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周建龙 《气象》1992,18(6):56-57
郧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北边缘地带。干旱和低温严寒,已成为严重制约柑桔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提高我县桔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通过对柑桔严重冻害典型个例的分析,试图找出柑桔冻害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提出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生产建议和专业气象服务要点。  相似文献   

2.
江苏吴县嗣庭山是我国柑桔北缘的著名产区,面积10,700余亩,投产面积6,500亩,年产柑桔18—20万担,由于1976年冬到1977年春天气严寒,使柑桔遭受到了近50年来(1930年以来)从所未有的严重冻害,受冻桔树占栽培面积的50%,产量也比正常年份减产约50%,苗木受冻约十万余株。现在我们就造成这次严重冻害的气象条件分析如下: 一、天气条件与柑桔冻害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洞庭山则是凭借着太湖水域所特有的小气候条件而使柑  相似文献   

3.
柑桔喜暖而不耐低温,每遇严寒就遭冻害。76/77年冬的低温,使丽水地区许多柑桔树特别是幼令树受到严重损害。缙云县的柑桔树有70%以上的主干受冻,丽水县有些桔园的受害率也达到40%左右,都得锯去主干重抽新枝再行培育。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山地桔园受冻的程度普遍比平地桔园轻微,甚至有的未受冻害。丽水地区的自然地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果真山地具有避冻能力,则我区发展山地柑桔大有可为。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于1979年底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丽水地区在1980年以前,柑桔面积仅1万亩,自1980年被列为全国柑桔生产基地之一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6.5万亩,但投产面积的平均亩产还不足500公斤。如何充分利用本地有利气候条件,采取科学管理措施,获得大面积高产、稳产是本地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我们于1985—87年开展了对柑桔果实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柑桔冻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素有色、香、味“三绝”之说,深受人们喜爱。1979—1980年度全世界生产柑桔5,640万吨,平均每人有柑桔27斤。同期,我国生产柑桔仅80万吨左右(除台湾省以外),占世界柑桔总产量不到2%,人均柑桔量只有1.6斤左右。柑桔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热带也可生长),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温度过低,易遭冻害,我国北、中亚热带区域,是我国主要柑桔产区之一,冬季  相似文献   

6.
甘肃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海拔800-1000m以下的河谷地带,是我国柑桔种植区的西北边缘,在中国柑桔生态区划中为次适宜和可能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柑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里种植柑桔的越冬气象条件虽然优于东部北亚热带桔区,但是低温冻害仍然是制约柑桔种植区域生产发展以及柑桔产量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之一,柑桔产量常因低温冻害而波动不稳。因此,在陇南发展柑桔生产首先必须考虑防御柑桔低温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过柑桔生产实践证明:因气温低柑桔易受冻害的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预防柑桔冻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这里介绍南郑县一个利用有利地形小气候条件,成功的栽培和发展柑桔生产的实例,说明在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便可发展经济效益潜力很大的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8.
黄寿波 《气象》1983,9(9):16-18
生产实践证明:在柑桔易冻地区,充分利用有利的小区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防御柑桔冻害最节省、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个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利用有利的地形,水域小气侯条件成功地栽培柑桔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柑桔冻害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寿波 《气象》1981,7(3):24-25
柑桔是典型的亚热带多年生作物,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在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的严寒冬季,柑桔常遭受冻害;在中亚热带地区也偶有冻害发生,这对发展柑桔生产影响较大。 我国亚热带区域幅员辽阔,在同一个省内,有北、中亚热带气候交错的就有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在一个省范围内,由于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及水域分布的不同,柑桔的越冬条件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进行省级的柑桔冻害区划,对因地制宜地发展柑桔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省级的柑桔冻害区划,就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找出柑桔基本无冻害或冻害较轻的地区。这一工作,无论对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或是因地制宜地采取防冻措施,都是必要的。 浙江省位于我国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带,柑桔冻害发生比较频繁。据历史记载,自清初至今曾发生过较严重的冻害十余次。建国以来曾发生过较重的冻害两次(1954—1955、1976—1977年),损失都比较严  相似文献   

10.
兴安县是广西柑桔产地,八五年柑桔面积六万一千多亩,八六年扩种一万二千多亩,现已达七万三千多亩。随着柑桔生产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更显得迫切。兴安局农气组的同志熟悉农业生产情况,采用了月报、资料、服务文章、现场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相结合,开展以柑桔生产为重点的农气服务,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熟悉农业生产是做好农气服务的关键。该组对柑桔已进行了几年的系统观测,因此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区,常年柑桔产量在100—130万担之间,1972年高达141.3万担,居全国第二位。但本省地处我国柑桔栽培的北沿地带,柑桔冻害对柑桔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据文字记载和调查,自清初到解放的三百多年中,曾发生过较大的冻害十余次,解放后至今的三十年中,也发生过大小冻害五次,如1954—1955年和1976—1977年冬季的冻害,给我省柑桔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关于柑桔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国内外曾有过一些报导。如Robert.P.认为,-11℃时柑桔地上部冻死,-9℃时柑桔的  相似文献   

