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规则格网DEM的地形特征提取算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朱庆  赵杰  钟正  眭海刚 《测绘学报》2004,33(1):77-8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规则格网DEM的地形特征线提取算法,该算法在现有地表水流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将矢量操作与栅格操作结合起来对规则格网DEM中的洼地进行填平处理,采用邻域格网分组扫描方法确定平地水流方向,与以往算法相比在提取效率和结果准确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从而也使其更加适合于对大规模的DEM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各种尺度的DEM进行试验的结果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2.
规则格网DEM格网点位移重采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规则格网DEM数据的裁切范围,有以DEM格网角点为起算点的裁切公式,也有以DEM格网中心点为起算点的裁切公式。基于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论述DEM数据成果在2种裁切方法之间转换的精度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格网DEM洼地和平坦区处理并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时未考虑并行粒度等问题,在分析了洼地和平坦区处理串行算法的基础上,基于消息传递接口并行化工具,构建了顾及粒度控制的格网DEM洼地和平坦区处理并行算法。在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集群环境下,利用不同大小的DEM数据,测试了算法的并行性能,结果表明:顾及粒度控制的并行MV算法可以在任意并行粒度下完成计算任务,具有较好的并行性能。而且,对于某一给定的DEM数据,存在一个合适的并行粒度使得MV算法的并行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测绘产品的不断发展,数字高程模型(DEM)已成为地理信息空间系统和"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测绘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产已成为各生产部门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一期工程对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成果的要求有很大提高,数字高程模型(DEM)成果的裁切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工作中遇到的DEM成果裁切问题入手,结合笔者多年的测绘生产经验,研讨DEM成果裁切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中权 《东北测绘》2012,(2):163-165
在基于DEM遍历进行淹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域范围约束的DEM遍历算法,减少DEM遍历阶数,以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将算法付诸于代码实现,在算例中与全局遍历进行对比测试。其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流域DEM遍历的淹没分析算法速度更快,计算结果可信。在大数据量条件下,速度优势更为明显,而在流域特征显著的地形条件下,计算结果精度高,与全局遍历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所研究的基于流域DEM遍历算法使得淹没分析更高效,对水文水力的研究与生产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侵蚀学坡长串行算法在处理大区域海量数据时计算能力的不足,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工具,提出了一种格网DEM的侵蚀学坡长并行计算方法,采用缓冲区更新计算策略,解决了并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依赖性问题。选取陕北黄土高原的两组不同分辨率的DEM数据对并行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侵蚀学坡长的计算时间,并取得了较好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利用1:50 000 DEM作为数据源来制作坡度分级图的计算方法、参数指标、及利用ArcGIS对DEM光栅进行坡度分级,最后将光栅转为矢量,最终获得坡度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杜蕾 《北京测绘》2014,(2):138-139,146
本文主要以1:10000局任务DEM为例,详细阐述了DEM分别在航天远景(MapMatrix)和ArcGIS制作和裁切过程,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及工作中的经验分析了两个软件在制作裁切DEM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DEM内插算法对坡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域,利用样区的1:50000的矢量地形图为数据源,通过对不同插值算法生成的DEM计算坡度,坡度计算像元值分别采用25m、50m、100m、1.50m、200m,5个分级.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坡度小于27°时,不同的算法对坡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大干27°时,算法不会...  相似文献   

10.
通常用高程点、等高线生成DEM后,会损失DEM细节特征,产生"大平三角""平山顶""DEM拉花"等问题.本文研究一种新的中骨线算法,利用软件编程自动生成带高程的特征中骨线,重新与原始高程点、等高线生成DEM,可起到增强DEM细节特征、去除"大平三角""平山顶""DEM拉花"等问题,达到DEM精细化的效果,减少人工手工添加"特征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