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尖山金矿位于康古尔金矿中东段,矿体主要有含金蚀变岩和含金花岗细晶岩两类,以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发育于变质岩区,具有低温绿片岩相的面貌,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
甘肃西部昌马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内金矿特征及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鹰嘴山、寒山、车路沟一带的金矿分别为受脆韧性剪切带改造的蚀变岩型金矿、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和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金矿,它们分别形成于加里东晚期、华力西中期和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指出:发育于寒武纪火山岩和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韧性剪切带,是寻找受脆韧性剪切带改造的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寒山一带的脆韧性剪切带被近EW向断裂叠加的部位,是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成生的有利地段;发育于车路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的NNW向断裂,是寻找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新疆布尔根韧脆性剪切带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良 《矿产与地质》1994,8(5):334-336
布尔根金矿带产于上泥盆统卡希翁组中基性火山岩中.金矿带严格地受韧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岩石是韧脆性变形的破碎蚀变岩,主要是糜棱岩和石英细脉和网脉,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等.该金矿具韧性剪切破碎蚀变型金矿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剪切带流体与蚀变和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刘忠明 《地学前缘》2001,8(4):271-275
剪切带中流体与金矿中交代蚀变作用密切相关。剪切带中往往发育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蚀变及交代蚀变岩 ,第二、三期交代蚀变岩的形成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含金断裂蚀变带中 ,由于剪切带流体的强烈交代作用 ,交代蚀变岩成为金矿的重要矿石类型。剪切带中的流体往往携带大量成矿物质而成为成矿流体 ,并在金矿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在剪切带中 ,由于压力迅速降低 ,经常导致成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 ,从而导致金矿的形成。成矿主要与脆性变形有关 ,韧性剪切变形向脆性剪切变形转变至关重要。从韧性剪切带向脆性剪切带转变的过程中 ,Au ,Ag ,Cu ,Pb发生大规模的活化迁移 ,并在较窄的脆性断裂中明显富集 ,形成矿体或矿化体。岩浆流体是剪切带成矿流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流体 ,许多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流体  相似文献   

5.
四川石棉宴如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石棉宴如金矿严格受澄江期石英闪长岩中的东西向脆韧性剪切(断层)带控制,破碎蚀变岩是金矿的重要载体,其成矿特征与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相似,是较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糜棱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不同金矿化类型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类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受韧性变形带控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受脆性碎裂岩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则受浅部裂 隙带控制;未矿化糜 棱岩变形越强,金元素含量就越低,超糜棱岩明显低于粗糜 棱岩,但强烈变形的糜 棱岩容易叠加后期的矿化蚀变;在时空关系上,同一厉矿期内石英脉型金矿化稍晚于构造蚀变岩型和蚀变糜棱  相似文献   

7.
谢家沟金矿为近年山东招远市发现的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矿区位于招远西南部,招平断裂西侧5 km处,区内主要岩性为玲珑花岗岩,其中发育多条中基性岩脉,形成岩脉群.金矿体主要赋存在NE30°的剪切构造蚀变带中,矿化强度由中心向外对称分布、向两侧逐渐减弱,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背景优越,金矿床类型多样,有6类16型,其中主要工业类型为次火山斑岩型伴生金矿、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型金矿、剪切石英脉带蚀变岩型金矿和冲积型砂金矿。这四种工业类型中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型金矿和剪切石英脉带蚀变岩型金矿均有较好的勘查前景,尤以后者找矿潜力巨大。在叙述赣东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金矿类型划分、金矿主要工业类型和典型金矿床实例的基础上,阐述了金矿成矿规律,提出了今后勘查的主攻矿床类型,找矿远景区,预测并指明了主要金矿类型的未来找矿潜力。为赣东北地区金矿的进一步勘查与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赵玉社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10,43(4):267-274
新疆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带小尖山金矿位于星星峡谷带—旱山微板块中的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康古尔金矿带的东部,产于苦水大断裂南侧的巨型韧性剪切带内,具有明显韧性剪切带控矿作用。矿体分为2类: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初步圈定了3条较具规模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2条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主要矿床类型,赋存于安山质凝灰岩与英安质凝灰岩的接触带上安山质凝灰岩一侧,整个矿带受苦水断裂之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并总结了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岩浆岩、地球化学、热液蚀变等5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床物质组分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华 《地质与勘探》2011,47(5):837-845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具有斑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两种类型的金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光薄片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分析等技术方法,查明了矿床主要具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石类型,其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斑岩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斑岩型-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1.
