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海北部陆架区浮游甲藻的分布及其生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毛兴华  李瑞香 《海洋学报》1984,6(5):672-677
本文讨论的材料是1977年10月4日—11月5日在东海北部陆架区共23个站位上用周第浮游植物网(网口直径37厘米,国际标准20号筛绢)从底到表拖网采得的。根据甲藻样品的分析,我们得到下列结果:(1)按照不同种类的甲藻盛繁的温度范围,可将它们分成三个类群:冷水种类,暖—温种类和暖水种类,最后一类群占总种数的70%以上。(2)东海北部陆架区甲藻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与水团的分布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调查区的西北部受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的影响,不但有一些冷水种,也有一些由黄海暖流携带进来的暖水种。调查区的西部种数极少,多为暖温种类。暖水种类出现在黑潮暖流影响的区域,虽然甲藻种类很多,但其生态性质很简单,可作为对马暖流和黑潮暖流的指标种。  相似文献   

2.
吕红红  向荣 《海洋学报》2016,38(2):93-103
现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生态研究是其古环境重建应用的重要基础。根据黄、东海陆架2011年秋季采集的20个垂直浮游拖网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有孔虫的秋季生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海秋季基本上没有浮游有孔虫的出现。东海共发现13种活体浮游有孔虫,主要优势属种依次为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igerina bulloides、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和Globigerinoides ruber。浮游有孔虫丰度整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反映了浮游有孔虫在黄、东海陆架区的分布主要受外海水影响强弱控制。浮游有孔虫主要属种在东海陆架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暖水种G. sacculifer是秋季陆架海区的主要优势种,其分布格局与总丰度基本一致,相对含量从南至北、从东至西逐渐降低,主要受区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控制。G. bulloides与G. sacculifer呈相反的含量分布变化,其高含量主要出现在东海中陆架,从北往南逐渐降低,此外,在闽浙沿岸也有较高含量,表明了温度和生产力是影响G. bulloides在黄、东海陆架分布的主要因素。秋季P. obliquiloculata和N. dutertre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东海南部中陆架区和济州岛西南黄海暖流影响区,可能受暖水与生产力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3.
潮流场对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渤、黄、东海陆架的M2潮汐、潮流。结果表明,渤、黄、东海陆架的潮流有强弱之分以及往复流和旋转汉之别。在此基础上,计算了8种粒径沙的湖平均悬移输沙率、潮平均推移输沙以及相应的输沙率散度。根据输沙率散度的正负,划分了海底冲刷区与淤积区。根据不同粒径泥沙输沙率散度的相对大小,确定出海底的主要底质类型为砂质沉积、粉砂质泥沉积和以粉砂为主的混合沉积。计算结果表明,海底3种主要底负类型的分布格局与海底的冲淤格局以及与输沙率矢量的发散和聚合状况基本一致。在渤、黄、东海陆架,沙脊主要在强往复流区形成,沙席主要在强或较强的旋转流区形成,泥质沉积主要在弱潮流区形成。砂质沉积、泥质沉积以及混合沉积这3种主要底质类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渤、黄、东海陆架潮流场控制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潮流沉积体系。渤、黄、东海陆架的砂质沉积与泥质沉积并非残留沉积,而是潮流沉积。在没有冷涡的情况下,黄、东海陆架的典型泥质沉积在弱潮流环境中同样可以形成,因此,认为冷涡并非黄、东海陆架典型泥质沉积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泥质沉积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东海陆架有两大现代泥质沉积区:一是沿着闽浙沿岸分布的沿岸泥质区(以下简称沿岸泥质区);二是东海陆架东北部的济州岛西南外陆架泥质区(以下简称外陆架泥质区).这两个泥质区的现代沉积物直接覆盖在沿岸砂质沉积和陆架残留沉积物之上.陆架其余地区大部分被所谓残留砂所覆盖.关于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已有许多人进行过研究,但是多数只限于物质来源和分布特征,而很少探讨过物质沉积过程.然而,查明泥质沉积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对沉积学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可能有实用意义.