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面部五脏分区对应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面部五脏分区理论和痤疮皮损部位选择对应的背俞穴进行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皮损积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痤疮生长部位与对应的五脏背俞穴关系密切,根据面部五脏分区理论选择相应背俞穴刺络拔罐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89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毫火针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2组结痂、脱痂、止疱、疼痛持续时间,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5.00%(33/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脱痂、结痂、止疱、疼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能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和外用阿达帕林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皮损消退情况,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PH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2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克癀胶囊联合火针治疗湿热夹瘀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夹瘀型痤疮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予火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克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皮损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29/32),高于对照组的68.7%(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的皮损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癀胶囊联合火针治疗湿热夹瘀型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治疗。2组均治疗10d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6.67%,对照组为4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对风热型急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瘙痒、皮疹等症状,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具有良好的远期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奇正消痛贴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症状、体征积分,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与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络病”理论的指导,2组的近期疗效相当,但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消痤汤配合挑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探讨睾酮(T)水平与痤疮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门诊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消痤汤配合挑治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单用清热消痤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T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男性和女性T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T值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消痤汤配合挑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叩刺拔罐加围刺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拔罐加围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7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烧灼感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叩刺拔罐加围刺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有较好疗效,能迅速减轻疼痛、烧灼感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邓薇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34(11):100-10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云南白药外敷及针对性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并实施专业的针对性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疼痛护理、生活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配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Fug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arth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感觉能力及生活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程度,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火针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疼痛消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结痂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锋勾针排脓放血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锋勾针排脓放血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各类型皮损的数量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45/45),对照组为68.89%(3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类型皮损数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数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各类型皮损数量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锋勾针治疗过程中,患者面部出现持续红晕、轻度灼热及疼痛,经休息后在24 h之内消失。结论:锋勾针排脓放血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明显,对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及结节各类型痤疮皮损修复能力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桑芎胶囊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桑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痤疮皮损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4.29%,对照组为37.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损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芎胶囊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优于丹参酮胶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9%(26/31),对照组为61.3%(1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刺法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痤方颗粒剂配合火针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消痤方颗粒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痤方颗粒剂配合火针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锋勾针联合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锋勾针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18/20),对照组为75.00%(1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FDI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锋勾针联合火针治疗可加快顽固性面瘫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服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皮损与症状积分、皮疹分级情况、VAS评分。结果:愈显率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93.34%、73.33%、50.00%,治疗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96.67%、93.33%、86.67%,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损、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疹分级情况、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药结合能有效治疗轻中度痤疮,改善皮损类型及数量、症状,降低痤疮严重等级,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刃针灸联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取刃针灸联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灸联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营汤配方颗粒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阿维A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营汤配方颗粒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S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营汤配方颗粒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