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当风自记仪器有故障时 ,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和目测风向风速时应注意的问题。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 49页规定 :轻便风向风速表观测风速 :“读出风速示值 (米 /秒 )将此值从该仪器订正曲线上查出实际风速 ,取一位小数。”按此规定往往让人觉得这就可以代替自记风的记录了。实际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汇编 2 6页明确指出“在定时观测使用轻便风向风速表时 ,观测记录风速只取整数。”在制作报表时 ,应注意用其代替自记记录输入计算机时需补“0”和加“*”。2 在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时 ,一定要看清它的检定日期 ,如果…  相似文献   

2.
当风自记仪器有故障时 ,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和目测风向风速时应注意的问题。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 49页规定 :轻便风向风速表观测风速 :“读出风速示值 (米 /秒 )将此值从该仪器订正曲线上查出实际风速 ,取一位小数。”按此规定往往让人觉得这就可以代替自记风的记  相似文献   

3.
1 把好复算校对关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 ,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 (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 ) ,风速尾数是否是 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2 与 4次定时风向风速进行比较一般自记纸上整理出来的 1 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与相应的2分钟风向风速差别不会太大。在仪器无故障和自记钟走时正常的情况下 ,1 0分钟内最多风向和定时风向差别应在± 45°以内 ,一般正点前 1 0分钟内的 5个风向中应至少有 1个与 2分钟的风向相对应。如超过 4…  相似文献   

4.
1.前言 1970年前后,风速测量仪器更换为4杯型(鲁滨逊风速表)、3杯型和风向风速计(风车型风向风速计)。如果比较一下由这些风速仪器得到的风速观测值,则和疾风日数(风速10m/s以上)的历年变化一样,观测仪器的系统误差是明显的。可是和歌山地方气象站的疾风注意报基准值(12m/s)主要使用当时四杯型仪器测得的资料,为了推定这个值相当于目前使用风车型风向风速计进行观测多大的观测值而进行了这种调查。结果表明:用4杯型仪器测得的12m/s大体相当于现用风车型风向风速计  相似文献   

5.
石泉气象站 2 0 0 2 -0 5-1 3 ,EN风极大风速为1 4.4m/s,风向为东风 ,出现时间为 2 0 :1 0 ,最大风速为 1 1 .2 m/s,风向为东南风 ,出现时间2 0 :1 9。 2 1 :0 0风速为 2 .4m/s,风向为西南风 ,2 2 :0 0风速为 2 .2 m/s,风向为西南风。针对此记录有同志提出疑问 :日最大风向风速与相邻正点风向风速相差太大 ,建议该日最大风向风速和极大风向风速按缺测处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判断该记录的正误。1 根据石泉站 EN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 ,没有出现过此类乱码现象 ,感应部分也未出现过风速偏大情况 ,因此应排除仪器故障原因。2 从地面观测的角…  相似文献   

6.
一、电接风向风速仪要配套使用我区绝大多数台站都配有新旧两套电接风向风速仪,个别站在不换感应器的情况下,两个指示器交替使用,这是不允许的.因感应器的风速发电机和指示器的风速电表在标准仪器的比较下配套检定的,通过可变电阻的调整使两者达到统一,故不能混用.风向风速记录器不存在这问题,记录器是靠风速凸轮转动80圈机械的表示风速,任何一个记录器都是80圈记录一次,因此可混用.  相似文献   

7.
1把好复算校对关 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风速尾数是否是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  相似文献   