因此,作者利用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研究的海上调查资料,结合以往各家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悬浮体、浮泥及表层沉积物三者的成分和分布特征同水文条件的关系,试图阐明东海陆架泥的沉积作用及其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海洋原甲藻APBM(P.micans APBM)的5.8SrDNA及其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分析了甲藻属9株赤潮藻(7株从GenBank获得)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海洋原甲藻APBM的ITS片段(含5.8S区)为631bp,东海原甲藻的(含5.8S区)为552bp;东海原甲藻与从GenBank中获得的微小原甲藻相似程度较高,与甲藻属其他原甲藻相似程度较低;本文研究的海洋原甲藻APBM的ITS序列与其他原甲藻相似程度都较低并且在进化树上距离也较远。用ITS1或.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与用ITS 5.8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5.8S区因过于保守似乎不适于构建系统树反映种下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照Stokes定律,由256个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提取了2μm粒级组分、制成定向片,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Biscaye(1965)方法计算了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四种矿物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组成为伊利石(平均65.4%)、绿泥石(平均14.4%)、蒙皂石(平均13.3%)和高岭石(平均6.9%);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高岭石含量有向海减小的趋势;陆架区东北部和中南部的伊利石含量较低、蒙皂石含量较高,东南部的伊利石和蒙皂石含量分布与其相反;绿泥石在研究区东部和东北部含量较低。聚类分析显示,东海陆架2μm粒级沉积物可分为"类长江"与"类黄河"两种类型。类长江细颗粒沉积物主要分布在东海陆架中西部地区;类黄河沉积物在研究区东北部、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区域分布。东北部的类黄河沉积物可能来自黄河或废黄河口,而南部和东部的细颗粒沉积物可能是晚更新世冰期干冷气候下形成的产物与现代河流入海细颗粒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来渤、黄、东海陆架冲淤作用强度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玉荣 《海洋科学》2001,25(6):35-38
数值模拟了渤,黄,东海陆架区潮流动力场作用下9种无黏性单粒径泥沙的冲淤作用强度,计算所得渤,黄,东海陆架近百年来的冲淤分布与实测底质类型的分布多数海区相一致,这表明渤,黄,东海陆架的潮流动力场在该区泥沙输运与淤积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该区近百年来冲淤作用强度分布格局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东海秋季典型站位沉降颗粒物通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9月在东海的长江口、中陆架区和浙江近岸上升流区三个站位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在对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有机氮(PON)和总颗粒碳(PC)元素分析基础上,采用颗粒物通量模型对沉降通量进行了研究。镜检发现细小无机颗粒物和大颗粒聚合体是三个站位沉降颗粒物的主要形式。大颗粒聚合体有住囊类、粪球聚合体、硅藻聚合体和混杂聚合体四种类型。研究结果显示,东海中陆架区和浙江近岸上升流区沉降颗粒物中POC、PON和PC的百分含量均呈现随水深增加明显降低的趋势,但在长江口,这些成分的含量低且上下均匀。长江口观测到的是大风后的一个实例,存在强烈的再悬浮,各水层颗粒物沉降通量平均(±SE)高达(319.02±65.33)g/(m2.d),尽管如此,沉降颗粒物有机态C/N值却很高(18.0±0.9),明显受陆源颗粒物的影响。POC净沉降通量在浙江近岸上升流区为961mg/(m2.d)(水深55m),在东海中陆架区为123mg/(m2.d)(水深88m),可见浙江近岸上升流区是POC向海底转移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垂直转移能力明显高于东海中陆架区。在上升流区域和中陆架区,POC的输出比率大约分别为48%—77%和15%—21%。浙江近岸上升流区和东海中陆架区底层颗粒物再悬浮比率分别为66.50%和88.52%。研究显示,浙江近岸上升流区的水体底层颗粒物受底部平流的影响比东海中陆架区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现代沉积的"汇",其中黏土组分是泥质区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是反映沉积区物质来源和搬运动力状况的良好指标。本文利用XRD方法分析了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两根沉积物岩心中黏土矿物组成和含量变化,结合放射性年代标定,揭示了近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的演变特征,探讨了黏土矿物的来源及其含量变化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以长江来源物质为主,受黄河及瓯江等河流物质的影响;近百年来内陆架泥质区黏土矿物组合发生显著阶段性变化,它们是东亚季风强弱波动和长江入海悬沙减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有孔虫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的沉积中心,保存了冰后期海平面上升以来完整的全新世沉积记录,是研究东海古海洋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也是研究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绝佳材料。