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五沟煤矿地面塌陷为案例,将现场调查法与资料归纳法相结合,对煤矿区现状地面塌陷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重点开展地面塌陷的形态特征研究基础上,查明地面塌陷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全面掌握淮北市煤矿区地面塌陷的影响因素及地面塌陷特点,运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分析了煤炭矿区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为重点治理煤矿区地面塌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隧道施工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变机制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国内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面塌陷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地面塌陷事故案例,对城市隧道施工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变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北京地铁隧道施工诱发的44起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地面塌陷事故共16起,占全部事故的36%,所占比例较高;通过对国内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29起地面塌陷事故统计发现:管线渗漏和不良地质体是诱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两者诱发的事故合计比例高达69%,因此也是地面塌陷防控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案例统计分析结果,将地面塌陷的形成方式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隧道施工直接导致上覆地层失稳破坏形成的地面塌陷,隧道施工导致地层中不良地质体破坏而形成的地面塌陷,以及隧道施工导致管线渗漏水恶化而引发的地面塌陷。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城市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灾变机制及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面塌陷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双鸭山煤矿地面塌陷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鸭山煤矿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础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矿区。文章概述了双鸭山矿区地面塌陷现状,到1999年,双鸭山矿区采空面积11661hm^2,各矿累计地面塌陷面积6195hm^2;阐述了地面塌陷的危害,即地面塌陷造成地面建筑物破损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对生产安全、环境和社会产生干扰和影响;分析了产生地面塌陷的9个原因;对地面塌陷进行了预测,即双鸭山煤矿地面塌陷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8.93hm^2,则地面塌陷将由1999年的6195hm^2,增加到2010年的8898.4hm^2;最后提出了地面塌陷防治的9个对策。  相似文献   

4.
罗小杰  罗程 《中国岩溶》2021,40(2):171-188
为了给岩溶地面塌陷预测、监测、防治和应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全面总结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规律,认为岩溶、土体和诱发因素是岩溶地面塌陷的三要素。岩溶为土体丧失提供通道和储藏空间。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决定了土体塌陷方式:“黏土块”坍塌、砂颗粒漏失、软弱土流失;土体塌陷方式决定了土体塌陷机理;据土体塌陷方式提出了由“土洞型塌陷”“沙漏型塌陷”和“泥流型塌陷”构成的岩溶地面塌陷三机理理论:黏性土和密实砂性土层中,在外力作用下,土洞顶板拱效应失效而产生的地面塌陷现象称为土洞型塌陷;由于诱发因素的触发导致可溶岩上方松散砂层中砂颗粒漏失而产生的地面塌陷现象称为沙漏型塌陷;可溶岩上方软弱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向可溶岩中流失而产生的地面塌陷现象称为泥流型塌陷。三机理理论关注土体塌陷方式,既解释了岩溶地面塌陷现象,更回答了土体“如何塌”的问题。诱发因素是塌陷的外部影响因素,不是塌陷机理的构成要素;诱发因素产生作用力;作用力改变土颗粒运动状态,使土颗粒由“静止→运动”,土体由“稳定→塌陷”。依据三机理理论,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综合地质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三个塌陷机理的土体塌陷确定性预测模型,系统总结了岩溶地面塌陷监测、防治和应急措施方法,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岩溶地面塌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福建顺昌地震塌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顺昌2007年3月13日发生ML4.9级地震,数日后,震区元坑镇福峰村出现地面塌陷。通过现场勘察和访问,查明了震后地面塌陷形态特征和规模,了解到其附近曾发生过多起地面塌陷现象。在分析地面塌陷的分布特征和地貌地质条件基础上,研究震后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认为震后地面塌陷是地震诱发岩溶塌陷引起的,数十年来出现的地面塌陷均属岩溶塌陷,岩溶塌陷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在盆地内或低洼缓坡地带,上覆较厚的第四纪覆盖层。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济南市东郊某在建铁矿,于2009年7月产生了严重的地面塌陷。通过环境地质调查发现,该矿区地面塌陷并非通常所说的采空区塌陷,而是岩溶地面塌陷。该结论为矿山地面塌陷防治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否定了第四系厚度大(大于35m)不能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已有认识,并预示隐伏岩溶发育地区,随着上覆松散土体厚度的加大,一旦产生岩溶地面塌陷,其规模和危害也将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罗小杰  沈建 《中国岩溶》2018,37(1):101-111
