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基础测绘外业精度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平面绝对精度、平面相对精度、高程精度和图根点精度四个方面。文章对目前基础测绘外业精度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使用Trimble影像流动站V10进行地物采集。分析后验证了其进行基础测绘外业精度质量检查的可行性。文章最后对这种方法的基础测绘质量检查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大尺寸测量空间内进行全局测量时,存在测量范围大、精度较难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对全站仪构建全局测量空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误差传播定律和精度匹配的原则,通过Matlab编程对全站仪构建全局测量空间的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从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的匹配、点位总精度的分布规律以及边角精度的匹配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精度受各观测要素影响的规律,并设计了简单可行的测量方案,对Matlab仿真分析的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表述了为提高平面精度和高程拟合精度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达到的精度指标,提出了对平面网起算点进行内符精度检测,采用多种高程拟合方案对已知GPS水准点进行精度检验,综合考虑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实现最优高程拟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GCP的星载InSAR系统基线估计算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星载InSAR系统中,基线矢量精度是影响地面绝对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基线进行估计能有效提高地面绝对高程精度。给出基于GCP的基线估计算法,并对算法中影响估计精度的误差源进行分析。通过对误差源误差取值的分析,给出理想情况下基线矢量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遥感数据精度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数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客观可靠的精度验证和分析。针对遥感数据精度的研究已成为遥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从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过程和精度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遥感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运用大量数据对影响精度的因子进行概括,为以后研究精度提高的方法提供参考,使遥感更好地服务于各个行业。  相似文献   

6.
地形图的精度对在图上求取对数据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生 《测绘技术》1994,(2):39-42,44
为工程建设进行设计而使用的地形图是地形图原图的复制图,因此本文对地形图的精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使用地形图来求取数据时,地形图的精度对所求数据的精度影响,并给出了中误差式,从而可根据地形图的精度来对所求数据的精度作出评定。  相似文献   

7.
以Leica AT960激光跟踪仪为例,在分析其测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测量精度分析方法,对激光跟踪仪的测角精度、测距精度、激光相对于靶球入射角对精度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引入的测量误差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并对激光跟踪仪现场测量的点位坐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跟踪仪的各项测量精度均符合其标称精度,其测量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张鹏  周建国  冯欣  邹进贵 《测绘科学》2014,(4):13-16,29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测距的无线室内定位精度受到测距精度和定位算法的影响。本文根据对数路径损耗模型得出距离值的无偏估计,对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3种不同的基本定位解算方法展开了详细分析同时进行了精度评定,并通过仿真数据对不同定位解算方法的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SOKKIA NET05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功能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全站仪观测精度的误差来源。在多种观测条件下,对仪器自动目标识别精度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与人工照准精度进行了比较,并对仪器自动目标识别夜间观测精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正常观测条件下,仪器自动目标识别精度较高,且测值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杨凡  方爱平  徐寿志  李莹 《测绘科学》2019,44(6):193-197,241
为了对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精度进行科学地评价,保障数据成果质量,满足新型仪器装备计量检测的需要,该文基于空对地检定场圆形标志点,利用平均值法和最小外包圆法对机载激光雷达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低空机载激光雷达可以获取高密度的地面点云,可以利用轮廓突出且特殊形状的控制点进行三维精度评价;利用平均值法和最小外包圆法均可以对机载激光雷达进行快速、有效地三维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全站仪构建全局测量空间的转站精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艳  刘尚国  张金榜 《测绘科学》2016,41(12):248-253
针对大尺寸工业测量范围大、精度要求高,通常需要进行转站测量来实现对全局测量空间的控制,而转站测量中的转站精度也是影响整体测量精度的关键。该文利用徕卡TM30全站仪测量系统作为测量手段,获取公共点坐标信息,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构建了转站精度分布模型,并对转站精度受公共点测量误差变化及待测点分布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构建全局测量空间时,通过对转站精度进行仿真分析,可实现对待测点布设方案的优化设计,提高整体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巴卫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某地区的中巴地球资源一号02星CCD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并将影像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得到了中巴影像分类传统的精度报告。在此基础上,为了使精度可信性更高,提出了一种新的精度评价方法;即在中巴影像分类后结果图上随机抽取其图斑总数的5%,将其与研究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ArcGIS,进行叠加比较,对抽取出的各图斑类别进行面积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了中巴影像的分类精度,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量化的精度评价,从而丰富了精度评价的内容。从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面积对比,可以较精确地看出中巴影像分出的沙地、城市用地及冬小麦的精度比较高,但村庄和有些耕地光谱特征相似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卢耀武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5):32-34,37
几何纠正是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深加工、信息提取、空间数据更新、三维虚拟现实等高级应用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其精度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复合产品的效果和质量。利用精度预估模型对实验影像的纠正精度进行估算,同时用不同方案对影响精度的因子进行了实验和统计分析,最终阐述了精度预估对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基准站RTK检测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志勇 《测绘通报》2004,(7):19-22,28
对影响RTKGPS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用双基准站观测对RTK成果进行检测的方法,并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寿选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92-94,14
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高分辨率影像上的水体、植被、建筑物以及道路进行了自动提取;对自动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水体和植被的用户精度在90%以上,建筑物和道路中心线的用户精度在70%以上;并分析了影响信息提取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红英  刘修国 《测绘科学》2016,41(9):66-70,163
针对传统遥感软件处理影像数据正射纠正时控制点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正射纠正的改进方案。该方法首先利用PCI、ArcGIS与ERDAS软件相兼容的特点,通过PCI影像处理软件对实验区阳原县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CBERDS-02C进行正射纠正,得出控制点精度残差结果;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对纠正后影像进行精度改进;最后在ERDAS影像处理软件中选取同名点对影像纠正精度改进后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精度改善前后控制点残差结果,在ArcGIS软件中对精度改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使用RTK三维水深测量的精度与可靠性,需在外业实施和数据处理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法控制测量精度并进行精度和可靠性评价。从对RTK三维水深测量中对水位改正的精度要求分析入手,论述了如何在测量前、测量中和数据处理等不同阶段对RTK三维水深测量精度分析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RTK测量精度检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RTK测量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测绘工程应用所关注的精度问题,对RTK测量精度检定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例数据推导各项精度指标检定公式.  相似文献   

19.
利用IKONOS立体像对提取DEM精度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辉  姚安强 《测绘科学》2012,(1):179-181
由于IKONOS不提供基于共线模型所需的卫星星历参数,而提供基于有理函数(RPC)的近似模型,因此点位精度和高程精度主要由RPC模型精度来决定。直接使用RPC模型对标准几何校正产品进行DEM提取,这种精度不能满足高精度制图的要求。本文讨论了基于IKONOS立体像对提取翠华山地区的DEM及其精度情况。为提高精度,采用高精度GPS仪(Mobile Mapper CX高程精度达亚米级)野外采集控制点,对RPC模型进行修正。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EM精度明显提高,仅需少量的控制点,DEM和正射影像均满足15∶000比例尺地形图和遥感平面制图要求。  相似文献   

20.
OptiTrack系统用于工业测量前需要先对其测量精度进行测试。利用平面测量点对OptiTrack系统分别进行了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3m范围内,OptiTrack系统三维坐标重复测量精度优于0.04mm,点位测量的均方根误差优于0.2mm,可满足中等精度工业测量需求。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帧率、曝光时间、灰度阈值、红外LED亮度四个系统参数的取值与OptiTrack系统测量精度的关系,得出了实验环境下四个参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