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川南滇北地区广泛分布着二叠纪时期地幔柱活动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并且在这大范围的峨眉山玄武岩中出现了大面积的铜矿化分布,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铜矿类型——玄武岩铜矿,即与玄武岩喷溢—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与国外基韦诺铜矿具有相似性。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具有较高的铜背景值,是一个罕见的铜地球化学块体,具有形成世界级铜矿床的物质基础(薛步  相似文献   

2.
贵州西部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的关系研究,提出玄武岩铜矿存在两个阶段成矿作用,即火山活动阶段和后期热液活动阶段成矿。控矿条件有:(1)喷发中心地区火山沉积富铜矿源层;(2)具相当规模的水循环系统;(3)与矿源层有较大接触面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3.
张航飞  龚骏 《地质与资源》2022,31(4):576-578
根据上二叠统宣威组露头剖面、深部钻孔及采样测试分析,对四川沐川地区的沉积型铜矿进行了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铜矿层为单层结构,矿层厚度0.45~1.53 m,铜矿石品位0.57%~0.76%.研究区铜矿属于潮坪环境的同生沉积矿床,矿石无热液或沉积改造现象,成矿物质来源于高铜背景值的峨眉山玄武岩.沐川地区沉积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贵州水城地区二叠系玄武岩是峨眉山玄武岩东缘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特殊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及其资源环境响应,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工作者高度关注。本文依托水城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从时空产出特征、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资源响应等方面对峨眉山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认为峨眉山玄武岩与铜矿、锰矿、稀土矿及钪锐钛矿的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为区域二叠系玄武岩喷溢事件及其成矿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威宁县黄泥坡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产出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的研究,发现主要赋矿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二、三段的多孔玄武岩,且成矿与构造关系密切。总结出岩性、围岩蚀变、矿物等找矿标志,为在该地区找玄武岩铜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全球其他大火成岩省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峨眉山玄武岩中发育大面积自然铜矿化。对产出在大火成岩省内的川西自然铜矿成矿机理的研究,将进一步认识和丰富峨眉地幔柱成矿系统。对川西自然铜矿床类型据其在玄武岩中产出的位置不同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并对其成矿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峨眉山玄武岩的高铜背景值具有随玄武岩浆喷发从早到晚呈富集趋势,其结果是由不同期次成矿作用所导致。川西玄武岩普遍经历了酸性流体淋滤作用,形成了(1)玄武岩上部宣威组中的铜矿;(2)玄武岩中的铜矿;(3)玄武岩(底部)与茅口组灰岩接触面上的铜矿。铜质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玄武岩与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突变的界面是有利储矿空间,自然铜矿化的形成与缺还原硫条件、富有机质和还原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会泽地区发现铝土质泥岩铜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云南会泽县的大黑山层状铜矿的矿化分布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间断面(假整合面)之上的宣威组底部,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的控制.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与国内典型砂岩铜矿的对比显示,该矿床在成矿背景、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地质特征上,有别于中国南方川滇地区的砂岩/页岩铜矿,是一种新的铜矿类型.根据赋矿围岩和沉积层控等宏观地质特征,暂定为"铝土质泥岩铜矿".  相似文献   

8.
贵州西南部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辉 《贵州地质》2006,23(1):57-61,28
近年在贵州峨眉山玄武岩西南部发现若干玄武岩铜矿点,其成矿地质特征与玄武岩北部的贵州黑山坡、云南鲁甸、云南永胜得等玄武岩铜矿有一定区别,前者主要产于玄武岩下部或底部,铜矿多受小尺度断裂构造控制;后者多产于玄武岩上部旋回、受植物层或含沥青质层控制,呈层带型产出。本文通过贵州西南部玄武岩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研究资料,并揭示了研究区找铜前景。  相似文献   

