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界发达国家较重视气象探测仪器自动化、遥测化的研制和推广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探测仪器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自动化观测网络所拥有的自动化、遥测化站的规模都超过上千个台站.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现在的自动化观测仪器更是集计算机、通讯和电子技术、工业工艺设计为一体的综合体系,从数据传输、存档和分发到系统网络实现了自动化,并投入业务使用.我国“九五”期间地面自动化仪器的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自行研制已进行业务化考核并有部分型号投入业务使用的地面遥测自动化仪器有五大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气象台站将逐步推广使用遥测自动仪器(含中小尺度观测点),为保证地面气象测报自动化业务的规范、统一,避免在建设、安装使用过程中重复建设或因不符合使用规定,工作环境不规范、设备安装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对我国研制和生产的地面测报遥测自动仪器的性能特点作简单介绍,并重点介绍有关自动遥测仪器的使用规定及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站(Ⅱ型)的现场环境要求,供有关气象台站作地面测报遥测自动仪器建设规划及工作环境综合改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仪器的维护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十五发展计划”以来,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加大了对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和新型气象仪器的投资力度,各类新型气象仪器装备到基层台站,地面观测项目也逐步向自动化、遥测化方向发展,很多台站安装了全天24小时工作  相似文献   

3.
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第8个五年计划中指出:“八五”期间,气象业务建设重点,除建成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实时业务系统和风云-2号气象卫星资料地面接收处理系统外,还要在中后期开始新建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和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两个  相似文献   

4.
为早日改变现行气象信息人工采集的落后面貌,实现现代信息采集与传输同步发展的目的,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自动化领导小组就组织专业机构和部分地区共同实施研制开发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经过几年试用,目前已有两种机型已经和正在通过产品设计定型,进入业务应用阶段。在“九五”期间,中国气象局计划先在边远、高山、无人海岛,然后在国家基准、基本站分步建立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1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的分类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分为中小尺度自动天气监测站和自动气候监测站。中小尺度自动天气监测站主要为抗灾防灾服务…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天气局(NWS)正在实施一项以应用小型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气象业务现代化的计划。其中,在通讯和气象业务的现代化方面建立一个业务服务自动化系统(AFOS);在地面气象观测方面建立一个地面气象自动遙测系统(RAMOS)。地面气象自动遙测系统是业务服务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地面气象自动遥测系统是用于遙远地区自动观测各种气象参数的装置。计划到1980年在美国本土、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等地共建立138个站点。RAMOS 可分为中心站和野外站。一个中心站可与若干个野外站编组,每个野外站可测量七种基本的气象参数和16种附加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国气象局有关对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实施工作的要求,1999年底以前,湖北省将有十五个国家气象基本站部署11型地面有线遥测气象仪(简称11型遥测仪)。从部分站点11型遥测仪的安装运行情况来看,该气象仪都能较好地完成有关观测任务,但从发展完善的角度出发,11型遥测仪在总体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缺陷。该文对这些缺陷及其改进方法做一些探讨。豆n型遥测仪R其总体结构遥测气象仪是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和采集处理的、功能齐全的气象数据自动观测系统。11型遥测仪是按国家气象基本站业务要求设计的,其总体结构框架见图1:图1中的各气象要…  相似文献   

