是气象人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结晶,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在气象人才培养中,应切实加强气象文化教育。彰显气象文化育人功能的路径主要为加强气象特色高校的气象文化建设,构建气象行业与高校的联系机制,强化气象文化宣传,推进气象科普教育,促进气象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翼,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气象科普在释放气象服务效益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强有力的宣传科普工作,就没有高质量的气象服务。2018年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到77.76%。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气象科普工作应继续发展气象科普业务,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完善气象科普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讨论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以气象信息使用者对气象信息潜在经济效益的心理认同,即气象信息的效用价值来分析气象信息的潜在经济效益,探讨了气象信息效用的定量计算方法,以此方法对一次气象信息服务进行了效用价值的应用分析。文章认为信息效用价值能较好地度量气象信息效用,并提出了提高气象信息效用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论气象经济的发展与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慧莲 《浙江气象》2006,27(1):38-41
介绍了国内外气象经济学的一些发展情况,结合本人在报刊上开辟气象专栏和在气象影视中开发广告市场经济的经验体会,阐明了气象经济理论和气象经济思想对我们气象事业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性,希望有关部门重视气象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冯月琴 《内蒙古气象》1996,(1):39-40,F003
气象科技材料归档的讨论冯月琴(内蒙古气象档案馆)气象科技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气象科技活动并归档保存的气象科技材料(含气象科技文件,下同)。履行了归档手续,集中保管起来的气象科技材料才称之为气象科技档案,其作用、性质、数量和存在形式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留...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时期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无限性,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加开放的服务市场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发展气象服务,需要着力解决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强、专业气象服务不专、气象服务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及气象服务体制机制不适应等突出问题,同时要加快完善气象服务组织体系、业务体系、人才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对气象服务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韩颖  蒲希 《气象科学》2010,30(3):420-426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分析了气象服务的概念,确立了气象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分类情况,明确了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定位,并探讨了气象服务的经济属性。从气象情报信息服务和气象预报信息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中国气象信息服务的情况。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农业气象工程服务技术、雷电灾害防御技术介绍了中国气象工程服务及其技术的情况。从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的介绍了气象服务效益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技术,同时介绍了中国目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情况。最后,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气象服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广西气象短信平台系统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分析运行以来的发展情况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暴雨预报服务系统是以国家气象中心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环境为依托,系统地集成了国家气象中心和气象业务与科研单位近年来研究开始的台风、暴雨预报成果建立的实时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已初具规模,1995年投入业务应用(部分投入业务试用)。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结构、功能,以及在业务中应用和试用概况。  相似文献   

13.
乌兰察布市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系统,以该市已经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为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分析、统计技术,实现全市气象部门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整合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气象资料在全市气象部门内的高效共享,并提高了气象资料在业务领域和服务领域的使用率和共享率。  相似文献   

14.
安大伟  陆风  杨忠东 《气象科技》2012,40(6):874-877
北极是全球气候敏感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极地气象观测资料比较缺乏.为了提高北美及全球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加拿大航天局联合加拿大环境、气象、国防等部门多个单位共同启动了极地通信和气象卫星(PCW:Polar Communication and Weather)计划,持续提供50°N以北地区的通信服务和气象遥感观测.在气象方面,PCW将提供北极极地附近地区每隔15/30min的多光谱遥感信息,重点用于高纬度风场反演、海/湖冰、积雪和植被监测,云、气溶胶和火山灰信息反演,这些遥感信息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PCW计划的进展、卫星观测系统设计、轨道设计、遥感仪器、气象和空间天气的监测产品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对象、发布渠道、发布数量等要素,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的客观化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公众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决策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基层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完整性指数,提出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并根据2020年江西省、市、县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发布渠道等信息,计算得到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为81%。农村基层单位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低于城市,网格员和气象信息员的基层服务发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从档案数字化的角度,对气象记录电子档案组织的成套性、内容及软件的专业性、数据修改的动态性、信息载体的可分离性、气象信息的可操作性、寿命不如纸质档案7个方面的特点和气象记录电子文件的归档和保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气象记录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的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到丰富的气象信息。研究依托天津滨海新区气象信息Web服务端,以微信为基础平台,应用Java编程语言、Oracle数据库,Hibernate和Spring框架等技术,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API进行开发,以图表、文字、GIS图等展现方式,开发了基于微信网络社区软件的公益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本研究充分利用了新型移动传媒发布气象信息的手段,实现了气象信息多形式服务于社会公众,可达到公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气象预报的方法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穆穆  陈博宇  周菲凡  余堰山 《气象》2011,37(1):1-13
根据历史上有关气象的文字记载,结合大气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回顾了气象预报制作方法的变更与发展.概述了当前业务预报的水平和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针对数值预报,讨论了导致气象预报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介绍集合预报,对公众应当如何理解和使用预报产品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气象综合信息电子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气象综合信息电子屏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一些应用初步结论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使该项工作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应用步伐,为真正解决农村信息覆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性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气象探测环境是获取气象探测信息的场所,从所收集到的资料着手,对百色市气象探测环境系统性的评估,强调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