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四逆法是在仲景伤寒原方四逆汤的基础上由四川卢门一氏发展创新而来,卢氏上承《周易》《内经》《伤寒论》,下继钦安《医学真传》,形成卢氏扶阳医学流派, 提出了“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并以“阳主阴从”为指导思想,治病立法强调“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四逆法则是在扶阳立论的指导下所延伸出来的扶阳治则,是在“理”指导下的“法”。回归根本,卢氏扶阳之道仍是对中医重阳思想的高度掌握。本文从四逆法中探讨关于卢氏扶阳思想的核心,以期为临床治疗阳虚一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阳虚为本,络病为标”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扶阳学派对中风的认识,将重阳思想及治病求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探讨温阳复元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依据所在,旨在为温阳复元方更好地临床推广与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李心沁运用综合疗法治疗焦虑症经验。李教授认为素体阳虚为本病发病基础,脾胃虚弱、神失所养、气机失衡乃病机关键所在,病位在心、肝、脾,继而提出“阳为神之母,神为阳之用”“阳不足则鬼神扰之”“治疗当以脾为重”等理论;治疗上遵循扶阳健脾、理气调神的治则,采用针刺调气、安神,运用中药从阳入手,以扶阳之弱、开阳之路、益阳之源,并配合隔药灸脐、督灸等方法综合治疗焦虑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从“阳虚致郁”的观点出发,阐释了阳虚致郁的理论基础及重要病机,认为阳气虚衰是主要病机,督脉失养是发病关键。探讨了运用“温阳通督”法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思路和治法,以期为“温阳通督”法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肖长江教授基于“阳主阴从”理论论治心脏神经症的经验。肖教授认为,心脏神经症的发病除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等病机外,亦与阳虚密切相关,心阳不足、肾阳亏损、脾阳耗伤、肝阳被郁均会引起心脏神经症。阳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同时又可固护肌表、防御外邪,使阳气不伤、百病不作,故肖教授基于“阳主阴从”理论构建“药物扶阳”“动则生阳”“乐则生阳”“善则生阳”的治疗模式,提出应从药物、运动、情绪以及心态方面治疗心脏神经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配合扶阳灸干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37 例采用平衡火罐配合扶阳灸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干预后的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7.3%(36/37),干预后VAS评分下降,JOA评分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平衡火罐配合扶阳灸可以明显改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疗效明显、安全、简单、易耐受的优点,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介绍彭筱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痰饮阻肺证的经验。彭教授指出,心力衰竭发展到后期以阳虚水泛、痰饮阻肺证最为常见。其对该证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急性期温阳化饮,兼以活血通络,并创立化饮逐瘀汤,同时配合西医基础治疗,直接缓解心衰急性发作症状;缓解期祛湿健脾,方选香砂六君子汤,改善因心衰所致的消化道症状;后期以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重建中焦功能,改善远期预后。处方思路清晰,体系完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庞鹤教授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本病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血瘀、气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行气解郁为法。其认为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认识“痹证”及“脱疽”的病因病机特点,“顾实”不“忘虚”,整体辨证,随症加减,内服外用结合,辨证选用经方进行治疗,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杜武勋教授基于二纲六辨治疗冠心病伴阈下抑郁的经验。杜教授认为冠心病伴阈下抑郁的发生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同时受扰,造成“血脉不利”及“心失所主”,“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其主要病理机制,针对冠心病伴阈下抑郁寒、痰、毒、郁的病机特点,杜教授临证以“二纲六辨”为指导,确立扶阳抑阴、调畅神机、豁痰开结的治疗法则,并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以及兼夹病邪的不同,辅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偏性之品,在临床中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12.
