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洁慧  谢谟文 《测绘科学》2019,44(11):109-115
针对传统的泥石流评价方法仅考虑已堆积的泥沙量,而泥石流通常与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发生的问题,该文以楞古水电站库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和灾害评价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库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解译出不良地质现象70处。结果表明:在提高水库工程地质测绘、分析及研究工作的效率、工作质量上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遥感解译结果,现场调查、地形地质等资料,最终计算力邱河坝段在降水量达到最大250mm时,力邱河产生的可能泥石流泥沙量约为15 850 115m~3。依据降雨量概率分布估算,力邱河流域由于不良地质条件所产生的泥石流物源(推移质)年均约6.58×10~5 m~3。  相似文献   

2.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地质调查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应用遥感技术对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进行工程地质调查,采用解译卫星遥感图像与野外GPS定位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路线走廊带的工程地质环境,重点分析了沙漠区、煤矿采空区和黄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评价了其对公路设计的危害,为榆神高速公路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计算机增强和特征信息提取技术,结合航空摄影图像的立体观察对比,对卫星TM数字图像地学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对深圳-大亚湾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迅速评价,经计算机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获得的TM专题信息图像在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岩土体分类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而航片在地质体边界圈定和详细定位以及灾害地质现象分析方面效果较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项目从图像处理、解译到野外调查和成图及报告编写的全过程工作,节约勘察资金50%以上,满足了公路勘查前期工作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的优越性。遥感解译研究与常规地质调绘方法相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公路勘察手段现代化的标志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中,全面、综合地总结了各种解译要素和常见的各种典型地物及其解译标志。该库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同时,结合该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成功地实现了对研究区的遥感地质解译。根据所建立的解译标志库系统地总结了研究区各种岩性的遥感影像特征;解译结果与1:200000地质资料相对比,共发现18处影像特征与其不一致的地方。经野外验证,根据解译标志库所建立的不同岩性的解译标志及解译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计算机增强和特征信息提取技术,结合航空摄影图像的立体观察对比,对卫星TM数字图像地学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对深圳-大亚湾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迅速评价,经计算机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获得的TM专题信息图像在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碉土休分类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而航片在地质体边界圈定和详细定位以及灾害地质现象分析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卫星遥感图像对研究区500KV输电线沿线地质灾害和地质构造进行解译,查明了沿线不良地质体;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线路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为线路选线和塔位选址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云南宣威煤矿开发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获取的WorldView -2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以GIS平台为支撑,对云南宣威市(羊场、东山、海岱、田坝)煤矿矿山进行调查;结合野外实地查证及研究区矿权数据和地质资料,系统建立了煤矿矿山遥感解译标志,对矿山开采情况进行解译.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煤矿矿山硐口分布明显受含煤地层及断层限制,硐口越界现象较为普遍.建议矿政管理部门充分考虑矿区地形、地质条件,针对硐口越界矿山,变更采矿权范围,促进矿业秩序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8.
王华林  王纪强 《测绘通报》2012,(Z1):276-280
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色彩、色调异常、构造地貌、水系和纹理特征,提炼了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的垂直错动标志和水平错动标志,进行了沂沭断裂带北段的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编制沂沭断裂带北段的遥感地质断裂构造解译图,实现了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的野外地质考察与检验,初步确定沂沭断裂带北段断裂的空间分布和断裂的活动性。沂沭断裂带北段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与检验的实践证明,具有周期性、视野宽广和信息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便捷快速的图像处理技术,在断裂构造探查和活动性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基础地质遥感调查与监测,以2000年左右ETM图像为主,20世纪70年代MSS图像和2007年左右CBERS图像为辅,进行地貌、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断裂遥感解译.通过长江流域遥感解泽实践,归纳总结了新构造遥感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在滇西南植被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地处我国西南热带雨林区,气候湿润多雨,土壤植被较发育、基岩出露少,给遥感地质解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带雨林覆盖区所带来干扰因素的影响,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雷达遥感数据和高程数据等,在常规遥感地质解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植被和土壤与下伏基岩的关联性、地形地貌与地质体的关联性和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性的关联性,总结出研究区内各地质体在色调、形态、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的解译标志,开展了热带雨林覆盖区遥感地质解译和地质填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类似区域地质调查提供较可靠的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地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调查成果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长期以来土地调查草地数据与林业调查草地数据存在冲突矛盾的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土地、草地及林业管理部门使用分类标准和调查数据的差异,并结合广西桂林阳朔县第三次国土调查,着眼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探讨了草地数据的衔接方法,提出新时期开展草地资源调查工作的一些建议,为推进林草调查工作融合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然资源全要素调查工作中分类标准不同、调查口径不同、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各部门调查软件平台重复开发建设和调查数据结果地理信息特征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本文结合自然资源全要素野外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统一对象,构建了自然资源语义化特征模型,提出了表征不同自然资源类型的自适应野外调查方法,实现了灵活性高、性能优异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平台,形成了统一的自然资源全要素野外调查框架,可以有效提升多门类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业调查、动态调查的能力与水平,为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范明华 《现代测绘》2006,29(2):31-33
地籍调查是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满足土地登记需要。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之一。地籍调查按调查对象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目前农村地籍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同步完成的。农村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是权属界线协议书、集体(国有)土地权属调查表(以下简称“一书一表”)。本文针对“一书一表”自动生成,探讨一种数据采集组织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用于土地更新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土资源大调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土地更新调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为土地变更调查提供了快捷、高效、科学的新方法,解决了SPOT5数据在土地变化图斑解译、提取、调查中的相关技术难题,为遥感数据辅助开展土地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明长城资源调查采用了基于影像的田野调查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影像进行田野调查任务分配、路线规划、属性和定位信息的标示;二是通过田野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字著化录了田野调查成果。历时3年的明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证实,该技术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于金羽  范明华  纪亚洲 《现代测绘》2012,35(2):26-27,30
面向地籍变更调查对精度和效率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研究基于手持差分GPS与无线网络技术的地籍变更调查系统,快速实现GPS信号遮挡地区地籍特征点坐标的解析测量与信息的无线上传,提高了地籍变更调查的精度与速度,为“二调”后地籍变更调查提供新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RS和GIS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保持土地利用调查成果的现势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更新调查方法周期长、精度低且费用较高。近年来RS、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了新的调查手段。RS具有宏观性、及时性、动态性及多光谱等优点,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通过对RS和GIS集成技术的分析研究,利用SPOT-5数据进行遥感解译、影像判读,采用MapGIS作为数据管理平台,详细阐述RS、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博 《东北测绘》2014,(6):188-189,194
地理国情外业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外业调查是对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和解译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以及内业无法定性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采集遥感影像样本数据,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围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信息化建设要求,提出了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框架,重点研究了基于面向对象实体模型构建方法与基于分布式技术的土地调查信息管理与共享方案,为土地调查信息管理服务与土地调查信息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炳福  吕长广 《东北测绘》2008,31(1):149-151
论述了数字航测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详查工作的技术流程和作业方法,重点阐述了在立体模型上测绘图斑地类界线制作外业调绘底图开展土地详查的作业流程和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对于提高土地详查工作的作业效率、成果质量以及提高成果的数字化水平所具有的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