王下牙老金矿为贫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矿石的有用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的金属矿物为毒砂、黄铁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自然金形态为角粒状、长角粒状,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仅占8.2%,自然金为显微金.矿石类型以含金方解石-石英复合脉为主,其次为含金构造角砾岩型和含金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布尔克斯岱金矿床构造成矿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洼理论提出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模式:原始矿源层→矿源层→构造破碎蚀变带成矿。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戈塘金矿硅质角砾岩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的角砾硅化灰岩、硅化黏土岩等蚀变地质体为热液成因,其中硅质来源可分为成岩期与成矿期:成岩期硅质来自热泉型生物沉积;成矿期硅质来自成矿流体。成矿流体是来源于深部流体与天水、地层建造水的混合作用形成的混合流体。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含金蚀变地质体产状特征,结合在戈塘地区茅口组底部及以下地层中新近发现呈筒状产出的含金蚀变角砾岩,认为戈塘金矿矿区含金角砾岩具有隐爆角砾岩的特征,得出戈塘金矿成因类型可能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的新认识。此认识可供黔西南金矿成矿理论研究、探讨新的找矿方向和成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陕西周至安家岐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安家峡金矿是周广地区近年新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规模大,金品位中等,呈似展状、脉状、透镜状产于罗汉寺岩群和丹凤岩群中,受南丹断裂带的控制。矿石质量较好,金主要以银金矿、金银矿、自然金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矿床成因类型属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5.
甘肃东沟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峻 《甘肃地质》2008,(4):45-50
东沟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关子镇-元家坪和娘娘坝-舒家坝两条韧性剪切带与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夹持区,金矿化严格受其次级近EW向断裂控制,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具一定破坏作用。矿石类型地表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向深部过渡为石英脉型,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是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于学元  郭健 《地球化学》1996,25(2):140-149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与碳酸盐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本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石、围岩、含金石英脉、酸性岩脉、铁的硫化物中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这个金矿床的形成与围岩、酸性岩脉、地壳深部金的矿源层有关。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了的Gresens方程-Grant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并分析了样品中出现Ce和Eu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钻井沟金矿主要的矿石类型为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和含金白云母石英岩,矿石结构以粒状晶结构、碎裂结构和包含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金矿物为自然金,以裂隙金为主,少量包裹金,金矿物以中粗粒金为主,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和石英。矿石中金的品位高,赋存状态简单,有害元素砷、锑、硫、碳等的含量低,属易浸型矿石。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流程,金的综合回收率可以到达99.24%。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大型隐伏金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禄林 《地质与勘探》2014,50(4):689-699
泥堡金矿区Ⅲ号金矿体是近年来发现的受断裂控制的大型隐伏矿体,是泥堡金矿区找矿勘探工作的重大突破。该矿体受F1断层控制,其容矿岩石为蚀变沉凝灰岩。蚀变沉凝灰岩普遍发育粘土化、碳酸盐化,而与金矿化密切关联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次为毒砂化。对泥堡金矿床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Ⅲ号矿体明显受构造(F1断层)、地层(P3l2)和岩性(蚀变沉凝灰岩)控制。结合矿床赋矿岩石、矿物组合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泥堡金矿的形成与晚二叠世沉积火山凝灰质密切相关,F1断层活动及燕山期热水(液)作用是Ⅲ号金矿体成矿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区域上车榔—泥堡—三道沟—潘家庄一线是寻找类似金矿体(断控型)的重要区域,龙潭组二段及蚀变沉凝灰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