8.
电接风担负着昼夜监测、记录风向风速的任务。由于该仪器插头多,触点多,且其感应器,电缆常年露天工作,风吹雨淋日晒,使用环境条件差,因此故障率较高。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检修,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其故障点是前提,这对气象台站有关人员对电接风维护,维修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应掌握仪器的结构、组成及其相应的作用电接风是由感应器、12芯电缆、指示器、20线短电缆、记录器相互连接组成。而每一部分又有其特殊构造和相应的作用。感应器由风速表,风向标组成,担负着风速,风向信号的感应任务。12芯电缆由12股相互绝缘的…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站报表预审经验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风向风速的检查校对(1)平行观测期间,遇人工站记录缺测时,特别是在编发报时次,因自动站2 m in风记录采集时间较人工站晚,故用自动站记录代替时尤须注意应等正点资料卸载完成后再取值,而不应与人工站采集时间同步取值,否则会使报表中两站数据不一致,影响报表记录。(2)平行观测期间,当风向风速某站记录缺测时,应首选两站记录互相代替,保证二者记录保持一致,但应注意若风速正常风向缺测时,关于静风C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意义。(3)因软件智能化不完善等问题,有时会出现自记风向格式错误或最大及极大风速与定时自记风速矛盾的现象,这时则需要预审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三例不同的风向、风速仪器故障进行了分析处理,总结出在风的观测中两点建议:一是观测中要注意观察自动站数据与室外风向标及风杯转动是否相一致;二是要注意自动站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即风的显示器)进行对比,遇有仪器故障能够及时发现排除。同时要注意风仪器的定期维护,保障风杯、风标板不变形,轴承转动灵活,信号传输线路畅通。  相似文献   

11.
曾书儿 《气象》1983,9(6):21-22
一、前言 世界各国大都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要求设计出平均风速风向的仪器,测量平均风速和风向。在国内,有关科研单位近几年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起平均风速风向的数学模式,并研制出相应的仪器。平均的方法不外乎是算术平均法和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法(或称EMP法)。这两种平均方法都要考虑风向的所谓过零问题,否则测量结  相似文献   

12.
用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代替代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的指示器和记录器,避免了挑取电接风自记纸十分钟风向风速和最大风向风速主观性影响,删除两分钟风向风速观测的人为因素,风向风速实现完全定量观测。但使用中发现如下两种情况须注意: 报警风速是根据阵风风向风速设置,取样采用三秒钟平均风速;航危报报警风速为自动设置,采用当前风向风速即1秒钟风速;风速采样周期不同,报警风速与航危报报警风速有  相似文献   

13.
由于 EL 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笔杆根部宽、头部窄,使用过程中,固定在笔杆上的笔尖容易滑动,形成各风向及风速笔尖划线时间不一致,造成记录整理的困难。现介绍一种固定笔尖的简易方法。先把该仪器的五个笔尖调到同一时间线上,然后用钳子夹紧笔尖爪套,拿铬铁沾松香把爪套和笔杆焊接在一起。注意松香焊接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气象局1983年编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汇编》指出:“当10风钟内的最多风向对应时间无风速,而非最多风向其对应时间有风速,应挑取对应时间里有风速的风向为该10分钟的最多风向。对应时间无风速的风向不作考虑。”从检查的台站记录中发现,有些站...  相似文献   

15.
现用机制报表程序AHDM-4.11虽然减少了预审员的工作量,但有些纪录还需要人工审查。如预审自记风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当最大风速出现在某一正点时,如果对应风向与这个正点的风向不同,程序不提示矛盾。  相似文献   

16.
ZFJ型风力记录仪由山东恒生电器有线公司研制生产,其配接EL电接风向风速感应器,用于对风向风速的自动数据采集记录.适用于气象、环保、能源、农林、牧场、渔业及水文等部门测量风速及风向.由于更换一次电池可连续运行半年,因此特别适合在野外及无电地区使用.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风电行业风力测量调查的首选仪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有的地面观测常规仪器中电接式风向风速计是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最基本计量工具.它能够解决地面观测中的2分钟平均风速和10分钟平均风速的观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份,我先后参加了六个县站测报质量和观测记录的检查,现将一些偶见易错的技术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使用.一、02时自记风缺测时.定时栏风速如何填写?因仪器故障造成风向风速缺测时,据《规范》122页第9条规定:三次站02时风速用自记记录代替者,若遇自记记录缺测时,该日02时栏应空白(不能划"—"),按三次记录作日合计、日平均.另据《规范》118页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二)条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最大风速的风向挑取武民全(宝鸡县气象局宝鸡县·721300)我国大部分气象台站普遍使用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在挑取日最大风速的风向时,仪器无故障,而十分钟时段内有时只有四次风向划线,针对这个问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我省《汇编》中均未提及规定...  相似文献   

20.
1引言近年来气象台站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每个县局要维护的设备数量增加,简单快速判断气象自动站设备故障点是台站仪器维修维护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风速传感器和格雷码输出的风向传感器,输出的是脉冲信号,用万用表是无法捕获的。本文就利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常用的PLC对风向风速传感器的检测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