9.
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的沉积型铜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沉积型铜矿床。文章对此类沉积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和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沉积型铜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化类型:结核状铜矿化和浸染状铜矿化,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为主;成矿受上二叠统宣威组沉积地层控制,与峨眉山玄武岩喷溢形成的古火山构造和古地形以及火山期后的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成矿过程可能从沉积成岩阶段一直延续到成岩期后。区域上假整合覆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的宣威组沉积岩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砂岩铜矿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中、滇西地区的中生代红层中,储量居国内同类矿床之首。金都铜矿地处滇西地区宁蒗县与攀西地区盐源县交界部位,矿区大面积出露峨眉山玄武岩,为砂岩铜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后期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低洼盆地(向斜)等有利地势。表生作用下,含铜物质挟带泥沙被搬运至内陆盆地汇聚,形成铜矿床或含矿层位。形成隔绝氧气和阻断水力联系的泥质盖层后,含铜溶液在孔隙度大且水力联系好的砂岩中持续迁移,铜离子叠加富集,形成砂岩型工业铜矿体。本文在野外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金都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该区铜矿勘查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的成矿机制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剖析了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的产出特征、形成机制,侧重论述了火山机制与成矿的关系,并指出了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地幔柱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对峨眉山地幔柱的成矿效应的关注度持续升高,但对提供成矿物源的矿床类型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砂页岩型铜矿的研究极少,砂页岩型铜矿稳定分布在沐川西部及西南部的飞仙关组底部,以往开展了大量的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但其成矿物质来源还有较大争议。为厘清沐川地区飞仙关组底部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富集规律、沉积环境和成因机制,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物源、富集规律、沉积环境,建立了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沐川地区砂页岩型铜矿体产出于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底部的一套灰绿色细碎屑岩中,主要矿石类型有粉砂质条带黏土岩型铜矿、泥质条带粉砂岩型铜矿、粉砂岩型铜矿和细砂岩型铜矿,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为主;沐川地区飞仙关组底部的沉积相属于有障壁型海岸相潮坪亚相,可识别出潮上泥坪微相、潮间混合坪微相、潮下砂坪微相和潮渠微相4种微相,Cu元素主要富集于粉砂质条带黏土岩和泥质条带粉砂岩等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潮间混合坪微相中,铜的富集严格受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的控制; Cu元素主要来源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西部的康滇古陆是主要的物源区;沐川地区飞仙关组底部砂页岩型铜矿属同生沉积型矿床,其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矿源层形成)阶段、风化剥蚀搬运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成岩保存阶段。上述成果,对西南地区进一步实现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和补充完善峨眉山地幔柱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与基韦诺超大型铜矿相似,杏仁状玄武岩中的自然铜矿石就是该类型铜矿床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称其为"杏仁体式"自然铜矿床。通过矿石矿物标型特征、矿物组合特征以及固溶体分离结构特征等分析研究,认为川南滇北"杏仁体式"自然铜矿为火山热液矿床,形成于低温还原环境,成矿作用发生在岩浆作用结束期及间歇期热液阶段,成矿经历过热液蚀变改造。铜矿物生成顺序为:自然铜→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赤铜矿、黑铜矿、孔雀石等。玄武岩中广泛分布的沥青与自然铜同时形成,并为自然铜及铜的硫化物的形成提供了强还原环境。沥青形成温度和斑铜矿-辉铜矿的固溶体分解温度将自然铜形成温度区间限定为290~225℃。  相似文献   