选取了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孔长岩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中有孔虫进行属种鉴定分析,并结合岩心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和AMS14 C测年数据,主要依据底栖有孔虫组合,恢复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沉积环境呈现阶段性演化特征,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的演化:阶段I(10.8~10.5cal.kaBP)为滨岸沉积环境;阶段II(10.5~8.3cal.kaBP)随海面快速上升沉积环境由内陆架滨岸向中—内陆架过渡;阶段III(8.3~5.2cal.kaBP)为台湾暖流十分靠近的中—内陆架沉积环境;阶段IV(5.2~0cal.kaBP)为沿岸流较强的内陆架沉积环境。暖水种丰度在8.4cal.kaBP出现高值,推测为台湾暖流形成之时。约4.0cal.kaBP以来表生种丰度呈现高值和底栖有孔虫18 O变轻,推测与沿岸流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矿物鉴定,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并对沉积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碎屑重矿物共有40余种,还有少量岩屑和风化碎屑。暗色重矿物含量高值出现在100m以深的东海外陆架,浙闽近海一带暗色重矿物含量低。稳定重矿物含量与离岸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内陆架到外陆架,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云母类矿物高值集中于浙闽近海内陆架一带;自生黄铁矿也集中浙闽近海水深50m以浅的内陆架,说明该区水动力偏弱,主要为还原环境。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划为2个分区。Ⅰ区包括浙闽近海海域和台湾海峡中西部海域,水深在60m以浅,主要是长江物质在沿岸流作用下向南搬运沉积。Ⅱ区包括东海中外陆架、陆坡以及冲绳海槽的部分海域,水深多在80m以深,其物源来自东亚大陆,形成于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地讨论了潮流、风暴和环流等动力作用对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的影响。根据作用于陆架的主要动力营力可将陆架划分为三个动力沉积区:潮流沉积区、环流沉积区和复合沉积区。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与现代水动力条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中、外陆架的广阔砂带应属原地现代沉积,而不是晚更新世的残留沉积。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坡折地形和沉积作用过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东海陆架坡折带位于东海陆架最外缘与东海陆坡之间坡度明显转折地带。坡折点水深在132-162米之间,平均水深为147米,坡折带宽度在4-18公里。东海陆架坡折带深受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升降变动的影响。东海陆架坡折带没有形成永久性的细粒沉积层,而是现代陆源细物质向冲绳海槽方向搬运的暂时停留区。海底峡谷往往成为陆源物质向陆架外搬运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冲绳海槽北段地磁场特征及其地质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冲绳海槽北段可以分成三个异常区:东海陆架边缘异常区、东海陆坡异常区和冲绳海槽北段异常区。在东海陆架边缘区,磁异常以正为主,最大可达+ 350nT,该区所对应的磁性基底埋深较浅,一般在2~3km 。在东海陆坡异常区,除了有NNE向展布的负异常外,在此背景上还发育了一些沿NWW 向展布的次级异常,推测本异常区的磁异常与NW 向的基底断裂有关。冲绳海槽北段异常区所在宽缓负异常的大背景下又有几处正异常条带分布,则是在吐噶喇断裂带控制作用下所产生的磁性较强而又不均匀的火成岩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连续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和营养盐(N和P)限制对中国东海2种重要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20℃和25℃时生长状态良好,具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15℃时细胞生长明显受到影响;中肋骨条藻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性,15~25℃时均具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东海原甲藻可以忍受低营养盐环境并种群增长,而中肋骨条藻细胞增长需要较丰富的营养盐。