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图》1986,(3)
遥感制图是指利用遥感图象制图。遥感图象有航空遥感图象和卫星遥感图象,制图方式有计算机制图与常规制图。目前应用最多及着重研究的,是利用Landsat的MSS图象制图;不久将利用北京地面接收站接收的Landsat-5的TM图象和即将发射的法国SPOT卫星的SPOT图象制图。由于多波段的卫星图象具有信息量丰富、现势性强,利用它编图周期短等优点,在制图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该所构造地质学研究室建有资源遥感研究组,开展了资源与环境遥感地质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以油气资源遥感研究为重点,先后参加过腾冲航空遥感试验、长春净月潭航空遥感试验和宁—芜航空遥感试验等研究项目;承担过油气信息的遥感探测机理研究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及寻找大油气田方向”、“天然气运移、储集及封盖条件”、“西北诸盆地天然气赋存条件及资源预测”和“遥感技术在新疆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等,还  相似文献   

3.
山地遥感主要研究进展、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遥感是研究在山地这一特定环境中的遥感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从山地遥感研究的基本内涵出发,总结面临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指出当前主要研究内容:(1)电磁波与山地地表相互作用机理及建模理论;(2)山地遥感数据时—空—谱归一化处理方法;(3)山地地表信息遥感建模、反演与同化方法;(4)山地遥感尺度效应与算法/产品验证;(5)山地遥感信息综合应用等。从山地遥感研究的基础理论方法以及山地遥感应用两个层面回顾了近年来山地遥感研究取得的进展,并就新时代背景下山地遥感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山地遥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3年北京开展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取得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来,全国已先后有约150个城市进行过以城市综合调查为目的的航空遥感飞行,其中约70%开展过内容不一、程度不同的遥感调查。但至今人们,特别是一些决策者对为什么要开展城市综合调查?用遥感方法能进行什么样的城市调查,仍认识不一,因而对遥感调查结果的应用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冯准准  程晓  康婧  惠凤鸣  刘岩  程铖  王芳  王显威  赵晨  赵硕  陈廷彪 《遥感学报》2013,(2):410-422,399,409
美国NASA于2009年启动的IceBridge"冰桥"科学计划利用航空平台搭载的多源遥感传感器已在极区获取了连续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从多源航空遥感传感器及其采集数据的角度,对冰桥(IceBridge)科学计划做了详细介绍。其航空平台搭载的遥感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数字相机、激光雷达、雷达、重力以及辅助设备5类。本文又从冰雪3维立体制图、冰盖高程变化监测与物质平衡估算、海冰厚度与分布时空变化探测、卫星遥感校正与验证等4个方面对冰桥极地多源航空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做了展望。冰桥科学计划将会大大促进人类对于气候变暖背景下两极所发生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美国NASA于2009年启动的IceBridge“冰桥”科学计划利用航空平台搭载的多源遥感传感器已在极区获取了连续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从多源航空遥感传感器及其采集数据的角度, 对冰桥(IceBridge)科学计划做了详细介绍。其航空平台搭载的遥感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数字相机、激光雷达、雷达、重力以及辅助设备5类。本文又从冰雪3维立体制图、冰盖高程变化监测与物质平衡估算、海冰厚度与分布时空变化探测、卫星遥感校正与验证等4个方面对冰桥极地多源航空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做了展望。冰桥科学计划将会大大促进人类对于气候变暖背景下两极所发生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测绘科技工作捷报频传:落实了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及产品等3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级遥感测图业务平台研制及重大工程应用、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及导航领域应用两个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万幼川 《地图》1991,(2):42-44
遥感技术是新兴的综合性探测技术,能够从空中获取大量的地表景观信息并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从信息源的形式来看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两大类。遥感专题制图就是对用遥感手段获取的信息进行解译、处理形成各种专题地图。其方式包括了常规制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常规制图方法目前虽在广泛使用,今后也将继续相当长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遥感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增元  陈尔学 《遥感学报》2021,25(1):292-301
根据林业遥感科研项目成果和行业应用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将中国林业遥感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 1951年—1980年为以航空遥感像片为主的目视解译应用阶段,建立了航空摄影和地面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调查技术体系;1981年—2000年为卫星遥感开拓创新阶段,首次研发了针对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在可再生资源遥感调查、遥感系列制图、生态效益评价等关键技术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应用领域扩展到湿地资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林业灾害等遥感调查、监测领域;2001年—2020年为定量遥感发展与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形成阶段,通过深入开展林业遥感应用基础理论和定量遥感技术与方法研究,促进了定量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林业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的形成,并构建了林业遥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最后就林草部门在新时期所面对的新要求、新任务,给出了未来林草遥感科研和应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卢健教授,男,湖北红安县人,生于1942年.1960年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93年受聘为航测专业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之后又成为博士生导师,是遥感信息工程领域资深教师. 1965年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毕业后,卢健同志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工作.1969年冬测绘局所属队伍撤消,失去了专业所依托的机构所产生的惶惑并不能动摇他人生的理念,在新工作岗位上他仍然孜孜不倦,更为广泛地吸取知识.为此,他自学水能机的深奥理论、掌握电力网自动控制的二次回路原理,并在实践中对运行系统进行革新改造.1972年底因工作需要他调到总参谋部测绘科学研究所,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科学研究难以开展,但能重回测绘岗位工作的喜悦,使他不顾条件的艰难,利用一切可能机会阅读国内外科技资料,为后来开拓遥感和数字化新技术作了充分准备. 1974年重建国家测绘局,他是响应号召首批回校人员之一.为了尽快恢复测绘高等教育,弥补与国际间的差距,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成为担当学校需要的任何机动工作的力量.1974年他学习修理航测仪器,满足开课需要;1975年被派往血吸虫高发区大沙湖测图,出色完成任务;1976年地震频发,航测系派他去四川绵阳测绘三分局负责电子印像机研制,住帐篷,吃咸菜,连续两年苦干,白手起家为绵阳测绘局建立了设备齐全的电子实验室.终于在"四人帮”垮台、测绘事业新生始见曙光的1977年完成了测绘系统第一台电子印像机的研制任务.又于次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期间,获得科技进步奖的荣誉.1978年回校参加全数字化测图系统研究工作,担负硬件方案的准备任务. 1979年学校计划发展遥感教育,他分工负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建设,使我校成为在国内继北大、清华后率先开设这一课程的院校.并先后担负6门课程主讲,三次获教学优秀奖,1996年获优秀教师称号.发表研究论文42篇,专著<遥感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在1991年和1998年分别获部级优秀出版著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和同志们一道多年来的开拓进取,使我校的遥感教学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1993年<遥感系列课程建设>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同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一等奖. 