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是为地市气象台开发的长期预报业务软件 ,由数据库模块、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预报模块、关键农事季节预报模块及统计预报方法制作模块 4部分组成 ,将预报结果采用“多元决策加权法”进行集成 ,得出最终的预报结论 ,还可以用相关分析、点聚图等方法选取因子 ,建立统计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
于梅 《黑龙江气象》1995,(1):47-48,52
为解决长期预报分片困难而研制的全省长期分片趋势预报,是用3种不同的方式对分布于全省的38个站的降水量场,15个站的温度场与500hPa高度距平场,北太平洋海温场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相关关系较好的区域作为预报因子,是先进的统计预报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并制做长期分片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3.
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可作为水库调度长期计划安排的主要依据.它是丹江口气象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法,逐步实现了客观化和自动化,提高了预报准确率.1 系统结构图1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框图.系统主要由资料库、方法库、因子库、图形库四个部分组成.经综合分析、产品加工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产品输出.资料库是长期预报业务系统的基础.要尽可能地收集和存储与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有关的各种基本资料和加工产品,既有历史资料,又能实时续补新的资料,各种基本资料均分项按月以文件形式存放,以便调用.  相似文献   

4.
春播期长期预报中,强冷空气预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项目。以前,我们主要采用韵律方法来制作预报,效果不够理想。前年,我们借助计算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一套春播期强冷空气预报的回归方程,并且在1986年春播期投入了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树林 《气象》1991,17(3):1-1
绥中县是“关外第一县”,处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之间。全县经济以农业及水果生产为主。每年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迫切需要春季旱涝和冷暖的长期趋势预报。为此,我县预报服务的第一件事,就是力争做好春季的长期预报。下面以1990年春季降水量长期预报为例,简介本站的预报方法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第二版(CFSv2)提供的逐日降水模式资料,采用集合预报方法开展区域性夏季降水预报,使用出入梅日期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率(ACCU),梅雨期长度均方根误差(RMSE)及梅雨雨强距平符号一致率(Pc)等3种方法评估模式资料对湖北省梅雨特征量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入梅预报提前13 d的ACCU可达0.5以上、RMSE小于3 d,出梅预报提前14 d的ACCU可达0.5以上、RMSE小于3 d,梅雨期长度预报提前14天的RMSE小于5 d,梅雨雨强预报提前14 d的Pc可达0.5以上。梅雨特征量总体预报时效为14 d左右,CFSv2模式资料对区域性夏季降水在梅雨延伸期时段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边界层特征量——摩擦速度和梯度Richardson数制作河南省沙尘天气短期预报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方法更能够从本质上反映沙尘天气产生的机制,定性预报准确率为62.5%。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4,(6):58-59
近年来,长期预报工作发展很快。预报因子从原来单站气象要素以及高空环流特征分析,进一步扩大到海水温度、地极振动等。资料的运用范围从东亚扩大到亚欧,北半球,今后还有扩大到使用全球资料的趋势。预报方法在不断改进,数理统计预报方法大量地应用到日常预报工作中;电子计算机成为处理大量气象资料和完成复杂计算的常用工具;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在开展。长期预报的思路比过去更加开阔,长期预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比过去有所提高。这些新的进展,为长期预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资料越用越多,方法越来越复杂,计算工作量就越来越大。象我们一个地区台,过去制作各类长期预报,用一、二个星期就可完成,现在往往要几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边界层特征量——摩擦速度和梯度Richardson数制作河南省沙尘天气短期预报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方法更能够从本质上反映沙尘天气产生的机制,定性预报准确率为62.5%.  相似文献   

10.
金龙  罗莹 《气象科学》1990,10(4):409-415
本文根据岭回归分析,结合逐步回归方法,以回归系数的估计精度和残差平方和作为两种目标函数,建立了冬小麦拔节——抽穗水期分盈亏量的长期预报模式。以期为预报农业气象干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气象厅和全国十个气象台,在每个月规定的日期发布各地的长期预报,例如近畿地方由大阪管区气象台、四国地方由高松地方气象台,在每月20日发布三个月预报、月尾发布一个月预报。在长期预报中,主要目的是预报梅雨、台风、浓雾等季节现象和天气特性或北日本有无冷夏、西日本有无干旱异常气象。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四大因子是天文(太阳辐射),地理(纬度、高度、地形、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人造二氧化碳).这些因子间又有着十分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反馈关系,其物理过程至今尚未弄清,因而长期预报还是很不成熟的,目前仍以经验统计方法为主. 我们台从一九六○年开始至今,定期发布月季长期预报,不定期作年度以上的超长期趋势预报,比较好的依据如下: 一、年成背景 1.寒雪(冷水年):冬  相似文献   

