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谢静副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症的经验。谢静认为,小儿遗尿不仅责之脾肾阳虚,脾肾之气阴不足亦对其有重要影响,故基本病机可总结为脾肾不足,膀胱失约。治疗方面不仅温补脾肾之阳,同时注意顾护脾肾之气阴。临床常以自拟遗尿方加减健脾益肾,固涩止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赵瑞成教授辨治眩晕的临床经验。赵教授认为眩晕之疾,病因虽繁,但以虚实为纲。虚证多责之脾肾,或清阳不升,或肾精不足;实证多责之于肝,或风阳上扰,或痰瘀蒙塞。临证以升阳举陷、益肾通络、息风化痰为法,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益肾通络汤、息风化痰通络汤加减,多获良效。并附验案3则,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基于肝脾郁怒、脾肾两虚两大病机,从肝脾肾论治乳腺癌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乳腺癌发病初期与情志紧密相关,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肝郁横逆犯脾,肝脾郁怒,痰瘀互结于乳而致病;而乳腺癌治疗后期,正气大损,伤及脾肾,脾肾亏虚,毒邪蕴结于经络骨骼而易发骨瘤等。临床上潘教授治疗乳癌多从肝脾肾论治,以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为法,辨证论治,重视个体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侧重及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焦剑主任医师从脾肾湿瘀论治慢性肾衰竭贫血的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基本病机。临床自拟肾性贫血方为基本方,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停证、瘀血内阻证、浊毒内蕴证5种证型,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味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孙媛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的经验。孙媛认为眩晕的发生与心、肝、肾、脾功能失调相关,常见病理因素有风、痰、瘀、虚、郁,以风、痰、瘀相兼者最为多见,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风内动,痰瘀互结,上蒙清窍,治以平肝息风、祛痰化瘀,自拟化痰祛瘀定眩汤治疗。临证常根据不同兼夹病因,辨证施治,灵活化裁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虞鹤鸣教授辨治眩晕的经验。虞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肝脾肾,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治疗倡导肝脾肾同治,组方用药擅用泽泻、白术,钩藤、菊花,天麻、山茱萸,煨葛根、川芎等药对,强调结合膏方进行整体调理,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郭俊杰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经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易感因素,肝失疏泄是发病的本质,日久病变累及脾肾,痰凝血瘀是其病理产物。运用柔肝解郁,温阳缓图,行气活血、化痰散结的治疗法则辨证论治,临床中对于肝郁气滞者用逍遥散加减,脾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痰瘀互结者用自拟九味散结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介绍潘博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潘师认为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致气血冲任失调,经脉壅阻,以致气滞、血瘀及痰瘀互结,阻滞乳络,形成乳岩。治疗上常以自拟乳腺癌I号方为基础,攻伐有度,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以预防复发转移;注重肝脾(胃)肾的调理,并调和冲任,平衡扶正与祛邪;同时强调分阶段论治,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并辅以积极的心理干预,预防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
总结卜献春教授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卜教授认为,嗜食肥甘厚味,或思虑过度,或房事劳倦,均可致糖尿病,日久迁延至肾,发为糖尿病肾病,故本病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杂血瘀。治疗上当健脾益肾,化瘀行血,临证应有所侧重,予以分期治疗:早期以脾肾阴虚为主,治以滋阴降糖,方用苍丹地黄汤;中期辨为脾肾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终末肾衰期发展为脾肾阴阳两虚,治以滋补阴阳、活血通络,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标本兼顾,随症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从痰瘀论治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胡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晚期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先为肺气虚,渐及脾肾心诸脏,标实多为痰瘀互结,故胡教授从痰瘀论治,拟方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王建玲教授治疗月经先期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在于“虚”与“热”,“虚”责之于肾虚、脾虚,热多为肝郁血热,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密不可分,临床常肝脾肾三脏同治,辨证论治,不同年龄各有侧重;同时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随症加减用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经验。宣教授治疗本病从肝脾肾瘀立论,根据虚实不同分为肝郁血瘀,肾精不足型、肝郁脾虚,痰凝血瘀型以及脾肾不足,痰湿瘀阻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窍为主,健脾补肾为辅,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及西医对本病病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遣方用药,标本兼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何清湖教授辨治早泄的经验。何教授认为,早泄之病,在乎肝肾,肝司疏泄,肾主封藏,藏泄有序,则精泄有常,故早泄发病多为肾虚肝郁,肝肾藏泄失调,精关开阖失序,致精液排泄失常;治以疏肝益肾为要,自拟疏肝固精方,通过疏肝调畅气机、稳固肾关之开阖来达到止泄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宁为民教授从痰瘀论治眩晕的经验。宁教授认为眩晕以脾肾为本,痰瘀为标,治疗当痰瘀同治,脾肾并补,临床上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丹参、川芎、牛膝等活血药治疗。还注重调理情志,使药物与精神同治。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臧力学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臧师认为,经脉痹阻为痛风的主要病机,治疗上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分期论治。急性期经络阻塞而致关节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以清热利湿、宣痹通络为主,自拟痛风I方治疗;缓解期伤及脾肾之阳气,应从脾肾论治,治以健脾祛湿、补肾强筋,自拟痛风Ⅱ方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张智龙教授运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经验。认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肝郁克脾,脾失健运,痰瘀内生,气血生化不足,肝无所藏,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痰浊上扰及久病气血亏虚,阳不入阴所致,证多属肝郁痰瘀,临证从肝论治,因肝脾同居中焦,生理及病理关系密切,故强调培土荣木法,创立养血柔肝针法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介绍卢敏教授辨治长骨骨折迟缓愈合的经验。卢教授认为长骨骨折迟缓愈合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不足,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处方具有祛邪不伤正,脾肾同调,气血并治,筋骨并重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外治疗法,重视宣教及功能锻炼,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肖长江教授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经验。肖教授认为高血压伴焦虑状态为肝、脾、肾共同病变引起,其病机为肝郁失达、脾虚失运、肾虚失养,病性虚实错杂多变,以脏腑气血阴阳之变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临床从肝脾肾辨证论治,治以清肝泻火、疏肝健脾、补益肝肾,兼以解郁安神为法。此外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肖教授还强调注重情志疏导、身心同治,饮食调摄、运动强身,首创“心理话疗”及“拍百会”“敲膻中”“小鸟飞”等系列保健养生操,积极倡导以素食为主的低盐低脂饮食方式,以达综合调摄身心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溃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经验。朱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如迁延不愈,进展至疾病后期,多会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病机以虚(脾肾气阳亏虚)、瘀(痰湿、瘀血内停)为主要特点,因而提出温肾暖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自拟溃结宁方治疗,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