从"六五”到"九五”,他不畏艰难积极参加科技开发任务,先后参与及负责科研课题共19项,足迹踏遍全国27个省(市)和地区.曾多次担负湖北省地区性专项资源遥感调查任务;两次奔赴新疆,在天山南北5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林业资源遥感调查;于国内首次完成江西省全省的土地遥感检测工作.在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果,1985年<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咸宁市土地利用现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鄂西利川草场资源遥感调查>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新疆四县(市)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遥感调查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解析测图仪开发应用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从1988年开始转入计算机视觉应用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遥感影像信息处理中的分形模型研究>、<智能化图形扫描输入系统>、<数学形态学应用>等三项任务.1992年<计算机视觉图纸读取系统-CV2>研究获部级二等奖;1993年<工业流体量仪表记录图纸读取量算系统>成果获国家专利,1996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三等奖;1998年<智能化扫描图纸数字化系统研究>获部级三等奖.在"九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S技术集成遥感应用研究>中任96-b02第四专题的技术负责人,同时领导国防预研项目<雷达信号分析的"3S”技术支持系统研究>.这两项研究均已通过国家验收和专家鉴定,取得国际先进的评价.他还担任武汉市科委机电一体化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常务理事,并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匹配的机载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福洲  赵文吉 《测绘科学》2010,35(6):57-58,102
航空遥感平台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空遥感影像在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国土监测、环境监测、应急救灾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航空遥感系统对飞行环境、气候气象反应较为灵敏,遥感影像质量的检查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航空遥感影像质量中旋转角、航向重叠率、旁向重叠率、航带生成等参数的计算理论与方法,该方法是适应数字遥感影像的现状上提出的,并且通过自行开发的系统对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利用2009年6月机载遥感系统拍摄的1400多张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技术方法、软件系统都较为有效,达到机载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是一种灵活高效的遥感数据获取手段。本文将高精度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高精度组合宽角数字航测相机和动力伞集成为一种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并进行了大比例尺遥感测绘和大型露天矿遥感监测应用航拍试验。经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童庆禧 《遥感学报》2009,13(S1):5-1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孕育于20 世纪70年代中期, 成立于1979 年底。航空遥感一直伴随着中国遥感的发展, 也伴随着遥感所孕育、发展和成长的全过程, 是遥感所成立以及发展的重要技术和学科支柱。以航空遥感为主体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得了近10 项国家和部委的奖项, 其中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 项, 国家科技进步2 等奖4项。对国家航空遥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对遥感所的孕育、成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生、奠基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自然资源部第二航测遥感院(原黑龙江测绘航空遥感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我院一直专注于测绘航空摄影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景三维模型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是业内能够提供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最专业服务团队之一。院属黑龙江龙飞航空摄影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甲级测绘资格认证单位之一,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5.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F0003-F0003
自然资源部第二航测遥感院(原黑龙江测绘航空遥感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我院一直专注于测绘航空摄影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景三维模型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是业内能够提供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最专业服务团队之一。院属黑龙江龙飞航空摄影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甲级测绘资格认证单位之一,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6.
正自然资源部第二航测遥感院(原黑龙江测绘航空遥感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我院一直专注于测绘航空摄影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景三维模型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是业内能够提供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最专业服务团队之一。院属黑龙江龙飞航空摄影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甲级测绘资格认证单位之一,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地图比例尺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地图比例尺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关系,为特定比例尺制图选择适宜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在遥感影像制图中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人眼分辨率和比例尺精度、地图比例尺和影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以30 m分辨率的landsat5遥感影像、2.1 m分辨率的ZY-3遥感影像及0.5 m分辨率的Word View-2遥感影像进行实验,探讨了不同人眼分辨率下的遥感影像成图质量。得到了1∶M比例尺制图时的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选择范围为(1×10~(-4)M,5×10~(-4)M),最佳遥感影像分辨率为2.5×10~(-4)M的结论,并用已有应用实例对其可靠性进行了检验,进而为我国基本比例尺制图遥感影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貌制图是地貌制图及其应用研究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昆明幅(G-48)地貌图为例,探讨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并结合昆明幅的具体地貌特征,重点分析数字地貌制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地貌制图技术,不仅能提高地貌制图的效率,还能提高解译的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航空遥感技术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阐述航空遥感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航空遥感平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矿山监测和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等为例介绍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典型应用。该研究可为从事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遥感专题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向灾害应用时面临的困难,对面向灾害遥感快速制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基础制图数据库基础上,实现灾情专题信息与基础制图数据库快速关联与匹配,并进行灾情信息快速空间化表达,最终实现灾害遥感专题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在现有的遥感影像处理基础上,可以很好提高整个制图效率,满足遥感实用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