13.
对长期预报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期预报的挑战时冈达志(日本)1引言这里使用"对长期预报的挑战"这个标题,是试图确切地表示现在长期预报所处的状态。长期预报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既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但也不是处于完全找不到解决线索的困惑状态。对长期预报的需求性很强。社会经济在逐渐引...  相似文献   

14.
1前言低温冻害对越冬作物威胁很大。我市在1993年元月下旬出现连续低温冻害,全市水果、北运蔬菜受灾面积达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生产上迫切需要准确的长期低温时段预报,但目前由于该项预报的准确率低,在生产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夏有奇热,冬有奇寒”为线索,分析了元月低温的前期特征,并总结出一套特征指标值,用其做长期低温时段预报,误差小于3天,历史概括率为94.4%,试报准确率为100%,效果令人满意。2低温标准和特征分析2.l低温标准按省气象局规定,以日最低气温<5℃为低温。2.2特征分析用夏…  相似文献   

15.
范远荣 《气象》1979,5(9):17-20
10—15天以上的天气预报,通常称为长期天气预报。国内外发布长期天气预报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但到目前为止,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一些预报经验和统计方法,预报准确率很低。为什么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至今仍然很低呢?问题的关键是对长期天气过程的规律认识不够。短期预报自1950年以来由经验方  相似文献   

16.
詹煜  戴铁丕 《气象科学》1993,13(4):427-431
本文对近地面大气折射指数气候变化统计预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逐步回归多重分析时变模式。在模式中考虑了大气折射指数肘间序列的振动周期、前期预报因子(降水量),还特别考虑了时间序列的振动位相,并随着新数据的到来,适时地改变预报因子和预报方程的参数。本文用该模式对上海近地面6月上旬旬平均大气折射指数进行了长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误差较小,预报效果稳定,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这方面的工作可用来对无线电波的传播环境进行预测,从而对电子工程系统进行适时的调整控制。除此而外,该预报模式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预报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回归分析在长期天气预报中应用十分广泛。逐步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逐步回归可以避免引入强相关变量所导致的求解的困难。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经常要同时制做P个站点的预报(即:多个预报量y_1、y_2…y_p),采用相同的M个预报候选因子(即:M个预报因子X_1、X_2…X_M)。对每一个预报量y_i可以分别应用逐步回归来筛选这M个因子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8.
多预报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在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一鸣 《大气科学》1983,7(2):235-238
本文对通常的逐步回归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同时制作多个预报量的预报时,这方法并不十分可靠。因为这样得到的预报方程常常包含着比较大的随机误差,之所以产生上述情况,问题在于对多个预报量建立方程时,没有考虑预报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通常的逐步回归进行改进,考虑对多个预报量同时进行筛选的逐步回归。 台风路径预报的试验结果表明:由多预报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建立的方程组,对相近预报时段的相同预报量,其影响的预报因子大体相同,而对于不同预报时段的不同预报量,则影响的预报因子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样得到的方程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不仅有利于提高预报方程的预报精度,而且还有利于对不同预报方程的预报因子进行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预报方法也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多种;资料从单站到面上,从单站要素到海温、天文等。使长期预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天气预报效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基层台站处于生产服务的第一线。但资料年代短,资料来源缺乏,计算工具极为落后。这样要采用比较复杂的预报方法是困难的,就是能用一些较为复杂的预报方法来做预报,所花的时间也是相当多的,远远满足不了服务的需要。从实践中体会到,预报方法的复杂程度与预报效果不是绝对成正比的。预报因子有一定的物理意义或天气学意义,又经过严格的选择,用简单或复杂的方  相似文献   

20.
李世忠 《广西气象》1996,17(4):26-26
利用天气谚语寻找能较好反映倒春寒出现的情况的特征要素值,并运用这些特征值来作倒春寒长期预报,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