为了解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理论和实践的状况,在讨论了岩溶地面塌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全面总结了岩溶地面塌陷在塌陷机理、预测、监测、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概述了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广州花都区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未以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一带多次出现严重的岩溶地面塌陷活动。本文依据实地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勘查资料,系统分析了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工开挖形成负地形采石场和过量抽排地下水造成。在此基础上,针对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前游子庄发生了数起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次采用地质调查、钻探和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前游子庄发生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找出了地面塌陷的原因。前游子庄地面塌陷是由于当地土质疏松,容易发生侵蚀作用,并在有大量积水条件的促使下而发生的。同时对地面塌陷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后两年,成都平原多个县区出现地面塌陷。就地质环境而言,成都平原不具备自然地下空洞引发大型地面塌陷的地质条件。现有地面塌陷均为人为地下空洞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下引发。汶川地震缩短了产生地面塌陷的时间,致使成都平原在地震后两年内较高频率发生小规模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矿山地面塌陷状况与恢复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问题由来已久,属于一种人为的灾害现象,给矿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及生态平衡等方面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文章论述了矿山地面塌陷的危害,划分了地面塌陷类型,建立了山东省地面塌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关查询系统,以便及时了解全省矿山地面塌陷的分布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深圳市地面塌陷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收集整理了深圳市2016-2020年地面塌陷灾害事故数据,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研究了深圳市地面塌陷灾害的时空分布、灾害危害程度以及塌陷成因等.结果表明:深圳市地面塌陷灾害正处于持续增长阶段,绝大多数属于小规模塌陷,且绝大多数发生在雨季,其中5-8月尤为...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地面塌陷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的地面塌陷主要有自然塌陷及人为塌陷等2种类型。其中人为塌陷包括抽排水塌陷及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的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等;剖面形态大致可分为竖井状、蝶状、漏斗状及坛状等。从区域上看,地面塌陷的分布特征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作用特征、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的控制。探讨了广东省地面塌陷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面塌陷的模式及特殊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塌陷有三种模式,即冒落式地面塌陷、沉陷式地面塌陷和地堑式地面塌陷。它们造成的特殊危害分别有塌陷地震、形成槽形移动盆地和产生崩塌、滑坡。  相似文献   

15.
邳州市邳北石膏矿区采空地面塌陷日益严重,为防治地质灾害,市政府于2016年进行了石膏矿区采空地面塌陷专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通过分析矿区已有资料、分析已发塌陷点和现场调查,阐述了采空区地面塌陷的特点与危害,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地面塌陷的易发性进行了分区。根据分区结果,结合人员密集程度,提出了区域采空区综合治理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的措施和方法,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部山区地面塌陷的形成主要与该区长期以来地下采煤密切相关,煤矿开采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塌落,导致地面的沉降、陷落,影响地面建筑设施的安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房山区蒲洼乡辖区内108国道宝水段曾发生地面塌陷灾害,在勘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地面塌陷灾害的特征,分析了产生塌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临武某地于2019年12月19日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塌陷前后有大量因地面变形所致建筑物损坏,利用地表调查、高密度电法、钻探等手段查明了岩溶地面塌陷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岩溶发育和分布特征、建构筑物变形特征、影响范围等。本文从上部覆盖层、淤泥质粘土层特征、下部灰岩的岩溶发育情况等结合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的综合研究,提出本区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并对岩溶地面塌陷进行了分析预判,提出了相应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地面塌陷特征与致灾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北京地面塌陷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威胁严重.在讨论其孕灾环境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引起地面塌陷的因素.研究把此区地面塌陷分为采矿地面塌陷和工程地面塌陷两种类型.采矿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西山门头沟,致灾因子包括开采深度、矿体倾角、降雨、和大量疏排水.工程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城区,致灾因子包括管线渗漏与侵蚀、地下水过度开采...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面塌陷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神经网络理论的原理 ,通过对收集到的岩溶地面塌陷实例进行学习 ,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评价及预测模型 ,对某市岩溶地面塌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容错能力强等特点 ,在岩溶地面塌陷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长治市崔蒙地区因煤矿采空而引发地面塌陷,塌陷积水而使大量农田弃耕,当地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勘察并查明地面塌陷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崔蒙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常规移动延续时间、残余移动变形时间估算结合塌陷区地表移动监测资料分析研究,认为地面塌陷仍将持续,只是变形速度较缓慢,不致诱发地裂缝,继续造成土地破坏或地表水体漏失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