14.
滇黔地区玄武岩铜矿有很长的找矿与开发历史,但矿床规模较小。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美国基韦诺铜矿极具相似性,并认为加强区内地球化学边界及铜矿床研究,将对成矿理论发展及经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与找矿热潮,但收效甚微。为探索滇黔地区找矿过程中所遇之困惑以及更进一步探明资源潜力,本文在详细了解基韦诺半岛铜矿特征基础上,展开了其与滇黔地区铜矿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比研究。认识到以往对基韦诺半岛铜矿特征描述存在偏差,基韦诺半岛铜矿与滇黔地区铜矿之间相似性与差异性共存,滇黔地区红层化作用不足可能影响了成矿规模,但可寻找地质环境有利矿种;提出玄武岩自然铜矿化可能潜力有限,三叠系砂岩型铜矿需要继续关注以及其他铜矿类型具有找矿价值较小或尚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出露于川滇黔地区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分布有许多铜矿点和铜矿化点,前人根据产出的空间位置,将其分为三类(张正伟等,2004)(沉积型、热液型、风化淋滤型).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部东天山十里坡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化这一新类型。自然铜的赋矿地层-马头滩组中的赋矿玄武岩锆石 LA-ICPMS 年龄为307±4Ma,对应于晚石炭世,显示该套赋矿地层属于上石炭统。从该区自然铜赋矿火山岩所限定的时间看,成矿背景应属于后碰撞环境。东天山十里坡地区自然铜矿化的构造背景、成矿系统和矿化类型与峨眉山玄武岩自然铜矿化和美国基威诺铜矿床均存在差异,自然铜矿化的成因可能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室温和pH值为中性的开放体系下,选用川滇黔地区与峨眉山玄武岩自然铜矿床相关的不同类型矿物,对配制的铜胶体溶液和cu^2+溶液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矿物对铜胶体和cu^2+的吸附率从高到低分别为硫化物、有机质(沥青)、粘土矿物、硅酸盐矿物。这一实验结果与川滇黔地区自然铜矿的赋矿围岩为玄武质角砾岩、铝土一粘土质沉积岩,自然铜与有机质伴生等地质现象一致,并表明有机质在自然铜成矿作用中不仅提供了还原条件,而且是很好的吸附剂。文章还探讨了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床中铜的迁移形式:认为铜不仅能以离子或络合物的形式迁移,还可能以纳米粒级单质铜的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18.
分布于盐源桃子乡一带的峨眉山玄武岩具有厚度大、构造应力集中和深部有基性、中酸性、酸性系列岩浆侵入活动等特征,具备形成规模以上矿床的潜力。近年来,随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有力推进,有关峨眉山玄武岩型铜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勘查效果不佳。文章综合利用研究区内最新的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测成果,重点讨论了区内玄武岩型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认为矿化受层位和构造热液控制,并进一步明确了矿体与地层、岩性及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9.
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大黑山地区的铜矿化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铜矿化。矿化主要产出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上覆二叠纪宣威组底部,赋矿岩石主要为铝土质泥岩,岩石的Al2O3含量比正常粘土岩高出8%~17%,铜矿体呈层状产出,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控制。据野外宏观构造破碎、断裂带的控制,结合已有测年结果,矿化时间应为早白垩世末(<135 Ma)。在赋矿岩石、矿化阶段等方面都与该地区赋存在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层位中的铜矿化有明显的不同,是一种新类型的铜矿化。  相似文献   

20.
MVT型铅锌矿床中矿物组成一般较简单,铜矿物非常少见。云南富乐铅锌矿床是川滇黔MVT型铅锌成矿域中代表性 大型铅锌矿床,其赋矿层位为该区最新地层-中二叠统阳新组白云岩,矿体距上覆峨眉山玄武岩不到160 m。通过矿相、 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测试,本研究在该矿床中发现了大量铜矿物,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即黄铜矿、锌砷黝铜矿、黝铜矿 和孔雀石,这些铜的独立矿物常交代闪锌矿和黄铁矿等矿物,形状多为环带状、脉状及不规则状等,部分黄铜矿呈乳滴状 分布于闪锌矿颗粒内部或呈他形交代闪锌矿,可能与闪锌矿同时形成,锌砷黝铜矿和黝铜矿呈他形细脉状穿插于闪锌矿或 分布于闪锌矿边缘及孔洞中,暗示这些铜矿物形成略晚于铅锌成矿。上述铜矿物常见于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其中锌砷黝 铜矿是硫盐矿物中较罕见的矿物,黝铜矿和锌砷黝铜矿的出现指示相对氧化的成矿环境,而孔雀石是在铜矿物的氧化过程 中形成的次生矿物。研究表明,本矿床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为:黄铁矿→闪锌矿(乳滴状黄铜矿) →方铅矿→黄铜矿→锌 砷黝铜矿→黝铜矿→孔雀石,结合矿床产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云南富乐铅锌矿床中铜可能有两个来源:早期的乳滴状 黄铜矿与铅锌矿同期且均来自基底地层--昆阳群;后生铜矿物(黄铜矿、黝铜矿和锌砷黝铜) 主要来源于上覆峨眉山玄 武岩,这与铅锌主要来源于昆阳群等基底地层有所差异,研究成果为认识川滇黔地区铅锌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关系提 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