12.
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总面积比台湾省还大。其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柑桔生产,近十余年赣南发展柑桔类果树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历史事实和近年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赣南虽然具有不可多得的好条件,但从长远看,为保证赣南柑桔生产的大面积稳产、高产、高效、优质,从气候条件出发,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生产者均应十分注意防御“冻、旱、风”三种自然灾害。第一、冻害:赣南各地的极端最低气温都在一4℃以下,有些地点可在一10℃以下,每隔三、五年又有冻雨、大雪等天气出现。柑桔(尤其是橙类)常遭冻害而减产…  相似文献   

13.
"陕南柑桔适宜区及冻害研究"是1986年陕西省农村科技进步重点开发项目之一,由陕西省气科所柑桔考察组承担.自1985年4季度至1988年8月,考察组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对陕南35年柑桔气候生态条件的统计分析;对柑桔产区11个县34个桔园进行了实地生产考察;在秦岭南坡及城固、安康等地进行了逆温探测、低温监测及桔园温度廓线观测.根据考察结果,编写了《陕南柑桔气候生态条件分析》、《陕南柑桔种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及对策》、《陕南柑桔防冻栽培技  相似文献   

14.
柑桔果树(下面通称柑桔)是亚热带、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冬季低温是柑桔地理分布的限制因子。目前,柑桔的分布北限已达45°N(苏联克拉斯诺达尔),南限达41°S(新西兰北岛),南北跨86个纬度,最低的在海平面以下200米(以色列德格尼亚),最高处达2,600米(中国四川省巴塘县),在这个广大的空间内,都有柑桔果树的栽培或分布。据1979—1980年度统计,美国(1,496万吨)、巴西(966万吨)、日本(431万吨)三国所产柑桔约占全球一半。柑桔产量在各大洲的分布,以拉丁美洲最多,占30%;北美洲其次,为27%;亚洲第三,占22%;欧洲第四,占12%;非洲和大洋洲较少,各占8%和1%。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1980年度统计,我国(包括台湾省)的柑桔产量为138.5万吨,居世界第九位,而目前我国柑桔的栽培面积,仅次于美国和巴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1—2008年柑桔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柑桔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欠气候年景。以2001—2008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柑桔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柑桔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柑桔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建立了柑桔每个生育期的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区间,设计开发了柑桔低温灾害预警分析系统,对柑桔生长各时期低温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6.
热害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柑桔产区农业气象灾害之一。80年代以来,晚春~初夏多次发生异常高温。本文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和柑桔产量,结合开花、座果观测,初步分析了异常高温导致温州蜜柑落花落果的气象指标,为柑桔热害的预报及其防御提供依据。一、柑桔异常高温天气气候背景柑桔开花到幼果期正值春末初夏,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大陆高压主要在长江以北活动,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增强,夏季风日益强盛,影响范围日渐扩大,江南天气多变,同时,气温在波动中升高,且升温过程起伏很大,有的年份还会发生异常高温。80年代以来,这种异常高温天气出现机率有所升高,而此时正值温州蜜柑开花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是影响柑桔座果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柑桔物候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雁山1981-2015年地面气象资料与1995-2015年柑桔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气候倾向率、SPSS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柑桔物候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雁山柑桔物候期的变化总体上随时间推移春芽开放、开花始期呈提前的趋势,可采成熟始期呈延长的趋势。温度是影响柑桔各物候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分析了近40多年来金衢盆地、湘南及赣南地区柑桔冻害气候特征、越冬期低温变化规律及发展柑桔生产的气候对策。应用谱分析方法,得出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周期为2—3年,负积温主要周期为9—11年,提出柑桔冻害出现频率以金衢盆地、赣东南地区最大,湘南大部地区、赣南及闽北柑桔冻害频率最小。预测本区柑桔冻害在本世纪末金华地区有中度冻害,吉安、衡阳两地区在2000年前柑桔基本上不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9.
栟柑是龙游县的柑桔主栽品种之一,1990年其产量占全县柑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52.79%)。为了解我地栟柑枝梢生长发育规律,我们从1984年开始观测了栟柑枝梢生长物候期,并在1989~1991年观测了枝梢长度生长,通过观测资料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分析,找出影响我地栟柑枝梢生长的气象因子,为及时采取农业管理措施,培养合理的树形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受害概况本地1991年12月26日后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特别是28、29日,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由于该次冷空气地面降温强烈,高空湿度大,出现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农作物冻害普遍。本地名优特产柑桔(本地原属黄岩县)也受害非浅。我们12月30、31日就在椒江市郊及洪家观测到温州蜜柑卷叶现象,从实际调查和椒江农林局反映看,柑桔冻害普遍,一般在1、2级之间(按沈德绪等的5级分),重的在3、4级。以下是1992年1月22日农林局农情反映:“最近,我市水果生产遭受历史少有的严重冻害,据初步统计,全市柑桔出现全树叶片枯萎的面积4000多亩,占总面积8%以上;冻害较重,全树叶片枯萎50%以上的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