7.
气象仪器装备是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气象仪器装备的发展,也反映了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建国40年来,我区气象仪器装备经历了品种数量由少到多,装备来源逐步走向国产化,装备性能由简单的常规仪器转向遥测遥感化、自动化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气象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促进了气象装备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先进、大型、系统配套仪器设备的引进,使装备情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综合大气探测系统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国材 《山东气象》1998,18(4):4-11
1引言大气探测是基本气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气探测各分系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气象卫星从无到有,天气雷达从简易型到多普勒型,地面观测向遥测化、自动化迈进,新型高空探测设备将进行外场试验,专业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9.
高龙 《陕西气象》2009,(5):42-44
1中山气象站 南极中山气象站建于1989年,海拔高度14.9m,是我国在南极开展气象考察的重要站点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和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每天通过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气象资料传人世界天气监视网。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无线短波接收系统,接收南极地区的天气图、气象报以及站区附近地区冰情图、NOAA卫星的AVHRR与TOVS数字及图像资料,为站区天气预报和海冰冰情分析提供现场图像和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地面气象多种要素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化发展,带来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研究目前国内生产的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发现在设计上存在着数据采集器到传感器间多线长距离连接的弊端。影响数据采集精度和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更不利于计量检定和系统维修工作。因此提出一种全新设计思想一模块化设计方案,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供业内人士探讨。2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 将自动遥测仪所观测的气象要素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单元,赋予其相应的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功能,这可用现有的信号处理技术,配用单片微处理器实现。加上高速率,高稳定性的RS-…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日本英弘(ЕКО)精机株式会社研制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Ag-MMS)的剖析,对应用软件进行修改和开发,使其增加气压参数的测量,扩大数据处理的功能,并按我国现行GD—01Ⅱ的规定自动打印输出天气报告,从而构成一套以单板机为核心、从参数采集、数据处理到气象资料和天气报告、打印完全自动化的地面气象有线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实施"十五发展计划"以来,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加大了对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和新型气象仪器的投资力度,各类新型气象仪器装备到基层台站,地面观测项目也逐步向自动化、遥测化方向发展,很多台站安装了全天24小时工作的自动气象站,GPRS无线雨量遥测仪也在全省各乡镇安装,气象综合探测业务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充分发挥新型仪器装备的作用,加强对这些探测仪器的技术保障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红  徐明芳 《广西气象》2005,26(A02):83-84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地面气象自动化实时监测需求,适应气象观测向集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北京观象台建设了代表未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发展的业务原型站,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当今成熟稳定的电子测量、数据传输和控制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准确性、易维护、易扩展等特点,支持地面气象数据对象字典协议格式,地面自动观测数据实时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ZigBee协调器,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通过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完成观测数据采集,从而实现地面自动观测数据的质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青海省气象事业实现了地面观测自动化,这大大提高了地面测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台站的业务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直接影响到自动站资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氯化锂湿度元件从三十年代出现后,很快就在气象部门得到应用,最早使用的是美国的电子探空仪,后来随着地面观测自动化的发展,又逐渐地应用在自动气象站上。据1971年世界气象组织“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统计,约有一半以上国家的自动气象站(包括有线遥测和无线遥测)都使用氯化锂元件测量湿度,其中日本气象厅1974年内已批准使用有该元件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装置(一种自动综合有线遥测装置)152套,配置于全日本各气象台站。  相似文献   

17.
1概述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是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及数据资料管理为一体的气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各有关部门的气象台站、提供地面天气实况、定点自动观测以及气象资料的整理和存储。中国气象局组织有关单位,经过多年的研究,并在我省经过两次共4站次的试验,取得了较为圆满的结果,可望不久在部分台站推广应用,从而使自动遥测代替传统的手工观测,实现地面测报的一次技术革新。现将其工作原理和有关参数介绍给广大读者。2主要功能遥测气象仪主要可以自动观测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  相似文献   

18.
RYJ-2型日射遥测接口何汝均(中国气科院大气探测所)1993年11月8日中国气象报以“我国辐射观测今年实现全部自动化”为题,报导了有关10月份在北京召开的遥测辐射仪推广应用鉴定会的情况。文中提到:“遥测辐射仪填补了我国净辐射观测的空白,辐射观测的信...  相似文献   

19.
日本气象厅的气象业务工作自1963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利用大型电子计算机、高速通信技术、遥测自动化观测设施和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改造原有气象业务工作的阶段。18年来,他们已先后建立了几个主要的业务自动化系统,并从近年开始实施着一项新计划。本研究报告是在探讨日本气象业务自动化体系的基础上,归纳出几个问题,并结合气象科学技术的某些发展,予以分析,也相应地就我国实现气象工作现代化的某些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苑跃 《四川气象》1997,17(3):57-59
1概述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国际气象探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探测能力显著增强,观测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重视观测方法、观测网的设计,讲究观测工具的最佳配合;直接观测、遥测和遥感等三种观测技术并存。本文对近10多年来一些国家在大气探测技术方面的进步作一简要总结。2地面和高空探测在地面和高空的常规探测方面,各种感应元件的精度均有显著提高。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利用遥测和自动气象站发展中尺度地面观测网,M点间距小至17KM。目前已有30来个国家在研制和使用自动气象站,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