在营养盐充足的环境里中肋骨条藻具有竞争优势,相反,在营养盐限制的环境中,东海原甲藻是竞争的优胜者。实验结果与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现场的环境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作为解释东海原甲藻赤潮形成原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微塑料是海洋中的一种污染物,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是我国东海海域常见的有害赤潮藻,目前尚未有关于微塑料污染对东海原甲藻影响研究的报道。为了探讨聚苯乙烯(PS)微塑料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机制,阐明海洋微塑料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东海原甲藻在聚苯乙烯微塑料差异化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动力学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显示:①5 mg/L溶解性有机质(DOM)可促进东海原甲藻的生长;②10 mg/L(0.1 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东海原甲藻前期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③聚苯乙烯微塑料会抑制处于稳定期和衰退期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微塑料粒径越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浓度的抑制效应强于粒径的。我们研究发现聚苯乙烯微塑料会影响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这将为微塑料和赤潮藻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北部冷涡区温盐度和海流观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州岛西南的东海北部海区是东海陆架区的重要渔场之一;南去的黄海沿岸流、黄海冷水,北去的黄海暖流和台湾暖流等在这里相汇,夏季上层还有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该区地处浅海陆架区,受潮汐和气候的影响很大,水文要素不仅有季节变化和多年变化,且有明显的短周期变化。因此,该海区的海流、水文状  相似文献   

18.
东海陆架区全新世地层中粘土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东海陆架区十七个柱状剖面沉积物中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分析及电子显微镜照相,对东海陆架区全新世地层中粘土矿物组合面貌、粘土矿物在全新世地层划分中的应用及其古环境意义作了 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东海陆架中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粒度参数、14C年龄和微体古生物组合的综合分析,绘制了东海陆架的沉积物类型分布图;运用Folk等(1970)沉积物分类方法将东海表层沉积物分成砂、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5种类型,其中粉砂质砂分布最广,砂质泥分布最少;沉积物由陆向海粒度变粗,反映沉积过程中的物源和沉积动力控制作用。根据沉积环境及成因分析,可将东海陆架沉积分为3类:分别是长江口外席状砂沉积区、现代泥质沉积区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区。长江口外砂质沉积是全新世冰消期晚期潮流作用及风暴潮流共同作用的产物,是高海平面以来太平洋潮波系统作用下的潮流沙沉积,沙波地貌仍在发生变化。现代泥质沉积区包括长江前三角洲沉积、浙闽沿岸流沉积和济州岛西南泥质沉积三个区域,不同沉积区的成因机制不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是末次冰盛期之后海侵作用下发育的砂质沉积物,在海侵的不同阶段中沉积物被冲刷改造,具有不等时性特征,沉积环境与现代陆架海洋环流的动力特征不一致,现代沉积作用较弱,仅接受悬浮体细粒沉积。  相似文献   

20.
依据1987年6月、1996年12月、1997年2月和1998年7月在东海北部所取得的悬浮体、温度和盐度资料就该区冬季和夏季的悬浮体分布、影响因素和输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悬浮体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中、外陆架区悬浮体含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悬浮体的分布及输运受到东海环流、风暴和潮流等的影响,其中东海环流的季节性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受台湾暖流的阻隔,冬季和夏季长江入海泥沙在东海基本不能越过124°00'E以东海域.黄海沿岸流携带着老黄河口水下三角洲的再悬浮沉积物向陆架东南扩散,其搬运的量和在中、外陆架区的扩散范围冬季显著大于夏季.在黄海暖流的阻隔下,陆架悬浮体冬季和夏季在32°N断面很少能扩散至126°30'E以东海域.台湾暖流和黑潮爬升水的阻隔作用使得冬季和夏季陆架悬浮体在P-N断面也基本不能扩散至陆架边缘.冬季在东海北部可有部分陆架悬浮体输送到冲绳海槽,但有区域性,其输送的可能位置是在P-N断面以北、32°N断面以南之黄海沿岸流向东南延伸的陆架边缘;夏季陆架悬浮体基本滞留在陆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