从扶阳理论及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角度出发,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句意及内涵进行新的阐述与探讨。笔者认为,人体阴阳二气中阳气起主导作用,且阴阳二气在人体的结构为阳在内,阴在外。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深层含义应是春夏之时,要顺自然阳气生长之势,养护人体阳气;秋冬则顺自然阴气收藏之性,调护人体阴气。但笔者认为秋冬调养人体阴气的真正目的是固藏人体阳气,“藏阳”就是“秋冬养阴”的进一步明确,重视调护阳气才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真实含义,也是《内经》重阳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心脏病作为糖尿病独立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中危害生命最严重的一种。大多数医家多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阴阳不足、痰凝血瘀以及肝肾阴虚等密切相关。岳仁宋教授提出糖尿病心脏病主要病机可高度概括为“阳微阴弦”四字,强调阳气不足乃该病发病之根本,并设立了扶阳与益阴并举、通阳与活络兼调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刘华教授基于“窠囊演变”理论论治肺癌的经验。刘教授根据肺癌“气虚”为始,“阳虚”进展,“毒”成恶化,“郁”贯始终的演变特点,结合肺癌复杂多变的病性,总结出“窠囊演变”五个阶段的病机及其治法。窠囊初始,气虚痰凝,重在补气化痰;窠囊进展,痰瘀互结,重在化痰散瘀;窠囊结盾,阳虚毒结,应标本兼顾,重在益气助阳解毒;窠囊传舍,气阴亏虚,重在益气养阴解毒;机体衰竭,气血阴阳俱虚,重在补脾益肾;兼之“气郁”贯穿演变全过程。刘教授提出此演变,为精准辨治肺癌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旷惠桃教授治疗皮痹的经验。旷教授认为皮痹的病因以寒湿为主,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临床以阳虚寒凝、血虚寒凝、气虚血瘀之虚实夹杂证常见。故而临床以“温”“补”法治“痹”,表里同治,脏腑兼顾,随症加减,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所提出的“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以“精干”、“顶用”为目标的海军建设思想;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为内容的处理海洋争端的思想,构成了其海洋防卫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70 例三江侗族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红外皮温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70 例GER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进行体质判定,并运用数字式医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患者的红外皮温情况。结果:270 例GERD患者中,阳虚质夹气郁质最多,其次为阳虚质夹痰湿质、阴阳两虚质,其他偏颇体质及平和质最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GERD患者中医体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质夹气郁质红外分布特点:督脉轨迹不显示或者断续,咽喉部、剑突下、两侧胁肋部呈高温分布,下焦、肾区呈凉偏离;阳虚质夹痰湿质红外分布特点:督脉轨迹不显示或者断续,胸骨后、剑突下呈高温分布,双眼皮温呈“镜片征”或者“八字征”,督脉、中焦、下焦、肾区呈凉偏离;阴阳两虚质红外分布特点:督脉轨迹不显示或者断续,口腔、咽喉处、胸骨后或者剑突下呈高温分布。偏于阳虚者,督脉、中焦、下焦、肾区呈凉偏离;偏于阴虚者,头面、四肢呈热偏离,督脉、中焦、下焦、肾区呈凉偏离。结论:270 例三江侗族GERD患者以阳虚质夹气郁质、阳虚质夹痰湿质、阴阳两虚质最为常见,不同体质GERD患者红外皮温具有共性,其特点为咽喉处、胸骨后、剑突下为高温分布。  相似文献   

18.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核心思想为“五经配伍”,即强调经脉经穴与脏腑间五行配伍、生克制化的关系,主张以五经腧穴为核心,通过“针经治脏”有针对性地刺激相应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针五经、调五脏”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以论治慢性胰腺炎,着重从脾论治,对早期湿热蕴结证者宜以泻子、抑强为主,对中晚期脾胃虚寒证者宜以补母、扶弱为主;其次从肝论治,治以疏肝抑木,宜以泻子、抑强为主。可为中医针灸临床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王意兰主任医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汗症的经验。王老认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汗症可分为透时汗症与透析间期汗症,病因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提出防重于治、标本同治、治汗需治血的“治汗三法”。对于透时汗症急以益气养阴或回阳救逆法治之,透析间期汗症则善于将“补、敛”二法合用辨证施治。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珍珠史话     
那颜 《海洋世界》2012,(9):65-67
珍珠,梵文为“mani”,即“未尼”或“摩尼”。其因“离垢”“光净”,与金、银、玛瑙等并称为“佛教七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